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予以不同透析方式的效果观察

2019-03-29 05:48魏然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不良反应

作者简介:魏然,男,(1987.1-),主治医师。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予以不同透析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62例,其中31例接受常规血液透析,为对照组;另外31例患者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3.55%)高于对照组(70.97%),其不良反应发生率(19.35%)则小于对照组(4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提高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常规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24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2-03-184-02

前言

慢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因素对于肾实质造成损害,导致肾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而尿毒症是指慢性肾衰的终末期,其不仅表现为肾功能不全,还会累及机体其他系统,导致水电解质失衡、酸碱代谢紊乱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1]。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方法之一,其通过透析仪清除机体的代谢废物,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其虽然效果显著,但不良反应较多,不利于改善其预后[2]。为了提高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透析效果,本实验以我院收治的62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透析方式的治疗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0月期间肾内科接收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中,随机选取62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经临床检查,患者均符合《肾脏病学》中有关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诊断标准[3]。对照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为42~69岁,平均年龄为(57.83±6.42)岁。观察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为44~70岁,平均年龄为(58.11±6.28)岁。患者均已知情同意,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数据上差异具有同质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血压透析,采用710200T透析机(德国贝朗公司生产,透析器型号:费森尤斯HF80S聚砜膜),超滤系数为5.5ml/(h·mmHg)。观察组患者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采用710200T透析机(德国贝朗公司生产,透析器型号:费森尤斯FX60聚砜膜),超滤系数为5.5ml/(h·mmHg)。两组患者的透析时间均为240min/次,频率为3次/周,透析血流量为260ml/min。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有关数据,并对其加以对比分析。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肾功能指标改善60%以上,临床症状基本缓解;②有效:肾功能指标改善30%至60%,临床症状有所缓解;③无效:肾功能指标改善30%以下或病情加剧[4]。总有效率=(①+②)/31×100%

1.4 统计学处理

将统计出的62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数据输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n(%)表述,用x2检验。P<0.05象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有15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皮肤瘙痒7例,肌肉痉挛5例,低血压2例,高血压1例,总发生率为48.39%;观察组有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皮肤瘙痒2例,肌肉痉挛3例,低血压1例,总發生率为19.35%,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x2=4.608,P=0.031<0.05)。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主要是由于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对肾脏功能造成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甚至肾功能丧失的一系列症状,其发展至终末期即为尿毒症;患者通常表现为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代谢物质潴留等症状,对患者的机体健康具有严重的影响[5]。临床上,可以采用血液透析的方式代替肾功能,清除体内代谢废物,以保证其酸碱平衡。常规血液透析虽然能够清除一些小分子毒素,但对于中大分子毒素清除效果较差,易形成毒素潴留,影响其治疗效果;高通量血液透析是一种新型的透析方式,其半透膜超滤系数较大,能够滤过一些中大分子毒素,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实践。

在本研究中,对观察组31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其不仅能够像常规血液透析一样清除小分子毒素,还能够清除一些中大分子毒素,避免毒素潴留,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另一方面,高通量血液透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毒性物质的生成,进而全面提高其治疗效果。因此,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有效率较高,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高通量血液透析应用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中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能够有效改善病情发展,提高临床效果及治疗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任志龙,张璐,刘杰,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肺总量、免疫球蛋白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1):8-11.

[2] 陈玉琼,王娟,方华,等.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的疗效比较[J].疑难病杂志,2015,14(9):932-935.

[3] 许琴,赵烨,徐煜,et al.血液透析、腹膜透析2种透析方式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155-156.

[4] 聂丽敏,刘娜,许静,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TLC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31):6141-6143.

[5] 单剑萍,季刚.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5):481-483.

猜你喜欢
高通量血液透析不良反应
高通量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的疗效观察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效果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临床对比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HFHD对尿毒症透析患者心功能及微炎症的改善作用
HFHD对尿毒症透析患者心功能及微炎症的改善作用
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