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婧
(漳州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建 漳州 363000)
汉语拼音是专家反复研究论证的汉字注音符号,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汉语拼音是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也是阅读和写作的辅助工具。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儿童入学后面临的最大挑战。”[1]部编小学语文课本重新总结梳理了拼音教学方面的经验教训,结合当前汉语普及和拼音教学实际,吸收各层面新鲜的教改经验,在汉语拼音、识字写字的编排上作出了较大的调整。如何把握部编教材的特点,结合方言地区拼音教学实际,引导方言地区教师进行科学有效的拼音教学实践,是当前迫切需要关注的一个课题。笔者着重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教材使用的意见建议和教学策略。
自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出台以来,汉语拼音教材都紧跟汉语拼音的普及和教学实际,适时作出了多次的调整改进。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后,主要有2002年广泛投入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简称实验版)和涌现出的各种地方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对汉语拼音教学进行不同维度的探索。2016年,教育部统编教材在总结实验版和地方版教材编写、使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等进行了重新编排调整后,正式出版并投入使用。
部编教材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情,注重降低拼音学习难度,着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调整了内容设置、精简了单元编排,改进了画面设计,增强了拼音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更加契合一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从笔者对闽南方言区部编教材的使用调查情况来看,普遍反映有几方面新的体验和感受:从顺序编排看,部编教材吸收了一些地方版教材教学内容编排上的做法,打破了长期以来人教社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固有模式,将拼音教学内容安排在一个识字单元之后。作为一个注音的符号系统,学习拼音离不开枯燥的字母符号以及拼读规则,以往的编排对刚入学的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知识的掌握有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汉语拼音划归到识字、写字部分,明确汉语拼音的教学目标是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部编教材这一创新编排,就体现了汉语拼音识字功能的地位,降低了拼音教学的难度,特别是对方言地区而言,是实实在在的减负措施。从呈现方式看,部编教材拼音教学内容设计更具有情境性、趣味性、整体性,呈现方式以完整的情境图为主,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旨在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充分挖掘统编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题材情境图,就能为语文教学补充新的力量,拓展新的教与学空间。”[2]首先是画面精美。以往教材的情境图基本以儿童画为主,而部编教材的每一幅情境图均以水墨画为主,色彩柔和,呈现的是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内容直观形象。其次是故事完整。每幅图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情境,加上孩子们的想象,可以产生很多的情境。最后是示音示形。声母部分基本体现了音与形有机融合,学生在看图的过程中可以记忆字母的读音和形状;复韵母和鼻韵母中基本是以音节带出韵母。在音节的呈现上看,都是带调音节。每个音节对应一个汉字,做到音形义一体。拼读的内容也变得丰富了。以《ai ei ui》一课为例,部编教材中呈现的拼读音节数量较多,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拼读,强化巩固拼读的效果。从识字数量看,部编教材全面缩减拼音单元识字量。实验版教材在汉语拼音教学部分安排了70个要求认识的字,而部编教材仅要求认识37个。特别是从方言区的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材在学拼音的过程中识字任务过重,很多时候几乎等同于集中识字,而部编教材明显减少,大大减轻了基础弱、零基础学生的学习负担,为提高拼音教学效率提供了保证。把握好部编教材的这些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才能引导学生学好拼音、用好拼音。
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方言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如闽方言,分为闽北语、闽东话、闽南语、莆仙方言,闽中话、潮汕话、雷州话,海南文昌话也属于闽语系分支,在福建、台湾等地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使用,中国使用人数就超过5500万人。一般来说,教材编写立足全局、照顾整体,针对的是广大地区学生的普遍接受情况。各方言地区在使用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区域个性,才能因地制宜,更好地落实拼音教学的任务。在调研中,发现方言地存在着明显短板:
