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咏慧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小学音乐教学面临着更高的教学要求和目标,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音乐知识的讲授,而且还要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以便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鉴于此,广大音乐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不断挖掘丰富的教育素材,从多角度、多方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促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显著的提升,从而更好的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生;创造能力;培养途径
引言:
创造能力作为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对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生正处在创造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抓住机遇,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从而不断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立足于小学音乐教学,针对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具体的培养途径,旨在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鉴于此,广大音乐教师要注重和谐环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一个趣味性、生动性、民主性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1]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游戏展开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产生创造的兴趣,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的图片、音频和视频中深化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而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例如,在学习《小红帽》这首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小红帽”的动画片,让学生在生动的动画视频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改编和创作,可以加入乐器的伴奏,也可以配上童谣的旋律,总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自由发挥,以便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唤醒学生的创造意识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初级阶段,他们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和模仿力,这就需要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表现机会和空间,以此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从而为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进行拓展延伸,将舞蹈教学内容和音乐文化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促使学生的特长和优势能够得以发挥,从而更好的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例如,在学习《音乐中的动物》这首音乐作品时,教师在演唱歌曲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各种小动物,分小组创编小动物的各种动作,然后进行歌舞表演,让学生在舞蹈中掌握正确的节奏感,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等级彩色星星适时地奖励给各个创编小组,以此激励学生自主创造的热情。
三、创设有效的创造情境
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鉴于此,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2]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就需要教师不失时机地利用好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便为学生明确自主创造的目标和内容,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学习“小小音乐剧”中《东郭先生和狼》和《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教师可以安排以下环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让学生看寓言故事画面,然后猜一猜这个寓言故事的名字是什么;讲一讲这个寓言故事;学生分小组合作创编小小音乐剧(有制作道具的、有创编对话的、有负责演唱歌曲中领唱或齐唱的、有扮演各种角色的、有用打击乐器伴奏的、有创编音效的),在合作创造中,学生们自导自演了一个小小音乐剧,注重了个性发展,培养了创造力。
四、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教师除了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外,还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确保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运动员进行曲》和《军队进行曲时》时,可要求学生听着音乐踏步,以感悟出乐曲蕴含的风格特征;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于音乐教学,不断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际训练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运动员和军人坚强的毅力,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运动训练或者站军姿,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思想品格,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不服输的性格,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
五、培养学生创造的信心
“受到赞美是人们心理上的需要,人们有受到尊重、被欣赏、被鼓励、被肯定的心理需求。愿意得到赞美,是人的一般心理需求;而善于赞美他人,则是一种重要的美德。”这种美德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3]在我们的身边,缺乏自信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对自己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没有信心,但实际上,这些学生的能力并不一定比其他学生逊色,实践证明,缺乏自信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音乐课当成展示自己的舞台,或唱、或跳、或奏、或演,通过诠释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使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以此作为鼓励学生的依据,促使學生在教师的肯定中不断前进,以便增强自主创造的信心。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鉴于此,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为学生讲授丰富的音乐知识的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机会和想象空间,以便满足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需要,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凤.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2012(11).
[2]贾丽娜.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2011(11).
[3]孙丽丽.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黑河教育,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