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著 促写作

2019-09-10 07:22:44李婷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9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写作教学

李婷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核心素养为教学的主要目的,语文素养包含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初中阶段,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二者不仅是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奠定學生今后语文学科学习、发展水平的基石。名著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中之重,也是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将优秀名著的阅读与学生写作实践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语文教师优化课程教学、构建现代课堂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文以《骆驼祥子》为参照名著,就名著阅读对写作教学的促进意义、教学现状、实践策略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

【关键词】  名著阅读 写作教学 文本解构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9-087-02

前言

写作是人类表达自我、沟通交流、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不仅有助于文化传承与发展,也是现代社会与企业所需的综合性人才的必备素养,在语文学科中占据重要地位。只有拓展教学手段,从优秀名著入手挖掘更多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才能帮助学生走出传统作文的藩篱,提升写作素养与语文学科综合能力。

1.在初中名著教学中展开写作教学的研究价值

传统阅读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教学主要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而新课程改革对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教学条块相互衔接,要以读促写,让多种学习内容相辅相成,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水平。阅读与写作应当是融合发展的,在初中名著教学中导入写作教学,有助于实践教学框架的构建,二者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名著更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优秀范本,可以说,阅读一本名著,远远胜过快餐文化与网络文学内容,名著教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冲突、细节描写技巧无疑具有极高的指导性,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从阅读到理解、理解到思考、思考到学习、学习到实践的转化,养成科学的写作习惯,用良好的写作态度、专业的写作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进而实现语文素养的真正提局。

2.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现状

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受传统应试教学影响,名著阅读教学由于在考试中所占分值较低,导致教师对其缺乏重视,同时,初中生具有一定的课业压力,在有限的语文课堂时间内,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深入开展名著阅读缺乏积极性,对于名著阅读仍然沿袭单一教学模式,按照介绍作者、内容简介、背景分析、情节讲解等固定套路展开阅读教学,学生被动跟随教师的脚步,对于名著内容难以产生个性化的见解。流于表面的教学过程也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名著的文学魅力与深刻内涵,更难将其化为己用,为作文增添光彩。另一方面,名著阅读教学对于教师的文学素养要求较高,需要教师不仅阅读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给出的名著,更要积深厚的名著素养,在持续性的阅读中感受名著的精妙之处,自然难以为学生带来高效的阅读学习体验,更遑论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3.初中写作教学现状及问题

3.1教师未能形成科学的写作教学思维

写作是学生表达自我思维力与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历来深受教育界重视,但受传统应试教育环境影响,部分教师对于写作教学的认识仍然局限于对学生作文成绩的提升上,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乃至综合素养缺乏重视,学生长久以来被动跟随教师的脚步,以教师的教导为写作的最终方向,以教师评价为自身能力的唯一标准,而教师长期处于作文教学的主导者位置,未能认识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仅仅按照教学大纲给出的每学期作文数量展开教学,未能将学生能力培养放在第一位,尤其忽略了对学生写作思维的培养。

3.2写作教学缺乏系统性

写作教学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师的引导起到直接的作用,但部分教师的教学建立在自身教学经验之上,对于写作教学缺乏规划,往往给出学生选题后,任学生自由发挥,再给出统一的评价,未能系统地教导学生展开多文体教学,也难以挖掘学生的个性思维,作文命题随心所欲,学生仅仅完成了学习任务,但并未从写作中取得明显的进步,导致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甚至用固定的写作手段应付教师。散漫的教学方式、笼统的写作方向,都会降低写作教学的规划性,影响教学成效。

3.3未能与名著提供的丰富素材相衔接

初中生生活体验有限,在写作时经常遇到素材缺乏的问题,初中选读的名著其实是最好的积累素材的范本,但教师往往忽视了名著的重要性,未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与积累习惯,学生也受到外部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影响,课外阅读时间不足,这就导致写作过程中缺少具有深度的素材,积累到的素材都过于表面,写作缺乏深度。

