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乐江
在现实中,很多学校校长、教师在对外宣传自己的学校时,都说自己的学校如何如何好,在自己子女就学的问题上,他们却常常把孩子往当地或外地的“名校”送。江苏省常州市朝阳中学校长殷涛拒绝为成绩优异的女儿小升初择“名校”,而是让女儿进入了自己所在的外来工孩子占了大多数的朝阳中学。
说实话,像殷校长这样的条件,自己是中学校长,女儿小学成绩全优,每年都是三好学生,让她选择“名校”就读,在一般人看来是理所当然。能让自己成绩优异的孩子放弃就读“名校”的机会,这需要超常的胆识。
殷校长能让自己成绩优异的孩子放弃“名校”,报读自己所在的普通学校,这展示出了充分的自信。从报道中可以看出,殷涛自从担任朝阳中学这所外来工孩子占到了大多数的普通学校校长之后,为了学校的发展,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动作”——精心设置适合的课程,去打开生命的可能;用问题导学、小组合作激发兴趣和主动精神;敞开图书馆大门,将图书流动在走廊上;添置学生喜欢的运动器械,开设剪纸、绘画等兴趣小组和社团;像父母为自家孩子一样,提供营养丰富的早餐和午餐……殷校长对自己的改革举措充满了自信,相信自己的教育理想一定能实现;相信孩子在自己所领导的学校就读,也能和“名校”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很多人都对教育有自己的看法,但并非“行动派”“建设派”“方法派”,而是“说话的巨人”。殷校长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促进教育均衡”的理想,这是有胆识和自信的表现,他为致力于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校长们做了榜样。
(摘自2016年9月21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育2016年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