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情境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2019-09-10 07:22:44吴彩娟
早期教育·教研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习品质情境教学

【摘要】学习品质是指态度、行为习惯、方法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情境教育强调诱发学生的主动性,幼儿园音乐情境教学的运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与提升。本研究从创设童话情境,激发积极情绪,诱导主动学习;创设游戏情境,培养规则意识,引导专注学习;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探究尝试,学会学习;创设任务情境,促使同伴互助,诱导合作学习;创设开放情境,激励独特想象,引导创造学习等五方面帮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培养其主动性、专注性、探究性、合作性、创造性等学习品质。

【关键词】情境教学;幼儿音乐教学;学习品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9)02-0048-04

【作者简介】吴彩娟(1969-),女,江苏武进人,常州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园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教育硕士。

学习品质是指态度、行为习惯、方法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是在幼儿期开始出现和发展,并对幼儿现在与将来的学习都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素质[1]。学习品质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领域,而是寓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学习与发展之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本研究将学习品质定义为“幼儿在各种活动中形成、发展并表现出个体差异且影响学习效果的一种综合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包含情感维度(主动性、坚持性)、认知维度(专注性、独立性、探究性)、创意维度(想象力、创造性)、社会维度(合作性)”等四个维度[2]。李吉林情境教育强调诱发学生的主动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感受性,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創造能力[3]。本研究借鉴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拓展创新音乐情境教学的路径,创设多种情境促进幼儿的主动性、专注性、探究性、合作性、创造性等学习品质的发展与提升,从而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探究、积极合作和乐于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

一、创设童话情境,激发积极情绪,诱导主动学习

1. 主动性学习品质。主动性属于学习品质的情感维度,“主要针对幼儿能否主动、自发地参加各类活动,在活动中的总体情绪状态反应,特别要求保持积极的情绪,并贯穿在活动始终”[4]。活动开始时幼儿通常主动性很高,但随着活动的进行,有些幼儿表现出消极的情绪反应,主动性下降。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小班幼儿主动学习的意识薄弱,在碰到挫折时由积极情绪转为消极情绪的幼儿人数的比例明显高于中大班[5]。

2. 音乐教育对主动性学习品质的培养。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提倡“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是参与式的,只有亲身体验和经历了音乐学习的过程才能感受到音乐,音乐学习必须是主动的”[6]。主动性学习品质强调活动中幼儿的自主参与性,而参与原则也是音乐教育中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鼓励幼儿亲自体验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模仿或创作,并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3. 创设童话情境,诱导主动学习。童话是经过想象、幻想和夸张编写成适于儿童阅读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能够帮助儿童认识周围环境和事物。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用童话中人格化的动物、精灵、仙子、巫婆等超自然形象创设童话情境,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和学习,使童话成为幼儿音乐教学的有效载体。情境式的童话音乐教学可以自然承接幼儿已获得的音乐经验,并对新的音乐学习起到唤醒和启发作用。

4. 教学案例:小班强弱听辨活动“找小鸟”。音乐活动目标:学习听辨歌声的强弱,并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能跟随教师歌唱,尝试用自己的声音强弱传递信息;为同伴的成功感到快乐。童话情境创设:(1)引发积极注意。师:春天到了,有一只小鸟迫不及待地出来找春天。(教师出示玩具小鸟)找啊找,一不小心小鸟迷了路。(教师将玩具小鸟收起来)小鸟小鸟,你在哪儿?天都快黑了,鸟妈妈都没找着。(2)激励主动参与。师:我们一起帮鸟妈妈找小鸟好吗?怎么告诉鸟妈妈,小鸟在这儿呢?鸟妈妈有一双灵敏的耳朵,我们大声唱歌,表示小鸟不在她找的地方;我们轻轻唱歌,表示小鸟就在附近。

教师分析:教师创设出鸟妈妈“找小鸟”的童话情境,从听觉、视觉上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也适时地将童话情境循环上演,满足小班幼儿主动参与的需求。活动中幼儿主动参与,积极性高,参与热情高涨。

二、创设游戏情境,培养规则意识,引导专注学习

1. 专注性学习品质。专注性属于学习品质的认知维度,“即注意力集中性,体现了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对事件的注意程度”[7]。小班幼儿自控能力较弱,易受外界影响分散注意力;中大班幼儿注意力时间相比小班幼儿较为持久,但稳定性不够。专注性水平较低的幼儿,活动中极易出现分心,可能是被身边的幼儿干扰,也可能是无关的事件干扰其注意力。

2. 音乐教育对专注性学习品质的培养。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教育处处离不开情感层面及其活动,音乐教育就是审美情感教育”[8]。音乐活动的愉悦性、趣味性和游戏性给幼儿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对音乐产生兴趣,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音乐也是听觉艺术,“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在于系统地训练具有鉴别能力的听觉,运用好的、合格的‘音乐的耳朵’去领会、感受和理解音乐”[9]。节奏感、音准、声音表现力都离不开听觉感官的主导,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自觉的听觉意识,其专注性学习品质获得不断发展。

