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霞
[摘 要]教师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时,教师必须通过引入现实案例,引导学生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修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4-0055-02
在当前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告别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如何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呢?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课标分析】
新课标对本课的基本要求为: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评析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教材分析】
本框题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第二框的内容,也是全书的落脚点。
本框包括三目:
第一目“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沖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我们的生活正发生急剧的变化,由此带来一些思想道德上的冲突;(2)思想道德冲突要求我们不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第二目“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升华”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2)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第三目“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2)在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3)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三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第一目情境创设,从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出发,寻求解决途径,提出两个修养;第二目详细论述两个修养的关系,第三目在第二目的基础之上提出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线索明晰,层次深入。
重点: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难点:如何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学情分析】
从知识层面上讲,学生已经学习了文化生活的绝大多数内容,特别是上一框题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本框题两个修养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从学生学习心理上讲,高二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力已达到一定的水平,理性思考的能力正在形成中。他们对于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会存有疑问,通过对疑问进行分析探究,可以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理论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郎平面临道德两难时做出正确选择的事例进行探究与分析,认识解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理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明确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通过开展“德与才谁更重要”的辩论活动,评析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提高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措施的分析,引导学生提高在实际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性,通过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学会通过正确的途径切实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教学过程】
第一步: 创境激趣——关注文化现象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场景:身体不适的你在公交车上遇到了无座的孕妇;老人路边摔倒,路人匆匆而过;考试前,好朋友让你在考试时给他传答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让还是不让?扶还是不扶?给还是不给?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道德上的两难选择。为什么我们会面临道德上的两难选择呢?
第二步: 引思明理——领悟文化观点
(播放课件)视频资料: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郎平的事迹。请大家边看视频边思考:
问题1: 郎平面临的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是什么?她为什么纠结?
问题2:郎平为什么能够在“两难选择”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带领女排重振昔日辉煌?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一方面,她责任意识强,愿意竭尽所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思想道德境界比较高,这是她哪个修养的体现?另一方面,多年的海外学习深造经历,奠定了她坚实的职业技能基础,锻炼和培养了她的团队管理能力。这又是她哪个修养的体现?有了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郎平才能在做出正确选择的同时,带领女排重振了昔日的辉煌。
(过渡)那么到底什么是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呢?请你列举体现一个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词语。(通过该活动,让学生对“两个修养”的认识更加细化、具体化,同时也能更加明确提升修养需要努力的内容和方向。)
(过渡)在郎平的身上, “职业道德”就是她思想道德修养的表现,“职业技能”就是她科学文化修养的表现。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名教练员(运动员),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哪个更重要?
问题3:作为一名教练员(运动员),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哪个更重要?
学生辩论:德与才,哪个更重要?
过渡:在郎平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完美结合。也只有不断追求二者的完美结合,我们才能成就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人生。
(播放视频)让我们一起聆听郎平的颁奖词。
(过渡)非常震撼心灵的一段颁奖词。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怎样才能实现两个修养的完美结合,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呢?
问题4:结合材料,作为中学生,如何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有机结合,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郎平曾说,我们不仅要抬头看路,也要低头拉车。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不仅是一个思想认识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要求我们脚踏实地、重行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六,咱们山师附中的青年志愿者们参加了“泉城义工”活动,附中学子的身影已经成为泉城广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们在这些活动中,磨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道德境界也得到了升华。
教师点评:能否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并不难,关键看你进行判断和选择的标准是什么。“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而这一标准的形成与坚持离不开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不断积淀和提升。
正所谓知行合一,我们要想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就需要对本课内容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何感知?通过课堂中深刻的思考和辩论,你有何感想?通过生动的人物和事迹,你有何感动?合上课本,回味反思时,你又有何感悟?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一下自己对本课的感知、感想、感动和感悟。
第三步:体验导行——解决文化问题
让我们把视线再转回到生活中的这些问题上,有了这样的感知、感想、感动和感悟,当我们再次遇到各种各样的道德两难选择时(与教学第一步呼应),我们便不再犹豫,不再徘徊,不再彷徨,能够理性而坚定地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教学反思】
首先,备课环节。教学过程不是为了举例而举例,教师在备课中必须选择精致而具有启发性的例子,这样才能抛砖引玉,引导学生思维。比如,本节课我采取了一案到底的教学模式,以郎平的事例为线索,通过环环相扣的四个问题,无形中把本课知识有机串联起来,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了更清晰、更深入的认识和把握。但是,我选取的案例相对单薄。虽然郎平的事例比较典型,能够把本课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但我在教学中没有选取其他事例,所以这节课的内容略显单调。
其次,上课环节。课堂上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这节课我设计了辩论赛这个环节。说实话,对于年轻教师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挑战。它考查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思辨能力,更是对教师记忆、反应、总结能力的考验,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课堂驾驭水平。总的来说,这个环节我处理得还不错,能够在整体调控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踊跃发言、辩论,并有效抓取学生辩论过程中的一些观点,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但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在课堂上采用辩论这种形式,所以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到位。比如,在辩论过程中学生的某些亮点我没有及时抓住并点评,辩论结束后我的总结不够全面和深入,升华力度不够等等,这些问题还需在以后的教學中加以改正。
最后,我想说,思想政治课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课,本质上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如何通过知识载体,把国家意志转化为学生内心接受的个体意志,从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永远是值得探索的问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探索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