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强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对于体育课程教学来说,自然也有其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而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所以将对初中体育核心素养作出一定的解释。对于初中阶段的体育核心素养来说,其中可以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健康意识、体育技能与文化、身体素质、体育意识和体育品德五个方面的内容。在现在的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如何让学生形成以这五点内容为中心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这是需要初中体育教师认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因此,本文将结合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的相关教学内容,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探讨。
一、初中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
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想要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明确知道初中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什么,从而才能够在实际的课程运用中,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于课程学习之中。
在前言的描述中,已经简单将体育课程的核心素养,概括为健康意识、体育技能与文化、身体素质、体育意识和体育品德五个方面。但是在这五个方面的教学中,也有其具体的要求,接下来,我将立足这五个方面的基础上,简要说说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
第一,健康意识。实际上就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要通过一定的体育运动,从而让学生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从而促进学生注重自身的身体健康。这一点可以说是体育课程教学中,最为基础的一点,也是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切实需要让学生形成的核心素养。
第二,体育技能与文化。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的时候,需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体育运动技能,这样既能够避免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受伤,又能够切实拓展学生的知识水平。除此之外,教师在给学生进行一定的体育技能传授的时候,还需要给学生进行一定的体育文化宣传,让学生能够知道体育这门学科也是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色彩的学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身体素质。在我国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其中最为直接的教学目标,就是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中国俗话有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加强,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科课程学习中。
第四,体育意识。体育意识实际上就是指通过课程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明白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形成终身运动的意识。
第五,体育品德。对于体育运动来说,它与竞技一词是分割不开的。教师通过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一定的体育品德,实际上也是在通过课程教学,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
二、培养核心素养的方式
在体育教师了解了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之后,教师便可以立足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从而对学生展开相应的培养策略,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对于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来说,其中所包括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来简要说说我的看法。
(一)通过趣味运动,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
首先,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趣味运动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通过趣味运动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课程知识的内容,而且還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氛围,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进行足球技能传授的时候,教师便可以从采用趣味足球的方式展开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授两种足球传球的方式,并让学生以6人为一小组,小组内进行足球传球,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障碍设置,看看哪个小组的足球传球能够传的最久。从而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学生对于足球技能的掌握,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足球中的团队合作魅力。
(二)通过体育竞赛,培养学生体育品德
其次,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时候,可以通过体育竞赛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对于体育来说,其本身就与竞赛分割不开,而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的一举一动都能够深刻看出这个人的品德。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比赛,来对学生体育品德教育,从而达到赛出风格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授4乘100接力赛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课程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要观察不同学生之间的反应,在比赛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总结的时候,要对比赛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要让学生知道尊重对手,也是有实力的一种表现,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体育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在的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体育知识能力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伟.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8,8 (21):69-69.
[2]高自然.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文教资料,2018(5):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