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杰
【摘要】 跳绳是一项易开展、有趣且传统的运动项目。长期锻炼能够有效提高人的耐力、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中,跳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它也是我国中小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項目之一。本文以广州市海珠区瑞宝小学三年级为例,通过对问题的产生,从课堂上和课堂后的教学安排有效提高跳绳水平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跳绳 学校体育 提高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9-086-01
一、为什么要提高跳绳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大不如前,甚至有下滑趋势。为了关注学生身体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及时作出体育教学上的调整。我国实行学校每年为学生做一次《国家体质标准测试》并且上报数据。而跳绳在这个测试内容里是最容易拿满分和拿到附加分的项目,同时跳绳在课堂上、课堂后都容易组织开展,并且它也是有效快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手段之一。
二、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班级是三年级,他们心理方面:爱表现自我、积极、注意力不集中。
身体方面:力量、耐力、协调性等素质薄弱。从接手教学时一分钟跳绳水平(成绩)方面:总人数152人,平均值73个,不及格(少于27个):10人,及格(27—90个):91人,良好(91—112个)39人,优秀(多于112个)12人。优良率:33.6%,偏低,达不到区中线水平。大部分学生仅属于及格分数段,优良分数段偏少。处于及格范围的学生大部分因为动作技术粗糙、体能不足的原因而导致的。
三、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
1.每人自备一条属于自己的跳绳
要求每个同学自备一条长度合适的跳绳。首先因为是自己的跳绳,学生会更加珍惜和爱护它,使用起来心理上会更有优势。其次,自己的跳绳长度可以根据自身高度作调整,省去了课堂上调整长度的时间。最后,自己的跳绳能够带回家进行巩固和提高相应练习。
2.课堂上实行分层分组教学
2.1分层分组教学(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运动天赋等方面都不一样,因此就会出现学习效果的差异性。有运动天赋的、身体素质好、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跳绳水平会很好;运动天赋、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一般的同学,跳绳水平一般或者偏下。然而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上,使用同一个要求和目标去要求学生,显然这不是一个高效的教学课堂。目标设置低了,耽误了好的同学。目标设置高了,降低了大部分(一般水平)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分层分组教学,才能够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个数要求,同样30秒时间,对不同层次的同学的要求分别为80个、90个、100个。
2.2不及格和及格分数段的教学
处于这个范围内的学生,首先要解决的是跳绳技术问题。他们需要掌握正确的跳绳动作技术,正摇绳双脚直腿跳动作为例:两手上臂贴近身体,手腕用力,减少绳运行周长,摇动绳子靠手腕发力,双手左右水平,双手摇绳用力均匀,呼吸要自然顺畅有节奏。建立了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后,需要使用定时间定个数的方法去练习,如:30秒45个、40秒55个、50秒60个、60秒70个等,如此类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强度。目的是让他们从中低强度下建立自信,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
2.3良好分数段的教学
处于这个范围内的学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体能不足的问题。这部分学生大多数都是前30秒体能充沛,动作技术娴熟,绊绳现象少,后30秒体能不足,出现动作变形造成拌绳现象。为了解决体能不足,我采用了高强度的间歇训练法。例如:第一组练习15秒30次,做完第一组后休息15秒,继续第二组练习15秒30次,做多少时间休息多少时间,休息过程,双手进行身体两侧双摇的绳动作(边调整呼吸边培养摇绳节奏)如此类推,30秒60个、30秒70个、30秒80个........不断的加强度。通过间歇训练法,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解决体能不足的现象。
2.4优秀分数段的教学
处于这个范围内的学生,需要向满分后的附加分冲刺。除了要解决体能不足外,还需要解决跳绳稳定性问题和体能不足的策略问题。为了提高稳定性,我使用以下教学,例:比比谁最多,60秒连续跳,70秒、80秒如此类推。如果出现绊绳,跳绳个数需要的重新数;因为他们属于技术娴熟了,当体能不足时,为他们提供策略选择,例:最后5秒的冲刺跳、体能不足时,进行可以适当把跳跃高度提升作为呼吸调整等,目的是为了冲击更多的附加分。
四、实施有效的课后运动处方
任何运动项目,想要达到一个理想成绩都离不开背后的练习和付出。课堂上练习跳绳的次数和时间是有限的。为了做到练习的持续性和系统性。我会为学生安排课后的运动处方。每个分数段的学生会有相应的运动处方需要完成。这里需要家长或者同伴互相监督。
五、结论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课堂和课后练习,学生的的整体水平有一个很大的进步。
人数152人,平均值113个,不及格(少于27个):1人,及格(27—90个):34人,良好(91—112个)39人,优秀(多于112个)67人。优良率:69.7%,高于区要求的42%。实验证明,通过课堂上开展有效的分层分组教学和课后实施有效的运动处方能够有效提高跳绳水平(成绩),除了跳绳水平(成绩)提高外,最根本是他们的身体素质(耐久力、协调能力、力量)也得到了很大的增强,相应的运动项目成绩也提高,也培养了学生的运动兴趣,磨练了坚持不懈,团队协作的精神品质。希望我们都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上摸索出属于自己的一套教学风格,做到真正的教书育人,因材施教,成为孩子心目中最好的老师。
[ 参 考 文 献 ]
[1]陈浩.分层分组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应用初探[C].读与写杂志.2018.12.
[2]余浩.一分钟跳绳技术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A].基教与成才研究.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