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右
摘要:本案例是对一位由自卑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的中学生的心理辅导报告。主人公小Z因为自己长相和表现都没有过人之处陷入自卑,案例中对小Z的情况进行分析,小Z的自卑情绪主要是由于不正确的认知从而缺乏自信导致的,本文结合实际提出合理的辅导计划和方法,并对辅导效果的评估做简要介绍。
关键词:初中生;自卑心理;案例分析;辅导计划
1 中小学生“自卑”心理问题案例
某初中有一个女孩叫小Z,长相平平,在自己的班级里有很多长相白皙漂亮的女同学,所以她认为自己是一颗不起眼的小草儿;成绩平平,也无法受到视分数如宝的老师的青睐;除了会写几首浪漫的小诗给自己看,没其他特别突出的技能,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小Z心里很寂寞,她没有男孩追求,在班级也没有其他要好的朋友。渐渐地小Z越来越自卑,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勇气,沉默不言,渐渐快脱离了班集体。
2 案例分析及依据
初步分析,小Z是一个缺乏自信并且自卑的女孩。在心理学上,自卑属于性格上的一个缺点,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感是一种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并因此而苦恼的感情。[1]
2.1 产生自卑的原因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认为,人在生活中时刻都可能产生自卑感,比如先天的、生理上的缺陷,在家庭中的地位等都可能让人产生不完满、不得志、比别人差的情绪。[2]自卑感主要原因来源于心理上的消极和自我暗示。
2.2.1 身心因素
本学期中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一节课时,老师也曾提到过目前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其中有一条为“两成学生自卑”。这种自卑往往是由于学生个人的“理想我”与“实际我”失调的结果,小Z同学希望自己能尽善尽美,希望自己的学习出类拔萃,自己的容貌人见人爱,老师经常表扬自己,父母也能以自己为傲。所以一旦发现自己在现实中的表现达不到“理想我”的要求时,她的心里就会紧张,产生“我不如人”的感觉。[3]尤其是刚进入青春期的女生比较关注自己的容貌,看到其他女生因为漂亮受到别人的夸赞和喜欢时,而自己却不受关注,难免相形见绌,产生自卑心理。
2.2.2 学校和家庭因素
教师的忽视对学生的成长也是不利的。小Z同学虽然成绩平平,但是在诗歌方面有自己的天赋,经常能写出几首动人的小诗表明她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才华,并且对生活充满浪漫的期待。而老师却没有关注到小Z的闪光点,只一味地要求学生的成绩,导致小Z觉得不受老师的重视。
同时家庭方面,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和谐的家庭气氛都会使孩子耳濡目染,乐观向上。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自信心最大的来源就是父母平日的鼓励。小Z虽然长相平平,但是一定有其过人之处,小Z会因为自己的长相自卑与父母的疏忽有极大的关系。
所以综上所述,小Z的自卑已经上升为自卑情结,如果不及时处理,将阻碍她的正常发展。她会及其在乎别人的眼光,产生人际交往退缩,而这种长期退缩会进一步加重她的性格缺陷,形成恶性循环。[4]
3 辅导计划与设计依据
一个能意识到自己有自卑感的人,要比自己感觉不出来的人好很多,这意味着她已经走上了克服自卑的道路。[5]
让小Z克服自卑心理,首先应该让让悦纳自己,充满信心;其次要客观分析自己和评价自己;最后要树立自己新的奋斗目标并鼓励她勇敢追求。同时,家长和学校也要帮助小Z克服自卑心理。
3.1 悦纳自己,重塑信心
只有自己相信自己,乐观向上才是消除自卑最有效的补偿办法。首先,要充分尊重和接纳她,鼓励她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其次,跟她讲“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道理,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女孩。可以突出自己,挑前面的位子坐,锻炼自己敢为人先,敢为人前的勇气和胆量;跟别人交流时,睁大眼睛,正视对方,让其他人感受到你积极自信的心态;走路时候昂首挺胸,快步行走,在行动上带给自己明朗的心境;勇敢的在课上回答问题,不放过每一次当众发言的机会;学会并保持微笑,微笑可以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绪,也可以让对方产生好感。
3.2 审视自己,寻找亮点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因此不能只盯自己的短处却不看长处。借助榜样的力量,小Z应多读些有关名人成功的书记,尤其是那些曾被自卑感困扰的名人的事迹,从中获得克服困难的经验,进而鼓励自己加强自信,发挥所长,集中精力,矢志不渝地达到目标。[6]
小Z因为自卑而选择疏远同学,但其实只要她放开自我,真心交朋友,别人都会非常尊重和接纳自己,所以小Z要有意识地加强与周围环境和人的关系,多多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使自己和别人协调一致。这样既开阔眼界,又能克服自卑。
老师们也要反思自己的疏忽,主动约小Z沟通,不仅沟通学习情况,也可以多了解一些她的课余生活,在课上多给予她发言的机会,帮助她建立自信,鼓励她发扬自己的优点,多读文学类的书籍,多多参与创作比赛。
3.3 明确目标,执着追求
一个有远大目标和理想、生活充实的人绝不会自卑。小Z自卑的很大原因都是由于自己没有明确的追求,家长和老师应当积极地引导她树立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比如:多多练习习作发表投稿;去校园广播站做播音员,甚至可以想想自己未来的大学、工作等。想起本学期的教育心理学课程,老师提出让学生建立自信不应当让她与别人比较,而是应该引导她“跟自己的昨天比较,是否有进步”,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一种自我蜕变。
鼓励小Z勇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长才干,多在群体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可预防因孤陋寡闻而产生的畏缩闪躲的自卑感,走出自卑的阴影,健康地参与学习和社会生活。
4 评估辅导效果的办法
4v1主观评价
即小Z自我感觉改善的程度或对现实世界看法发生改变的情况。[7]她的自我效能感是否增强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让她自己判断自己是否能更好的融入集体,是否不再对自己的外貌那么在意等。
4.2 辅导者评价
即老师作为小Z同学的辅导者,不仅熟悉她的情况,还掌握整个辅导过程。所以老师是最重要的评估者,观察小Z是否达到了当初的辅导目标,小Z是否在认知、情绪、行为方面有所改善,是否具有更积极地生活态度,更合理的认知。[8]
4.3 他人评价(行为评价)
即第三者对小Z行为改善的认可,包括同学、老师、家长等了解她辅导前后情况的人,通过与其交流感受她生活态度改变,有没有重建自信心等。
4.4 量表评价
在心理咨询教过的评估中,较多使用评价工具如SCL-90、SAS、16-PF等,虽有较高的信度,但对福岛效果改变的因素不敏感,评估意义不确定。[9]
当然,專业的心理辅导效果的客观研究,还需要包括设置对照组、随机安排、选择能力相似的咨询师、选取客观科学的评估工具和咨询效果的预后观察等。[10]
5 总结
每个人都是完全不同的个体,自信是一种认知的开始,透过自我关照,自信便会不断储备,自卑也就无处可容。世界上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不断地鼓励和引导,让中小学生明白自己是珍贵的、富足的,愿孩子们能拔掉心底这块“自卑”的木栓,愿“自卑”不再成为笼罩孩子的乌云!
参考文献
[1] 李丹.学校心理卫生学[M]. 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9. 98-108.
[2]-[3] 朱月龙.心理健康全书(第三版)[M]. 北京:海潮出版社, 2008. 28-32.
[4] 欧平富.心理急救—日常心理问题应对策略[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8. 13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