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索

2019-06-17 05:03张焱绗胡娟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共青团工作互联网思维

张焱绗 胡娟

摘要: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当今青年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也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挑战。本文从互联网的特性入手,系统分析互联网传播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并以互联网思维为视角,提出提升共青团基层组织活力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共青团工作;活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3-0004-0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从年龄群体看,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67.8%,特别是作为高校青年主要群体的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6.8%。可以说,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互联网以及随之而来的新媒体已经渗透到了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改变了青年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也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挑战。團的十八大指出,要创新基层的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扎实推进智慧团建,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信息化手段,提升团组织感知青年和有效引导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的能力水平。因此,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要加强互联网的特性、趋势研究,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作用,并以此作为青年思想引导新的突破口,从而有效巩固团建阵地,提升团建工作水平。

1.互联网的传播特性分析及对青年的影响

经综合分析,互联网传播呈现出交互性和平等性、及时性和方便性、虚拟性和开放性、多元性与灵活性等特点。通过互联网平台,青年学生获取信息更加便捷,方式更加多元,社交娱乐方式也更加多样。同时,青年学生的社交呈现虚拟化发展倾向,学习、交流、做事的效率更高,方式也更加自主。但于此同时,互联网也给青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特别是随着网络视频、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等的推广,挤占了青年学生大量的学习和休息时间,虚拟化社交也大幅度挤占了现实人际交往的空间,大量碎片化、多元化的信息增加知识的辨识度等,这些都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因此,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者,我们必须要系统把握互联网的特点,充分运用其信息发布迅速、活动形式新颖等优势特性,创新共青团工作的活动方式和内容,从而真正的凝聚青年、组织青年、团结青年,充分满足青年学生的多元化诉求,提升团建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更好的为青年学生服务,从根本上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

2.互联网思维下共青团基层组织活力提升需要作出的转变

共青团基层组织必须要切实培养互联网思维,从工作观念、工作方式、工作内容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信、网络技术,优化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为青年学生提供优质、规范、高效的管理和服务,切实凝聚青年,提高青年对团建工作、活动的粘度,从而从根源入手,提升基层组织活力。

2.1 思维观念的转变。要树立互联网思维,从内心建立并认同互联网的观念,这是共青团工作模式创新的基础。一是要树立用户思维,把青年学生看作工作和服务的“顾客”,注重他们的参与体验,一切以青年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和工作出发点。二是数据分析,要充分运用各种数据信息,分析海量用户数据,通过互联网打通信息孤岛,更好地指导决策和行动。三是简约思维,让青年用最少的时间得到最大的收获,享受到性价比最高的服务。四是“粉丝”思维,依靠打动人心的服务,培养具有较高品牌忠诚度的“粉丝”,不断提升用户黏性。五是迭代思维,要根据青年学生关注点和需求的变化,对原有活动、产品进行优化升级。总之,要以满足青年学生的需求为工作出发点,提高共青团工作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推动共青团工作有效转型升级。

2.2 队伍素质的转变。要做好共青团工作,人才是关键;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共青团工作,建设一支能适应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的干部队伍是首要任务。一是要注重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共青团干部放下身段,以平等的姿态对待青年,同青年打成一片,赢得青年的信任与尊重。二是要注重信息素养,共青团干部要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数据化优势,通过粉丝量、阅读率、转发量、评论量等大数据分析,实时化、智能化、直观化的调整工作策略和内容,工作效能。三是要注重工作创造性,要勇于接受新事物,能够站在青年学生的视角思考问题,勇于接受并运用他们的表达方式,这样才能走进青年学生的内心,实现共青团工作的复合价值。

2.3 工作方式的转变。共青团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不断发展创新,围绕“如何让青年成长成才”这一目标,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推动共青团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创新活动平台,要进一步拓展共青团工作平台,打造青年虚拟社区,创新网络团建新模式,创新共青团组织建设模式,打造互联网主流阵地。二是创新舆论宣传,要充分利用主题网站、微社区、微信公众平台、手机APP等途径,关注青少年动向,强化主流舆论宣传;建立舆论预警反馈机制,对反面信息及时干预引导,避免对青年学生产生校级影响。三是创新服务平台,通过打造就业创业、扶贫帮困、合法权益维护、交流娱乐等平台,为广大青年进行互动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四是创新社会联接,要加强与社会、企业的交流连接,加强资源整合力度,满足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社会化需求。

总之,在互联网发展已经深入人们生活各个领域,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力的时代,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从互联网的视角出发,提升共青团工作内涵和效用,增强共青团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目的。

参考文献:

[1] 袁民.共青团新媒体工作的问题及成因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6).

[2] 魏国华.智慧团建:互联网思维下共青团转型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4(5).

[3] 张琳.李百顺:用互联网思维提升共青团工作.中国青年报,2014年07月13日03版.

作者简介:张焱绗(1992—),男,重庆合川人,四川长江职业学院社会管理系分团委书记,主要从事青年思想教育及基层团组织建设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共青团工作互联网思维
专业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开展的新尝试
新时代下共青团工作的创新思路与改革意识研究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层团组织建设方法探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