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齐和
摘 要: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搜集更多的资源用于教学工作。在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辅助下,阅读教学将会开展得更加顺利。同时网络环境下,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对如何在网络环境下,高效开展农村高中语文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语文;阅读
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要重视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培养。网络环境下有更好的教学辅助技术可以应用,有更多的高质量教学资源可以从网络中获取。教师应当更加认真地研究教学方法的改进,将更多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
能力。
一、激发学生阅读興趣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对阅读产生良好的兴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投入到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教材的应用,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后编撰成册,文章本身有着一定的内涵,都是文质兼美的好作品。
利用网络技术,教师可以收集到更多的教学资源用于阅读教学,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教师可以下载一些与其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对比文章,更好地体会文章中所描绘的景色。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阅读,再让学生自己想象一下文章中所描绘的景色与多媒体展示的景色有何不同之处。通过这样的对比,使学生对文章有更好地体会。
2.利用社会热点展开阅读专题教学
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与教材文本相关的社会热点进行对比,找到最好的阅读教学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高效开展阅读教学。
例如,四川地区今年初又发生了小规模地震,虽然没有造成大规模损失,但也出现了人员伤亡。这样的不幸对于人们的心灵会带来很大的创伤。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文章都是与亲情相关,例如《项脊轩志》等,教师可以从网络中获取相关的资源,结合这些资源开展阅读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对比中更好地感受亲情的失去后,那种无法挽回的悲伤;再如,学习《苏武传》时,教师可以收集一些与国家利益相关的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弘扬爱国主题,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中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用课外资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堂教学中阅读习惯的形成很重要,所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合理借助网络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众所周知,网络上有很多文章,也有很多内容,其中有新奇的,有趣味十足的,有各种感悟的,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需要通过合理的涉猎,更好地感知知识内能,进而通过浏览网页了解这些知识内容。农村相对闭塞,且很多年轻人出外务工,留下的多为老人,新信息流入较慢,所以借助网络了解外部世界,扩宽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很有必要。譬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时候,若是遇到不理解的词汇,教师让学生先越过词汇进行通篇阅读,并要求学生查阅不理解的词汇,查阅完成后,教师借助网络帮助学生一起了解这些词汇还有哪些延伸内涵,并让学生结合所查阅的资料,加上自己的理解重新解读新词汇,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了解如何解读词汇,如何总结语言。虽然阅读的时候学生发现有些句子理解起来偏于困难,教师此刻鼓励学生将整段或者整篇文章全部阅读完,并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句子内涵的揣摩,学生在反复的训练和实践中,能养成较好的阅读习惯,最终学生的阅读有效性也得到了提升。
2.指导学生掌握最佳阅读法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设期间,需要结合阅读材料的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以提高阅读的有效性。譬如,学生在阅读一篇与课本关系密切的文章时,会逐字逐句进行阅读、分析、理解,并对文章的内涵进行揣摩,并将感悟较为深刻的地方圈点勾画出来,以便于后续细细品味阅读。对于一些能拓宽学生视野的文章,教师让学生使用泛读法进行阅读了解。让学生先对文章中比较感兴趣的地方进行细读,待了解大概内容后再次进行细致阅读。但学生在具体阅读操作的时候对于各类阅读方式的使用把握不当,所以有时候学生会感觉到困惑,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为学生总结合适的方式,并通过导图总结方式,形成系统化的阅读体系,教师在直观展示中让学生了解阅读的步骤和方法,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总之,阅读是语文教材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农村阅读教学中若能引入互联网内容,不但有助于扩宽学生的阅读思路,更能在深化学生阅读体验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网络使用方法。学生能借助网络进行大量的信息涉猎,借助网络进行文学素养的提升,这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丛文雁.农村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高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2):89-90.
[2]段锦华.提高农村高中生的阅读能力的策略[J].中学语文旬刊,2007(9):59-60.
[3]闫伶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与提升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8):95.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