3. 创设游戏情境,引导专注学习。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儿童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儿童在游戏中通过亲身体验而获得生命活动的意义,促进身心发展”[10]。音乐教学中包含着幼儿的自我约束,幼儿需要对自身的注意力和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从而促进专注性学习品质的发展。

4. 教学案例:中班音色听辨活动“盲人找路”。音乐活动目标:听辨指定打击乐器的声音发源方向,积累关于三角铁等乐器的感性经验;在多种打击乐器同时演奏时,能听辨找到 “目标音色”(指定打击乐器);在游戏情境中养成良好的听辨习惯,体验帮助他人的情感体验。游戏情境创设:(1)听辨音源。(一名幼儿扮演“盲人”)师:盲人先生的眼睛看不见,但是耳朵可尖了!盲人先生,你能听见三角铁的声音吗?你跟着三角铁的声音到我们家去做客好吗?(教师轻轻敲击三角铁,当需要避开障碍物时立即改变三角铁的方位,引领“盲人”慢慢走路)(2)干扰听辨。师:路上有很多行人、汽车和别的东西会发出声音,谁来扮演“盲人”?(所有乐器同时演奏,盲人要在所有发声的乐器声中听辨出三角铁的音色,并跟着三角铁的指引走到目的地)

教师分析:在音色听辨活动中,幼儿需要保持高度的专注性才能很好地区分各种声音的音色。教师引导幼儿扮演“盲人”,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促进了幼儿专注性学习品质的提升。

三、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探究尝试,学会学习

1. 探究性学习品质。探究性属于学习品质的认知维度,“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幼儿能否在观察研究、反复实践之后,获得经验、方法和知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11]。3~6岁的幼儿富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乐于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其探究性品质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升。

2. 音乐教育对探究性学习品质的培养。“音乐来源于生活告诉我们,音乐的各种音乐元素都会出现在我们生活着的环境中”[12]。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将音乐教学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帮助幼儿在直接观察、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中提升其感知音乐、体验音乐的能力,激发幼儿亲身参与、积极探究,从而不断提升幼儿的探究性学习品质。

3.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探究学习。在音乐活动中,教师要抓住活动内容的关键点,在音乐情绪的感知上设疑、在音乐知识的运用上设问、在同伴认识的矛盾中设辩,创设引发幼儿积极主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情境,驱动幼儿对音乐活动本身产生疑问,帮助幼儿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从而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

4. 教学案例:大班韵律节奏活动“快乐洗衣”。音乐活动目标:根据音乐感受和生活经验,积极创编韵律动作,表现出衣服绕、漂、抖、转等洗涤形态;能运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中的重音、跳音和连贯;能倾听音乐,具有创造性的音乐表现能力。问题情境创设:(1)导入。师:今天我们来开一家洗衣店,请听录音,说说要干些什么?(开门、放进衣服、加洗衣液、关门、放水、慢慢转动、衣服漂浮)这些步骤你能用舞蹈动作来表示吗?(2)洗涤。(播放《快速波尔卡》)现在洗衣机开始第一次“洗涤”,衣服在滚筒里会怎样呢?(统一说法:转、抖、漂、绕)你会用舞蹈动作表示吗?“绕”你是怎样做的?衣服要洗干净是轻轻地绕,还是用力地绕?(用力)配合的音乐应该是重重的还是弱弱的?请你仔细听音乐,哪里“绕”最合适?听到音乐中重重的地方了吗?这里重重的地方就是音乐的重音。(幼儿尝试表演)衣服还要抖和漂,怎么抖,怎么漂?(“抖”配跳跳的音乐,“漂”配连绵的音乐)

教师分析:本案例中教师依据大班幼儿的音乐核心经验,设计了环环递进的问题情境,适时适当地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听觉感受和生活经验,积极创编韵律动作来表现音乐中的重音、跳音、连贯的旋律。

四、创设任务情境,促进同伴互助,诱导合作学习

1. 合作性学习品质。合作性属于学习品质的社会维度,“指幼儿在活动中与同伴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协作的能力”[13]。皮亚杰指出,前运算阶段的幼儿仍是以自我为中心。小班幼儿缺乏合作意愿,活动中合作行为较少;中班幼儿的合作意识有了一定进步,但是在与同伴轮流分享玩具、接受同伴建议方面仍然不够;大班幼儿合作行为明显增多,愿意和同伴互动协商。

2. 音乐教育对合作性学习品质的培养。在音乐教学内容中,幼儿合作性的内容较多,如打击乐合奏、领唱伴唱、音乐剧表演等,要求幼儿歌唱主旋律,或是担任伴唱,或是分别演奏不同音色的乐器等。音乐活动中,幼儿必须与其他幼儿合作,使音乐演奏能够完整流畅地开展,一定程度上发展和提升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3. 创设任务情境,促进合作学习。任务情境能使学习者紧紧围绕共同的任务中心,充分利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教师可以创设与当前学习密切相关的任务情境,让幼儿面临一个需要马上解决的现实问题,并向幼儿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让幼儿主动与同伴分工合作,通过任务情境的创设来调动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从而促进幼儿的合作学习。

