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英
摘 要:高中语文课程是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据。然而,国家基础课程是适用于普遍性教学的,难以满足地方教学的特色以及学生的需要,因此,作为国家基础课程的补充,校本课程应运而生,在体现地方的人文特色、扩展学生的课外知识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这就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讨符合学习特色以及满足学生需求的地方校本课程成为了当前语文教学中探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 校本课程 关键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052-01
由于适用于普遍性教学的国家基础课程难以凸显地方教學的人文特色,也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因此,各地方高中学校有必要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尤其是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需要充分挖掘多种文化资源,拓宽语文教学的途径,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然而,校本课程开发也需要结合学校情况、学生特点,教师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本文针对这些关键问题进行论述,以做好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研究。
1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当前,素质教学倡导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学生个性多元化的发展,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应用普遍性的特点也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了不少教师研发的新方向。对于地方学校来说,校本课程主要为了凸显地方教学的人文特色,根据区域发展实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说,校本课程既是国家基础课程的补充,又是地方学校文化资源发展的依托。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根据教学目标,除了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扩展学生的课外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校本课程依托地方教学特色,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着重要意义[1]。
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来说,重要的是学校资源的依托,只有在有应用性资源的同时,才能进行资源开发。所谓课程资源实际上就是一切可以为教学应用的课程资源,例如社会和文化资源、课程设计、课程评价等都可以称为课程资源。在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中,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资源都可以有效应用。
2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2.1 注重学习视野的拓展
根据中学语文教学目标,要求课程的设置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培养语文的核心素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离不开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也就是说,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不能仅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注重课堂外的知识拓展,利用丰富的课外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拓展,以达到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目标。
因此,语文教师在构建校本课程时,要凸显课程的课外延伸功能,立足于语文教学的阅读、写作等模块,在课程中增加大量课外元素和素材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满足学生语文需求的目的[2]。例如,鲁迅《祝福》是高中生需要学习并要求掌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篇课文,国家课程教材在设置时根据应用普遍性的原则,进行了相应的规划,但是仍旧难以满足不同区域学生的价值观需求,难以做到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视野拓展。因此,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研发时,要做好对国家基础课程的补充。比如在《祝福》文章中提到的家乡风俗,教师就可以在校本课程中增加关于本区域的家乡风俗的讨论活动,以带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从而营造愉悦的课堂文化氛围;又比如为了增加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在设置校本教材时,让学生探讨“同学们身边还有祥林嫂这样的人吗?”这一问题,使其在把握祥林嫂人物性格特征的基础上,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从而展开深入的探究,实现学生由课本到生活的视角的转变。
2.2 做好课程开发的教研活动
要凸显校本课程的积极作用,就需要教师认识到国家基础课程在应用于本校学生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不能只是注重一些零散、不实际的问题。当前很多高中在教学中注重了校本课程的研发工作,然而一些语文教师在进行研发时却忽视了教学的根本目标,在研发过程中注重的是一些板书设计、课堂导入等细枝末节的部分,使得教材在研发时难以结合地方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不能规避传统教材开发的弊端。因此,教师在研发时要凸显自己的学校特色,以学校资源为依托,积极创设自己的教研阵地。
首先,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研发时,要组建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以优秀教师为带领者,发挥团队集体协作的精神;其次,将研发校本教材体现于行动中,通过积极走访学生,进行调研,明确当前教材应用中的利弊,在根据学校师生反馈的基础上重新探究。最后,教研活动应体现创新性,可以根据语文教学中的模块分别研发教材,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例如,某校高一年级为了探究适合当前学生教学的校本课程,成立专业的语文教学调研小组,通过教研组的优秀教师引领,在对学校同学和教师发放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教学教材中的不足,从而结合本校教学实际,积极开发了“语文第二课堂”,为学生进行专题知识讲解,有效弥补了传统课堂时间有限的难题。总之,利用学校教研活动,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新方向。
2.3 树立信息化社会的知识观和课程观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已走进校园的今天,利用网络构建校本课程也已成为教学的重要趋势[3]。相较于传统的语文课堂,网络教学有着方便、资源获取快捷、调动学生积极性等多方面的优势。在改革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利用信息化教学的意识。首先,教师要构建语文教材与网络应用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互联网获取资源的便利性。例如,在讲《雷雨》时,就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作者曹禺的相关人物资料以及文学作品信息。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本文的话剧,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文章中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物特点。其次,我们还要利用网络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对于语文课程来说,丰富的课外知识是不可缺少的,多媒体教学在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拓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多元化教育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挑战,语文教师要积极看到传统校本教学的缺陷,积极利用学校资源,根据学生情况,为学生构建满足其文学素养发展的校本课程,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锡昌.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校本课程化的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8(22):33-35.
[2] 邱海林.普通高中文言文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18(05):36-39.
[3] 张海涛.高中语文活动型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3(2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