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在注重学生文化水平发展的同时,也把体育教学融入了学生平时的拓展训练,引发了我国中小学生体育课程体制的改革,从而为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出贡献,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拓展训练;融入路径
传统体育课程主要以田径项目和球类运动为主,且宗旨主要是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和培养同学们的团结互助、勇敢拼搏的精神意志。但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传统的体育课程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素质化教育,也很难通过拓展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了适应现代素质化、科技化的教育进程,教育部门积极开展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但是初中体育新课程处于探索的阶段,拓展训练的目标也不明确,所以我们要积极拓展初中体育教学的训练路径,为同学们创造一套完整的训练方式,助力学生的成长计划。
开展目标明确的体育课程
在传统教学中,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有一个很大的认知倾向,就是体育课没有文化课重要,所以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种现象就是体育课的时间被一些文化课老师侵占,在考试时期尤为严重。对于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在平时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因为我们对于体育课程的目标不明确,所以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就会使得教学课程充满了随意性,老师不重视,同学不积极。而且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老师口授再做示范动作,然后就让同学们进行自主练习,教学内容也多为与体育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甚者有一些不太负责任的老师直接就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更不用说培养学生有关于社会实践能力、生存能力的知识了。因此开展目标明确的体育课程对于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有极大帮助。对于初中体育而言,校方可以采取分段体育的教学方法,如初中的教学时间是三年,其中一年又分为两个学期,那么在这期间,学校可以通过分年进行体育教学,选择在第一年教习什么课程,第二年又进行哪一门课程的教学。通过制定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但可以减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又可以优化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们也可以得到系统的体育教学,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开展趣味横生的体育课程
许多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人,对于印象中的体育课都有这样认知,就是在我们上体育课时,我们所学的内容大多是老师事先安排好的,不管是制度中规定的田径运动还是球类运动,学生永远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直到达到老师所期许的那样,这样按部就班的体育教学,除了训练时流下的汗水,剩下的则是枯燥和乏味。我们知道,对于学习的人来说,被动接受远不如积极参与得到的效果好。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乏善可陈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总是被动接受,从而使得体育这项运动失去了它原有的教育价值。为了改善这种体育教学带来的弊端,教师要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比如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开展,进行拓展训练时,也可以在进行必要的体育技能教学之后,留下一些富足的空闲时间,设置多种方案或者是带有体育色彩的游戏项目让同学们自主选择,自由组队,让学生们在摸索的过程中通力合作,并适时地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针对相应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做出恰当的判断。通过这样的体育教学方式,不但可以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建立健全的体育课程管理体系
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健全的课程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完善不但能够对拓展训练教学活动起到一定的制度保障,还可以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完成教学任务。初中生作为身心发展不成熟的青少年,进行相关的体育拓展训练有助于他们的成长,但是体育中的许多训练项目如果不能正确地进行,却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我们在制度上必须不断的完善,通过建立健全的体育课程管理体系来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体育课程管理体系的建立离不开体育教学活动相关参与人员的鼎力支持。对于校方而言,应该要关注学生的安全健康,对于体育拓展训练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应该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可以设立校医院,同时建立校医院与外方医院的合作,以确保在学生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得到及时的救治,还可以制定相关的安全预案,保证拓展训练活动的循序渐进;对于教学老师而言,在开展有关的体育拓展训练,必须要尽职尽责,在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要在一旁进行指导,确保体育器材的使用方法正确,也可以事先针对将要教学的内容进行视频教学,让学生们对于即将接受的教学活动有一定的认识。只有完善相关体育管理体系,才能为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保障基础。
把拓展训练融入到初中体育课程中,并且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展开,可以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完善相关的体育教学管理体制,不但可以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更能有效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邹如铜.试析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的可行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4(33).
[2]孙勇.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可行性研究[J].成才之路,2015(20).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
教育2016年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