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迟帆
摘要:小学的语文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阅读、默写、理解以及朗诵几方面来进行教学培养。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主要以默写和朗诵能力为主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老师们应当重视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这样不仅仅能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以及理解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即全方位提高学生语文成绩。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语文;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3-0043-02
前言
由于开展了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要以小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并且以提升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理解和热情为目的。教师要结合以往的经验,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创建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把教学的中心从培养读写能力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理解力上,这样既保证了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当中重要作用,又着重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
1.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目的
1.1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小学阶段是每一个人在学习道路上的开端,这个时期是很重要的,假使在小学阶段就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的话,则在以后漫长的学习生涯当中,学生对学习就很难提起兴趣和热情。因此,老师们重视语文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阶段当中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并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和领悟语文这门课程,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生自主性,兴趣和自主的结合才会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有动力[1]。只有对学习抱有兴趣,才可以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更加游刃有余。因此,教师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奠定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和灵活性的重要基础。
1.2 培养实践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学习语文的课堂当中,基本上都以教师自身传授为主,语文的能力培养也基本以背诵和抄写为主,因此很少有让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在传统的语文学习当中,对于学习语文基本上没有实践性,也没有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学习空间。其实并非这样,语文课堂也需要重点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发散性思维以及自主阅读。在抄写和背诵的基础上,增加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们进行思考,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此来培养学生门店的发散性思维以及自主阅读能力。
2.农村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有效培养路径
2.1 教师自身的要求,课堂中的灵活运用。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可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但是除了有好的教育方法以外,对于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着很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对自身的形象进行自我把控,要在学生们的心目当中塑造一个知性的形象,仿佛像是书籍所带给灵魂的沉淀,其次,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受传统国学影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其谈吐应当是优雅并且富有哲理,这样才能吸引小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语文,而阅读作为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因此要培养阅读能力。而且,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当传授一些阅读技巧,因为朗读能够提高学生对书籍的投入,而在朗读的过程当中,情感的跌宕起伏也会促进学生们的情感变化。语句间的起承转合都在老师的阅读中将学生带入了课本当中,从而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教师除了完成以上的要求外,还要根据不同课程要求,运用合理的手法去调动学生们的阅读兴趣[2]。比如在对《荷叶圆圆》这一文章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提出几个关于荷叶相关的问题,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的激发。但是有一些文章,因为其本身比较单一,学生看不懂,因此教师还应当在学习这一类文章之前,收集一些相关资料,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并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对文章词句进行斟酌,进行通篇的理解,体会故事背后的深刻道理。而且教师要尝试将神话与现实生活当中的某些情况相结合,让学生理解和体会故事背后的人性和艰辛,这就完成学生对此篇文章的阅读。随着阅读量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就完成了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2.2 培养学生注重词句的能力。
当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不能让学生应付,草草读完,而是要让学生去抓住文章的主干部分,然后去进行文章内容的串联,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这篇文章当中有代入感,像亲身体会一般,感悟文章内容中人物的成长经历和心灵蜕变,从而大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3]。像《日月潭》这篇文章,主要描述日月潭美丽的景色,教师用深情朗读的形式,将学生带入其中,使学生像亲身体验一般,从主角的角度来观察文章中的日月潭的美景,并在老师的朗读中,带着问题来进行思考,也可以让学生们在文章当中寻找一些描写日月潭美丽景色词语和句子,然后思考这些所代表的含义,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词句得到有效的积累。
2.3 创建良好的教育氛围。
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基础,也是学生获得能力的重要组成,好的阅读氛围更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在小学的语文课堂当中,由于家庭和孩子自身的成长经历各不相同,因此要配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能看懂的书籍,这样就能在阅读期间有所收获,这就要根据不同学生各自的特点从而有目的的去推荐阅读或教授不同的内容。这样可以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的心里得到本质上的放松,像朋友一样,然后把注意力全部放在阅读当中,学生对老师说的话不产生抵御感,这样就提高了老师教学效率,此外,教师把死板的文章变得生动化,把文章完整内容使用能让孩子听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就在无形当中消除了学生对学习的恐惧。另外,为了能使学生更贴近文章内容,教师可以采用舞台剧模拟的形式让学生参加,也可以设置情景劇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样可以拉近学生和文章之间的距离,也能让他们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时的感受。尤其是小学生对文字记忆首先就比较差,大量的语言和动作能让他们产生强烈的信息感,因此会更好的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4 培养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是要从其日常生活当中开始的,由于学习语文对知识的积累要求非常高,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要向学生推荐好的书籍,并且以身作则带动学生们一起阅读,然后在约定时间下师生一起进行交流,让学生了解到读书并非是死读书,而是能运用到生活与人交流當中的[4]。把学生从以前的被迫读书变为主动读书,小学生喜欢做有意思的事,从而把阅读变成乐趣,这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和学生进行交流,是每个教师奋斗的目标。
2.5 让阅读具有生活化以及开放性。
阅读的开放性是阅读能力的核心内容。在培养阅读能力时,使用生活化和开放性的方法,指的是打破传统的书本知识阅读,从而面向生活。要优化阅读环境,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语文课堂,生活中也可以随时进行阅读,要在这个思维和基础上培养阅读能力[5]。
比如,在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本的口语交际当中,把课程设置成为自由讨论,并在一周以前让学生写下自己本周最关注的事,可以是任何问题或者任何事件,在当天课堂当中,让学生们进行抽签选择两到三个问题然后大家一起讨论研究。这样大家不仅经历自己的生活,而且还认识到别的同学的生活。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带有情节的文章片段进行模拟游戏,实现情境再现。这既可以增加阅读趣味性,还能让阅读更生活化以及更加开放,让小学生们轻松的参与,在生活当中进行语文知识传播,这使培养小学语文能力更事半功倍。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的语文教学当中,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的阅读能力要打破陈规。使培养阅读能力这个重要环节既有预习和回顾的基础性,还有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的普适性。其次还能够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有一定的针对性以及大家一起参与的互动性。有能使小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趣味性和大家都参与的合作性。由于主要是面向小学生,因此阅读能力的实践和可操作性是培养的基础,这样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参与率和完成度,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升,对其能力的培养才会发挥巨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龚冏.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完善路径探究[J].江西教育,2018(27):49.
[2] 武晓燕.农村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5(37):351-352.
[3] 王春凤.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主要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02):99-100.
[4] 曾丽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1):220.
[5] 鲁汉荣.浅析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2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