4.在初中名著阅读教学中提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骆驼祥子》为例

4.1从《骆驼祥子》人物塑造中学习写作技巧

经典的人物是小说的根基,人物塑造成功了,故事也就立起来了,而塑造人物离不开对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心理等的描写,在多种描写的交叉中,读者能够逐渐构建出一个完整、真实的人物形象,读者能够感受到人物独特的人格魅力,由此展开的生活经历描写、情节转变也就更加真实可信。《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祥子、虎妞、刘四爷、小福子等的塑造十分成功,尤其是主人公祥子,作为一名贫苦出身的人力车夫,祥子的理想只是“有一辆车”,“买车”是他不容撼动的人生目标。故事开始就描写了祥子的好体格与好品德,祥子身体健壮,没有恶习,塑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贫苦年青人形象。然而残酷的社会现实剥夺了他的梦想,在三次得到、三次失去洋车的过程中,祥子的抗争最终失败,他变成了没有理想与尊严的行尸走肉。祥子的“洋车”是人物塑造的关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洋车的得到与失去为线索,分析祥子行为转变、心理变化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写作过程中对于人物形象的描写应当结合人物行为与性格、神态,针对某一事件中人物的转变,更好的阐述所描写形象的思想情感与品质取向,进而侧面表现写作者的态度。同时,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模仿与学习《骆驼祥子》中人物塑造的典型意象,为人物设置独特的性格,进而提升文章的真实性与趣味性。

4.2从《骆驼祥子》矛盾冲突中学习写作技巧

矛盾冲突可能是不同人或事物看待问题持有的不同角度和观点,也可能是思想观念的碰撞,在作文中加入对矛盾冲突的描写,有助于写作的真实化,让写作更加贴近生活,引起阅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名著中的矛盾冲突内容展现的是跌宕起伏的人物生活、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等,其中的矛盾是情节推展的要素,更是打开名著阅读的一个重要角度,对于写作教学而言具有关键性。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是为了“从车夫的内心观察到地狱”,而祥子的人生“地狱”是从矛盾冲突中揭示的。洋车是祥子的生命意义,但他的愿望与现实存在强烈的矛盾冲突,他的拼命努力在这个社会中是难以持续的,体现出他悲剧命运的本质其实是无情的世道。另一重更细腻的冲突来自人物与人物的交流碰撞,刘四爷与祥子既是主仆、又是翁婿,刘四爷一边将祥子作为“下贱胚”,一边只能被动接受女儿缠住他的事实,虎妞迷恋祥子的年轻健美,但只是想将他控制在鼓掌中,婚后虎妞的喜悦与祥子的木然形成鲜明的对比,故事结尾部分,祥子最后的稻草小福子自缢身亡,祥子终于在接连不断的“重燃希望——惨遭打击”中变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由此展开人物刻画的指导,为了丰满人物形象,应当避免人物描写的脸谱化,将叙事冲突作为写作的引线,构建起承转合的叙事框架,才能增加叙事的内涵,让描写变得真实可信。

4.3从《骆驼祥子》细节描写中学习写作技巧

细节描写是让写作更具有生命力的重要手段,写作中的人物形象与情节变换是故事的框架,而细节则是填充框架的个性化内容。生动的描绘景物、场面或人物,有助于构建独特的氛围与形象,在名著阅读中可以据此产生写作迁移,促进学生写作水平提升。如《骆驼祥子》中祥子第一次买车是“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把钱又数了一遍……哆嗦的更厉害了……细细端详自己的车”等神态描写,精心描绘祥子买车的心态,并通过此后的“庆双寿”情节描绘了祥子买到车的仪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一个穿的体面的人”,让祥子带着生机勃勃的真实感,让人物体现出持久的情感性。教师可以以此为例让学生注意细节描写的真实性,让学生学会观察、深挖细节,用精准的词句表达细微的情感转变,提高写作能力。

5.结语

《駱驼祥子》等初中语文必读名著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现实价值,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导入写作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让学生在优秀作品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完善写作技巧与方法。教育工作者应当立足课程改革,用科学的态度、多样的手段、翔实的内容提升学生写作与阅读水平,助力现代教育系统推进。

[ 参  考  文  献 ]

[1]黄克恭.采不尽的宝藏—从“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谈起[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10).

[2]赵姗姗.浅谈《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形象[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6):211.

[3]金洁,吴平.基于《骆驼祥子》英译本序言的译者翻译理念及其主体性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103-111.

[4]杨红,谭超.浅析《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J].青春岁月,2010(20):4.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写作教学
如何让学生爱上大部头名著阅读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38:13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35:49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05:14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4:52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3:26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