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育

2019-08-09 04:49叶灵桂
读写算 2019年6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

叶灵桂

摘 要 本文围绕“如何在统编教材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精心培育核心素养”这一问题展开论述。在分析核心素养与语文综合性学习之间的密切关系后,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阐述了开展形式多样的说话活动、实践活动和开发自然社会资源、依托网络资源等教学策略,卓有成效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统编教材;低段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6-0083-02

要说近几年教育界的主潮流,“核心素养”教育榜上有名。2016年9月,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这项历时三年的研究成果终于出炉。其基本内容:“核心素养主要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不难看出,此次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要求是全面的,有传统语言知识上的建构与运用,更突出了学生个体性和社会相融的目标。

但核心素养理论如何落实到学生层面,进而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小公民,仍是当前一线教师亟需解决的难题。现代主潮流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写得好字、做得好文,还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满足时代和社会的需求。笔者认为综合性学习能整合课堂内外的科学知识,能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其才能优势,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基于此,我们也应该把综合性学习融入日常教学中,开发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资源,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综合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那么,统编教材小学低段语文如何开展核心素养教学呢?本人结合以往的市课题研究,在两年多来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粗浅的收获和体会。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说话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多种方法优化配置,才能真正做到“为核心素养而教”。例如,在统编教材中,一年级课本中都有涉及说话表达的技巧:如上册的“我说你做”、“说季节”和下册的“听故事,讲故事”、“请你帮个忙”、“打电话”、“一起做游戏”等。

在一年级新生刚入学时,我便开展了“说说我自己”的口语交际活动。一方面培养新生说话的基础习惯,另一方面期望通过此次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上课前,我先让学生在家中和爸爸妈妈一起准备好需要说话的内容,学爸爸妈妈的说话技巧。接着,我在课堂上进行“你最了解谁”的小竞赛,让孩子们反过来说说展示的同学,采用“兵教兵”的方式让孩子们说其他人,课堂说话氛围激烈,从“要我说”到“我要说”。

二、组织虚实结合的实践活动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不应该只是在课堂上,应让课堂内所学内容活化,让孩子们在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内学习。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置身于各种学习情境中,综合运用各类知识,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开故事会

低段学生想象力丰富,爱听故事、爱讲故事、爱编故事。他们喜欢听其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非常感兴趣,喜欢玩“过家家”。因此,我让他们拿着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改编剧情,或续编接下来的发展剧情,在课堂上玩过家家。

為此,我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将课文内的主角制成玩偶、平面卡通图片,再将一个个有鲜明故事情节的课文改编后,让孩子们拿着具体形象的主角讲故事。如在上《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我准备了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玩偶,让孩子们拿着玩偶说故事、编故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说话兴趣,发展语言核心素养。

(二)写日记

日记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章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我将日记内容进行大胆改革。一年级第二学期,我就安排课前5分钟,请一小组学生上台轮流即兴自由讲话一分钟,课余也让学生在“采蜜本”上自由写话,每天可写一、两句,内容也不限制,什么都可以写,写自己最想写的话。表现形式也不限,不会写的字还允许用画图表示。学生写作的热情很高,直到三年级上册,学生学习了日记后,写作热情就更高了,在我的高分鼓励下,就连成绩最差的两个学生都乐意写,有时一天内就写了五篇日记呢!

(三)开汇报会

交流汇报是综合实践中常有的形式。当孩子们去实践,自己去探索时,便会有所感、有所悟,把这些感悟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在班级上向大家作汇报,亦是训练核心素养的方式。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教材第三单元关于祖国山河的学习内容,激起了孩子们欣赏祖国大美山河的兴趣,我顺势引导孩子开展了一次“走遍祖国大好山河”的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喜欢摄影的同学拍摄、收集祖国的优美照片,画画好的绘画祖国的美景,对诗词感兴趣的朗诵关于祖国的诗,而后在搭建的“祖国大舞台”上进行展示……

当然,活动的设计一定要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我塑造的均等机会,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尽可能显露头角,让每一个层次学生的核心素养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学习和拓展。

三、开发利用自然社会资源

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应把整个世界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去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充分利用学习的空间,增强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实践活动的开展应与当地的自然景物、博物馆、乡土风俗等人文景观紧密联系结合,可组织参观、考察。如我们学校所在地田洋陈村的家风家训馆,在省市都享有盛誉,馆内收藏了大量与“和合家训”有关的历代书画、雕刻、典籍、生活物品等实物资料,它们都是和合文化的微型载体,传承着独特的文化符号,为和合文化的传播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资源。我以此为契机,开辟第二课堂,以馆藏文物为依托,选拔培养熟悉家风家训馆的小小讲解员们,给同学们、家长们、村民们、社会其他人士作讲解。讲解活动不仅增长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家训文化知识,还锻炼了口语、礼仪、交际等综合表达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还能在亲身感受和合文化魅力的同时,传承和合家训这一地域特色文化。

再如,在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完第四单元课文后,学生认识了黄山、日月潭、葡萄沟风景名胜。我组织学生走近身边的名胜古迹,欣赏家乡的国清寺和赤城山,并对两处名胜作简单的介绍,然后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你眼中的国清寺或赤城山。

四、依托网络智库平台

在当今网络信息化时代,仅仅掌握书本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应将学生置于更广阔的学习背景之下,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养成终身学习的本领。

(一)让学生课外利用百度搜索课文疑难知识、作者或写作背景,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二)让学生在不同的网站上读新闻,如腾讯新闻、新闻头条都可以了解国内外大事。

(三)利用微信等现代通讯软件,让学生用说的方式给亲戚、朋友、教师或同学发一句问候语。

(四)让学生把自己满意的习作发送到“佳作”网上,参加评比。

(五)借助班级微信群,让学生展示交流各自的学习活动与成果。

(六)让学生在“作业盒”中适当完成作业。

这样利用互联网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相关信息,发电子邮箱、发表文章等,学生不仅能获得比教师提供的要丰富得多的资料信息,而且更主要的是网络实践活动,成为沟通学习经验和语言文字世界的桥梁,也更好地开发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潜能。

总之,纵观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现在所倡导的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分阶段、分层次、有目的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培养应是基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体现在学生的行动中,应该是走向整合,培养具有“完整”核心素养的小学生。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
把握好教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
脱离“拼音”拐杖,突破识字难关
“分角色朗读”的七大策略
基于统编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
谈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的亮点
用德滋润儿童心灵,用法护佑儿童成长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初探
从最新初一语文统编教材得到的教学启示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