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旗
(龙海市程溪中心小学,福建 龙海 363112)
“学习共同体”是指学习对象拥有共同的学习愿景,以互帮互学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发挥群体动力作用以促进每个成员个性化的发展。“学习共同体”以班级授课制为形式,通过教师的“串联”活动构筑互学的关系,表现出协同学习的核心特征,其本质特征有行为主体性、成员组织性、系统开放性等。精心设计培养建设“学习共同体”的载体及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最大的空间,开辟出一条发展之路。
情感交流和个性品质是有效发挥数学“学习共同体”作用的立足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家的故事激励学生攀越知识高峰,通过沟通语言、交流感情和发展个性,使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利用问题数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1]
例如:在教学“解方程”时,出示具体情境图:盒子里的球和外面的3个球,一共是9个,盒子里的球有几个?学生根据等式的性质学会解方程“x+3=9”之后,一位学生却提出了不同的方程:9-x=3,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交流、探究。解法一 : 9-x=3→ 9-x+x=3+x→ 9=3+x→ 3+x=9→ 3+x-3=9-3→x=6,与原来的方程“x+3=9”殊途同归;解法二:9-x=3→9-x-3=3-3→9-3-x=0→6-x=0→6-x+x=0+x→6=x→x=6,除了运用“等式的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的性质,还在解题实践中感悟了等式两边可以交换的思想,填补了第一课时“方程的认识”中“未知数一般出现在等式左边”的空白,突破思维定势。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强调分工与合作,更重要的是增强“共同体意识”,养成合作性的问题解决的好习惯。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有效发挥数学“学习共同体”作用的载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同学通过互相讨论,动手操作,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开展创新性的教学设计,形成课堂教学中具有独特的教学个性。[2]
例如:在学习探索“认识几分之一”时,如何加深对“四分之一”的认识呢?教师根据之前的教学环节设计“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二分之一并涂色”的活动,再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学习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出它的四分之一,然后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被问题调动起来,投入对问题的主动探索中。各小组代表发言主要有三种折法:有的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个小正方形,有的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个小长方形,有的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个直角三角形。还有没有其他折法呢?几分钟后有一位学生一语惊人:“我折出了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个直角梯形啦!”这一小小的发现使同学们倍受鼓舞,大家又陆陆续续展示了与众不同的其他折法:不一定每个四分之一的图形形状都相同。这样,整个交互过程中满足学生的自尊和归属,在共享性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小主人。
“学习共同体”的突破口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质疑思维过程中的知识整合,可以实现创新性学习的飞跃。提出问题的关键是对事物本质现象的分析,提炼自己的思想观点,把握全方位的思维风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认识数学规律的基础上,善于创新和实践,提高主体参与意识。[3]
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后,教师出示一道思考题:李叔叔买了四盒同样的长方形的礼品,长、宽、高分别为4cm、3cm、2cm。请你帮李叔叔设计把它们包装成一个大长方体并使包装表面积最小,表面积最小是多少?先让学生交流“两根相同的长方体木块怎么摆放,才能使表面积最小?”学生通过比较、计算表面积,容易得出:先找出长方体木块的一个最大面(尝试计算长×宽、长×高、高×宽或目测),把两根长方体木块的最大面重叠摆放,这时的表面积最小。研究4盒相同的长方体礼品包装时,达成共识:要最后表面积最小,就要尽量将面积最大的面重合。这样,学生在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的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了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以应用实践为核心,以能力发展作目标是有效发挥数学“学习共同体”作用的重要途径。紧密结合学生的外部操作活动与内部的数学思维学以致用,不但充分发挥了“学习共同体”的动力作用,而且回归学科的本质特征,拓展了核心素养的培养空间。[4]
例如学习“乘法口诀”时,教师把学生天天喝的牛奶作为教具进行教学,设置数学情境,引导学生探讨牛奶的单价、总价等数量关系,让学生在学习共同体的精彩碰撞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综上所述,学习者是知识的建构者,提高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实验操作等形式,搜集、整理和反馈数学信息,体验到彼此的接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可持续协调发展,实施激励创新和实践的动态评价,探索出一套有效发挥数学“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操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