以闽南地区为例,相当部分属客家语系、闽南语系等,并随着沿海城市的发展和外来人口的聚集,语言现象更为复杂。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大量使用方言,在汉语拼音识字方面缺少前期的学习积累。基于这样的学情,方言地区学生在一年级初始阶段就先接触识字,要求认识45个生字,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部编教材第一单元5课识字都没有出现一个注音,学生只能根据示范、带读,在模仿中认识生字,巩固读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学会汉语拼音”的目标,还明确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但闽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的一个方言,主要特征有:古浊声母读为不送气清音;轻重唇不分(没有f、v等声母);连读变调较为发达,部分地区有其他连读变音现象等。在闽南一些地方甚至f、h不分,q和x、c和s混淆不清,学生在规范发音、正音上存在着明显的困难。
实验版教材将拼音教学内容编排为四单元,而部编教材压缩成两单元,虽然部编教材中提供的音节比实验版丰富,但单元教学任务加重了。对于大多城区学校而言,用四至五周的时间可以完成拼音教学任务,但对于方言“重灾区”的学生来说,缺少充分复习、巩固强化的时间,降低了拼音的学习效果。比如在闽南地区,闽南语系和客家方言中是没有翘舌音的,平翘舌音分不清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学习“上、手、站、水、山”等翘舌音难度就很大,即便课堂上读得规范标准,回到生活中立即恢复到平翘舌不分的语境当中,相当一部分的闽南人一辈子都带有浓厚的闽南腔。
部编教材的使用,必须结合方言地区的实际,尤其是针对存在的短板,采取必要的措施,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方言区拼音教学最大的难题就是部分学生音发不出、读不准和读音混淆。教师不能平均分配教学时数和精力,要把重点放在容易混淆音节的分辨上,通过反复正音,引导学生读准字母、准确拼读。例如,闽南方言中f与h不分、轻声儿化发音不标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混淆不清等,要对这些容易混淆的音节进行重复分辨。漳浦一带方言的声母q和x、c和s也经常分不清楚,如:“过桥”说成“过淆”,“小鸡”说成“巧鸡”,“炒米粉”说成“扫米粉”……教师在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时,必须将两个读音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辨,在具体语境中强化掌握发音要领。
部编教材对拼音教学时数的安排只是指导性意见,不能机械地照搬安排教学进度。特别是方言地区教师要针对方言地学生存在的发音缺陷和困难,结合学生掌握程度,适当地调整教学进度。比如,闽南方言地学生比较不容易掌握的轻声儿化、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因此教学平舌音《z c s》和翘舌音《zh ch sh r》时,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时数。在教学完这两课以后,通过拼读和组词练习,区分平翘舌音,用于突破发音和拼读难点。如:cū(粗细的粗),chū(出门的出);sī(吐丝的丝),shī(老师的师)等。在拼读比较中,让学生辨别平翘舌音的差异,再通过课后选编的《绕口令》,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平翘舌发音。又如《ang eng ing ong》这些后鼻韵母的发音,闽南方言是没有后鼻音的,学生也较难以辨别后鼻音的字并发准后鼻韵母。因此,教学此课时也需适当延长教学时数,确保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部编教材把拼音教学后置,并把内容精简为2个单元,这样的编排突出了拼音对认识汉字的辅助作用。从教学实践看,城区小学感到困难不大,大部分教师能在4-5周完成教学任务,个别地方教师甚至用4周内就能教完。但方言地区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的氛围不浓,缺少必要的、规范的汉语拼音环境,用两个单元时数很难引导方言地学生学好拼音。因此,必须突破单元设置,把拼音教学与课文融合起来,借助后面编排的识字、课文学习单元,对拼音进行反复的巩固、强化,一以贯之落实在语文教学全过程,并尽可能在学校在课堂形成利用汉语拼音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的氛围。比如,教学《江南》一课时,要特意引导学生关注后鼻音“江”、前鼻音“南”“莲”,进行对比拼读;又如学习《日月明》一课时,引导学生找出容易读错的音,如后鼻音“明”“从”“众”“双”,前鼻音“尘”“林”“森”“心”等,进一步巩固前后鼻音的发音要领,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
“汉语拼音是语言学习的辅助性符号,应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到语境中去学习,在‘学’‘用’结合中,掌握这根拐杖,发展言语能力。”[3]在闽南方言中,有很多的入声字,读音短促,导致学生经常读不到位。如,值日的“值”字、一二的“一”等,在闽南方言中读为入声,学生往往将阳平读为入声。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闽南建筑燕尾脊,顺着燕尾脊把音调拉长,将阳平读到位。
总之,方言地区教师在使用部编教材进行拼音教学时,要正确把握教材特点、编排意图;把握方言特点,关注学情;结合教学实际,关注课堂,有针对性地开展更有效、更高效的拼音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