龙佳
摘要:学贵有疑,疑则有进,疑问是学生探究的起始点,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开端。要想提升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初中生可以在日新月异的文化大潮中始终占据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而问题导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构建基于问题导学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就是培养初中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方法。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将问题导学模式落实到语文教学之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 问题导学 语文教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开始于思考,思维的起点是问题的存在。而在传统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下,现阶段的初中生的问题意识普遍不强,没有问题自然也就没有了探究的兴趣,故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参与率是普遍较低的。要想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一教学问题。而构建基于问题导学的初中语文课就可以有效发挥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引导作用,辅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如何才能将问题导学模式落实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1、设计情境问题,引入课堂探究
教学活动的推进离不开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情境是学生在学习语文概念时面临的基本外部情境,也是影响学生课堂情感激活的重要因素。而学生的课堂探究行为大都是在情感的驱动下进行的。故要想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不妨以创设适宜问题情境的方式激活学生课堂情感,发挥情感对学生课堂探究行为的驱动作用。
例如:在《看云识天气》一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云朵图片,然后问学生们:“同学们,你们知道觉得这些云好看吗?”“好看!”学生答。“那你们知道这些云除了具备装点天空的作用之外还具有什么作用吗?”我问。“判断天气。”学生答。“那你们知道哪些表现云与天气关系的谚语呢?”我问。“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学生们纷纷答道。“那如果要你们一篇文章来说明天气和云之间的关系,你会如何写呢?”我继续问道。随后,学生以自由发言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观点,在对观点的表达中进入到了对说明文创作方法和文体特点的探究。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以图片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了探究云与天气关系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们在活动的参与中产生了探究成果表达欲望,并在欲望的驱动之下自觉参与到了对说明文相关常识的探究之中。
2、设计层级问题,推进自主学习
语文学科是一门深入浅出的学科,每篇语文课文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与哲理。但初中生的思维能力不强,若直接将语文文本抛给学生,他们未必能够领悟到其中的奥秘;若直接提出较为深奥的问题,又會激发他们的畏难情绪。故要想将问题导学模式落实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妨以设计层级问题的方式,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例如:在《背影》一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先将学生们分成了人数适宜的语文探究小组,然后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对如下问题进行探究:
(1)看到文章的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背影,他们是什么样的?
(2)文中作者是如何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从这个背影中你看到了什么?
(3)文中写了作者与父亲之间的很多事,作者却以背影为题,是否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接着,学生们就上述问题展开了讨论,最终在观点的提出和智慧的摩擦中掌握了本课的主旨思想,获得了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以层级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关照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强化了学生的课堂参与,促进自主探究式初中语文课堂的顺利构建。
3、设计引导问题,深化知识理解
学习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思考和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断的进行思考学生才能看到不足,进而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故要想将问题导学模式落实到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忽视对引导性问题的创设,让学生们在自主思考中深化知识理解。
例如:在《杨修之死》的学习过程中,有学生问我:“老师杨修之死告诉我们不要恃才放旷,但是毛遂自荐却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那么自信和自大之间界限是什么呢?”“哇,这个问题问的好,那么你能告诉我杨修和毛遂聪明是小聪明还是大聪明,是在什么情况下彰显自己的才华的呢?”我引导道。接着,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对这两个故事的发生条件进行比对,最终在对比中发现了二者的不同,找到了自负与自信之间的界定条件。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以问题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提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帮助学生在探索中明确了问题的答案。
综述,构建基于问题导学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是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而要想将问题导学模式落实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优化教师的课堂提问方式,发挥教师提问对学生行为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之下深入探究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李大亮.初中语文设问导学训练设计及策略探讨[J].语文教学之友,2018,37(02):7-9.
[2]张亚新.问题导学,让初中语文课堂鲜活起来[J].内蒙古教育,2017(2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