4. 教学案例:大班器乐活动“在农场里”。音乐活动目标:听辨动物叫声,自由分组,自主协商,选择合适的乐器;分组探索两种最佳的配器节奏型,由小组长负责组内合奏;指挥完成五个声部的叠加合奏,互相倾听音效,提高协作能力。任务情境创设:(1)听辨分组。师:今天农场里有5组动物朋友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我们也分成5组,每组4~5人,推选一名小组长。(幼儿自由分组,站到有小动物标识的家里)(2)小组合作。(选择配器)师:小动物的歌声有低沉的、嘹亮的、拖得长长的、短促跳跃的。请根据你们组小动物歌声的特点来选择最合适的乐器。(幼儿通过敲打演奏、听辨音色,自由选择配器)师:这里有许多节奏型卡片,请每个小组商量确定最合适的两种。(确定节奏型)(3)全班合作。(声部叠加)师:现在排练农场里5组动物的大合唱,一组一组依次完成合奏。

教师分析:教师以分组形式将幼儿分成各个小组并完成相应的任务要求,然后在小组之间进行合作完成合奏,最后全班进行合作,层层递进,有效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合作精神。

五、创设开放情境,激励独特想象,引导创造学习

1. 创造性学习品质。创造性属于学习品质的创意维度,“是指一种发明创新的能力,即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是否培养出创新的意识、思维和活动能力,并能够熟练加以运用,形成綜合性能力”[14]。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占优势,从众心理强,创造性意识不够;中大班的幼儿想象力丰富,但仍然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创造能力仍然需要不断提升。幼儿的模仿和创造密不可分,幼儿的创造活动始于模仿,幼儿的模仿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为创造活动奠定了基础。

2. 音乐教育对创造性学习品质的培养。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具有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指南》在艺术领域中强调,要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即兴创作是幼儿音乐教学中的一项内容,如创编节奏型、简单变奏、创编韵律动作等,应音乐情景而产生,以自由和兴致为基础,随兴所致,表达表现,是音乐教学创造性的重要内容。

3. 创设开放情境,激发创造学习。在开放性的音乐教学情境中,教师提供丰富材料,尊重幼儿自主选择、自由表达、独立探索,并遵循着音乐教育的愉悦性和审美性,让幼儿在创造性音乐学习中体验审美,感受快乐。有三类幼儿音乐教学内容适合创设开放情境:一是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如运用人声、乐器声和音源材料的模仿来自制简易乐器,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等来表现声音的强弱、长短、高低和音色;二是对音乐作品和音响材料进行创造性地联想与想象;三是即兴创作,改变童谣、乐曲的词语、短句的常规速度、力度、节奏、音色,即兴创编与乐曲一致的律动或舞蹈,以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

4. 教学案例:中班器乐活动“餐厅的交响”。音乐活动目标:探索用三种不同音色的嗓音组合表现喝汤打击乐;探索用各种餐具敲击声组合表现餐具打击乐;将喝汤打击乐和餐具打击乐组合成作品片段,熟悉控制节奏型。开放情境创设:(1)探索嗓音打击乐。(饭前喝汤)师:好美味的汤啊,su——(向嘴里吸的声音),啧啧咂嘴,谁能连起来表演?(2)探索餐具打击乐。(声音探索)师:餐具除了能让我们吃东西,还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哦!你能让餐具发出不同的声音吗?(幼儿自由探索餐具的敲击方式,即兴表现自己的节拍节奏,分组表现)师:餐具有筷子组、勺子组、叉子组,请你选择一个组,参加演奏。(3)合奏餐厅回旋曲。让我们一起用餐具来演奏一曲动听的《餐厅回旋曲》。(教师指挥曲式结构ABACADA回旋曲式:A段,全体幼儿表演喝汤嗓音打击乐;B段,筷子组幼儿表演演奏;C段,勺子组幼儿表演演奏;D段,叉子组幼儿表演演奏)

教师分析: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嗓音与餐具的音色、打击方式的探索。教师将音乐核心经验的关注点集中到节奏型的创编上,促进幼儿创造性学习品质的发展和提升。

音乐情境教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教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用情境去解释幼儿在音乐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音乐问题,在音乐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帮助幼儿获得审美体验,从而培养幼儿积极的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4][5][7][11][13][14] 夏丽洁.幼儿学习品质的观察诊断与干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 王立娜,朱成科.李吉林情境教学模式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1):65-66.

[6][12] 陈蓉.音乐教学法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8] 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 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10]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崇文区光明幼兒园自选游戏课题组.幼儿园游戏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通讯作者:吴彩娟,1094290097@qq.com

猜你喜欢
学习品质情境教学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区域活动中关注与支持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
区角游戏中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培养
教育(2016年43期)2016-12-15 22:20:29
探究情境教学与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融合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2:35:06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引领小学生探寻成功之路
考试周刊(2016年80期)2016-10-24 11:17:47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3:50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46
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品质
考试周刊(2016年55期)2016-07-18 22:4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