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玲义
摘要:语言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以及文化交流的一种载体,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听、说、读、写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听说课在新目标英语教材的设计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听说课设计的好,上得成功的话,就为语法课、阅读课、甚至写作课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而对于新目标英语教学来说,关键所在就是创建一种以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的的新型听说教育模式,让英语老师在英语听说课的教学中,学模式,创新模式,打破模式,不要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让我们的听说课教学有型于无型,无型才是我们教学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语言;整合;听说课;学以致用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上交流最广泛的语言,和所有的语言一样成为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以及文化交流的一种载体,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听、说、‘读、写不可或缺的工具。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任何一种语言,有声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应该把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
一、在说的方面采用形式多样的生动有趣的课前交际
(1)free talk: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可和学生作简单的语言交流,也可以让每组学生自己当小老师组织学生轮流进行课前小对话,达到原先课前复习的模式。在教师的启动下和适当的引导下,学生自己通过小对话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上,这不失为一种轻松而有效的方法,很多课型都可用此法。
(2)自编短剧:学习要“学以致用”,而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了英语后,要会开口说英语。为此,我会不惜花费时间让学生到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课本剧。具体做法如下:我按座次同桌轮流登台表演,或者他们再邀请别的两三个同学一起,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短剧,剧情可依照已学过的课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创设情景,但是台词必需要运用已学过的句型。之所以这样做,为了复习旧课,而这种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创造,是语言的活用,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
(3)课前五分钟演讲:每次课前请一位学生背诵一篇文章(可以讲一个故事、笑话等),要求声音响亮、发音准确、速度适中,力求使大家都能够理解。然后让他提几个和文章有关的问题,提问下面的学生。最后教师做简要的总结,可进一步扩展话题,也可鼓励表扬某些学生,或者针对文章内容教给学生一些课外知识,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就比较高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4)小组合作表演: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至三人,进行课前表演。内容可由教师规定和某篇课文有关,也可自编。表演完以后,让看的同学和表演的同学互相即兴提问和回答或辩论。为更好地推动这一活动的展开,操作期间还需要时时总结,阶段性地评比出最佳话题、最佳表演、最佳辩手等,使活动效果更理想。分组表演用于课堂教学中也不失为一个增加学生语言实践机会,提高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二、在单纯的听力训练中容入说的内容
对于单纯听力训练的材料,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增添一些说的训练进去,或者把听力材料中稍难的内容融入到说中,这样学生都能说得出来,听的时候就简单多了。听说结合进行练习,这样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会有一定的帮助。例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第四单元,Don’t eat in class听说课的教学内容,我是这样处理的:
(1)1b听力部分,这是一组单纯的听力训练材料,编者之所以先安排将名字与违反的校规相关的数字搭配起来,我推测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听课文中出现的语言目标,遵循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而我则认为倒过来较好,先对目标语言进行对话练习,熟知语言目标语言,这样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自然就接受了两次同样目标语言的听力练习,也就不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较难的听力练习上两次了。
(2)听完以后,再让学生看一个违反校规的视频,首先让学生在导学案上写出视频学生中违反的校规,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拓展练习下面的对话。
S1:Are they good students?
S2: No, they aren’t。
S1:What rules are they breaking?
S2:They are xxxing xxx in the class。
S1:Can we xxx?
S2:No,They can’t, So Don’t xxx in the class room 。But they can xxx in the dinning hall。
(3)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整合英语听力,挑战学生的听力,因为对于有些学生,光吃书本是不够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整合课外听力材料,让学生的听力训练更上一层楼。
三、报据听说课的要求改变教学方法
英语《新目标)》教材在给我们提供语言训练材料的同时,已把训练方式设计在教材中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很多老师照本宣科,按部就班,被教材牵着鼻子走,没有新意,其实我们在处理教材的时侯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地改变训练方式,使方法多样化,避免枯燥的重复,或者增添活动的趣味性与适用性。以八年级下册Unit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 Section 1a,2c为例:1a是图片和短语搭配:Where were the people at the time of the rainstorm?1b中的听力任务为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我们可以整合1a和1b为一篇听力材料,1a要求从老师自制的听力材料中匹配好图片,当然前提条件是学生已经在对话中充分体会到了现在进行时和过去进行时的区别于用法,再有机的把1b内容整合,这样学生听到的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学生完成1b也就顺理成章了。
因为我觉得单独完成1a,学生会出现听觉枯燥并且有排斥的反应。所以我在让学生完1a以后,根据所改的故事链任务,学生以每四人为一小组复述所设情景中的对话,每人说一句,根据在听的过程中捕捉到的信息,把2b里的材料用句子串起来,写在纸上。最后,由其中几组汇报结果。这种设计避免了教学方法上的单一性,增添了教与学中的趣味性。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在学生说之前教师可以给一些提示,让学生对这一事件过程更清楚些,说起来就会容易一点。再有不管学生说多少,正确度有多高,教师都应该给予过程性的肯定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总之,听和说是贯穿于人们整个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的交流方式。教师要潜心挖掘教材的内容,从课文情景中取材,为学生的语言实践营造一个真实的氛围,使其在一种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到真正的语义,真实的语感,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学习中进行逼真的感情、思想、语言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从事语言教学的教师,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为主要目标。潜心研究教材提供的听说训练内容,灵活处理,找到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法,激活教材,激活学生的学习情趣,真正让语言教学起到为交际服务的作用,上好听说课,让听说课真正为阅读课、语法课、写作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