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明
迟熟香菇杂交新菌株筛选试验
邓文明
(南平市农科所食用菌室,福建 南平 354200)
通过对5个迟熟香菇杂交新菌株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对比试验,初步筛选出朵形较大、菇面圆整、菇柄长度适中的菌株HL15。其主要农艺性状优良,产量较高,但菌株菌皮较厚,需要给予较强的催蕾刺激;另一个菌株农香3号朵形较小,但易出菇、朵数多,无需强烈的催蕾刺激。这两个菌株有较好的推广价值,生产者可根据自身需求选用。
香菇;迟熟品种;性状比较;应用价值
香菇是一种著名的食、药用菌,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香味宜人,深受消费者喜爱[1]。鲜香菇的良好消费市场催生了反季节栽培和工厂化栽培香菇模式的快速发展,而不同的香菇栽培模式对香菇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与农艺性状有着特定的要求,因此选择合适的香菇菌株对不同的栽培模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2]。本试验对5个供试香菇菌株进行栽培出菇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提供5个菌株:农香3号、HL13、HL14、HL15和HL16。
5个菌株各设3个重复,每重复80袋,料袋规格14×26(cm)。
(1)栽培配方。杂木屑78%,麸皮20%,石膏1%,红糖1%。
(2)发菌管理。接种后将菌袋置于(24±2)℃,空气相对湿度为70%的培养室层架上黑暗培养。7~10天菌丝恢复生长并开始吃料,进行第一次划线,培养7天后进行第二次划线,测量两次划线间的距离,计算菌丝生长速度。当袋内菌丝蔓延至1/3时,菌丝进入新陈代谢旺盛期,产生大量的呼吸热,为了防止发生“烧菌”,降低室温至23 ℃。随时检查菌袋,发现有污染杂菌的及时拣出,以免污染扩散[3]。
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度(㎝)/菌丝生长天数(d)。
(3)转色管理。采用不脱袋转色方式。当菌丝走完整个菌袋并出现不规则隆起时,将菌袋转移至室外大棚,进行刺孔,每袋约刺40个孔,并适当地按压使料袋与料分离,使袋内培养基与空气充分接触。若袋内出现局部污染,应视污染情况部分脱筒,并将其集中放置在某一角落,以防杂菌孢子扩散加重污染。
菌丝生理成熟后,菌筒表面由白色变成棕红色。白天温度保持在23 ℃左右,增加大棚内散射光,加强通风,创造干湿交替环境,进行温差和干湿差刺激,促进菌筒表面气生菌丝倒伏,分泌色素,形成一层红棕色有光泽的菌膜。于菌袋内出现黄水时,及时对菌袋划口让黄水流出。拍照并记录转色情况。
(4)出菇管理。转色完成后,把脱掉菌袋的菇筒搬到菇房,保持房间内空气湿度在85%左右,适当加大通风量,拉大温差,促进菇蕾形成。
(5)采收。在子实体菌盖尚未完全展开,边缘内卷,即七八分成熟时采收,记录出菇期(接种至收获子实体的时间)、收获子实体的朵数。
(6)观察记录。培菌阶段观察菌种定植情况、菌丝长势等,并测量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达到采收标准后采收,记录出菇朵数,测量各袋产量。每个菌株每重复随机选取菇体形态特征较好的子实体10朵,分别测量单菇鲜重(g)、菌盖直径(㎝)、菌盖中心厚度(㎝)、菌柄长度(㎝)、菌柄直径(㎝)。
(7)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分析软件DPS数据处理系统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5个试验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与长势,以及菌株间菌丝生长速度的多重比较见表1。菌丝长速,农香3号最快,日均长速为0.336 cm,与其他菌株比较有极显著差异;各菌株菌丝长速从快到慢的顺序为:农香3号>HL15>HL16>HL13和HL14。菌丝长势,农香3号和HL13菌丝洁白,但菌丝较细,菌袋偏软;HL14、HL15和HL16菌丝洁白、粗壮,菌袋结实。HL14菌株的耐高温性较差,培养温度不宜超过35 ℃。
从整体来看,5个菌株的转色情况都较好。其中,HL 13和HL 14转色很好,农香3号和HL 15转色较好,HL 16转色较差。在相同的气候、光照条件下,HL 13转色快,HL 14居次,其他3个菌株较慢(表1)。
表1 5个不同菌株的菌丝生长与转色情况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差异达1%和5%显著水平,表2同。+号越多,表示转色越好。
5个试验菌株中,以农香3号出菇较早,较易出菇;HL15和HL16菌筒菌皮较厚,较难出菇,催蕾需要给予较大的温差。由于5个菌株出菇时间不一致,为方便管理,每潮次时间拉得较长,产量统计以第1潮和第2潮的数据为准。从表2可以看出:HL15前两潮总产量较高,平均每袋为0.191 kg;HL16居次,为0.185 kg;农香3号和HL13分别为0.143 kg和0.137 kg;HL14产量较低,为0.112 kg。
表2 5个试验菌株前两潮产量表现
注:每个菌株每个重复统计30袋。
5个试验香菇菌株出菇的主要农艺性状(表3):单朵鲜重,HL15>HL16>HL13>农香3号>HL14;菇盖直径,HL15>HL13>HL16>农香3号>HL14;菇盖厚度,HL13=HL14>HL15>农香3号=HL16;菇柄长度,农香3号>HL13>HL15>HL16>HL14;菇柄直径,HL13>HL15>HL16>HL14=农香3号。综合诸多性状,以HL15和HL16两菌株较好,单朵鲜重较重,菇盖直径较大,菇柄长度适中。
表3 5个试验菌株的主要农艺性状
菌丝生长速度以农香3号较快;以下依次是HL15、HL16、HL13;HL14较慢。菌丝长势HL15、HL16、HL14较好,表现菌丝洁白、粗壮;农香3号和HL13菌丝洁白,但菌丝较细,菌袋偏软。菌袋转色情况,HL13和HL14较好;其次是农香3号,其朵形较小,但出菇容易、数量较多,无需较强的催蕾刺激;HL15转色情况较好,但菌皮较厚,催蕾需较强刺激,包括采用较大温差刺激,较重拍打刺激,较强干湿刺激等;HL16转色情况较差,菌皮较厚,也需较强催蕾刺激。单袋产量以HL15较高,为0.191 kg;其次是HL16、农香3号、HL13,分别为0.185 kg、0.143 kg、0.137 kg;HL14最低,为0.112 kg。主要农艺性状以HL15为好,其单个子实体鲜重高,菇盖直径大,菇柄长度中等;次优为HL16,其主要农艺性状略逊于HL15;HL14耐高温性较差,朵形小,菇面不够圆整,农艺性状较差。
综上所述,HL15菌株的朵形较大、菇面圆整、菇柄长度适中,主要农艺性状较优,产量较高;但菌皮较厚,需要较强催蕾刺激。农香3号朵形较小,但出菇容易、朵数多,无需较强的催蕾刺激。这两个菌株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1] 应国华. 香菇L808品种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 食用菌, 2010(4): 21-22.
[2] 王震, 魏银初, 班新河, 等. 适宜中原气候条件下覆沙栽培夏香菇品种筛选[J]. 食用菌, 2014(5): 22-23.
[3] 刘福阳. 香菇菌株栽培对比试验[J]. 食用菌, 2016(3): 24-25.
福建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助项目(2013—2017)
邓文明(1966-),男,农艺师,主要从事食用菌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E-mail:NPDWM2008@163.com。
S646
B
2095-0934(2019)02-1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