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析

2019-02-14 06:02刘畅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35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

刘畅

摘 要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基础工程,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环节。现有的新生入学教育尚未完全满足新生的成长需求,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融合,也未按学生需求区分类别和层次。高职院校应结合“三全育人”要求,将入学教育渗透学生学习生活,通过浓郁校园文化、大力推动社会实践、强化榜样激励作用等措施,将理想信念教育、知校爱校教育、学业规划教育、法规校规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融合新生入学教育中。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35-0065-04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就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其立德树人工作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围绕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紧扣新生入学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新生入学教育全过程,给予转折时期的新生及时、科学、有效的指导,解决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惑,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变,为其成为具备“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时代特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筑牢基础。

一、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为全面了解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状况,笔者对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骨干高职院校、省示范高职院校、一般高职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10所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4896份,有效率达到97.92%

(一)新生入學教育普及开展,但是尚未完全满足新生的成长需求

作为样本的高职院校均在新生入学后开展入学教育,且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长均超过1个月。调研结果显示,认为入学教育很有必要或者有一定必要的学生比率达到95.6%,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入学教育比较期待,但是这些数字没有达到100%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新生入学教育尚未完全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59%的学生在入学三个月内即能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但值得关注的是有6%的学生表示始终不能适应大学生活,与高职院校每年都有一批不能如期毕业的学生比例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可见新生入学教育不仅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过程中必不可缺的环节,而且关系到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和自身素质的不断完善。

(二)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丰富,但是尚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融合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入学教育的必备内容包括理想信念、军事训练、心理健康、学业规划、校史校情、专业认知、生活适应等方面,但是65.8%的学生表示难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复述出来。这说明大部分学校开展的新生入学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的挖掘不够,导致大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停留在认识层面,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层理解。促使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首先就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每一项教育内容、落实到每一类教育形式、感染到每一个学生,促使学生在最关键的人生阶段、最有效的教育阶段,接受最全面、最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新生入学教育形式多样,但是尚未根据学生需求区分类别和层次

问卷调查显示,“我的青春故事”之类的学长学姐交流会、辅导员或专业教师讲座、校园文艺体育活动是最受新生欢迎的三种教育形式。这些教育形式的最大优点是作为最直接的交流途径,新生能亲身体验、及时思考并获得回应,与网络、视频和书籍等形式的入学教育相比,能有效提高新生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所以独具优势并深受学生欢迎。因此,直接的经验交流和亲身体验的教育对高职新生更能达到最佳效果[1]。问卷调查显示,新生不仅对自身成长、学习、生活、权益等方面的内容非常关注,根据学生需求设计和开展不同类别和层次的教育才能满足绝大多数同学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构建思路与原则

(一)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构建思路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思想教育、活动引导、规划指导、目标激励、制度规范等教育手段,初步引导高职新生生活定位、学习定心、心理定型、目标定向和人生定轨,激发他们的成长成才意识和教育主体作用,实现角色转变以昂扬向上、饱满热情的精神状态成功起步大学生活,进而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生入学教育在校、院两级层面展开,采取集中教育和分散教育、学校统一组织和学院自行开展、引导式教育与体验式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传统阵地与网络新阵地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报告会、研讨会、读书会、文艺表演、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主题班会、主题作品创作大赛等多种平台全面深化新生入学教育。校级学生工作部门负责新生入校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开展校级层面的大型教育活动,并指导二级学院开展入学教育。各二级学院根据学校顶层设计方案,组织学生参加校级层面的各项教育活动,结合自身情况设计和开展富有学院特点和专业特色的入学教育活动;同时,激发各类团学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各类团学组织、各班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教育活动。

(二)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构建原则

1.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首要原则,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和价值愿望,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在充分认识新生入学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切实抓住新生入学教育的良好契机,认真规划、扎实开展、分层推进,强化学校的整体部署和对二级学院的工作要求,确保新生入学教育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共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入学教育氛围。

2.坚持联系实际,铸牢学生的精神支柱

坚持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立足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专业特点和新生特点,增强新生入学教育的服务性和导向性,紧扣理想信念,浇筑学生的精神支柱。准确切入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想和信念。

3.坚持不断创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坚持不断创新的根本原则,积极推进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基础工作创新。工作理念上,尊重学生“教育主体”的地位,做到贴近学生思想、满足学生需求,营造学生们乐于参与的校园氛围;工作手段上,运用高职学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找准核心价值观与学生思想的交汇点、与学生利益的共鸣点,增强工作的有效性和感染力;基础工作上,区分教育类别和层次,推行分类分层教育,确保每一位学生的“教育获得感”。

三、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结合“三全育人”要求,将入学教育渗透学习生活

根据“三全育人”具体要求,从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的“十个育人方面”设计主题教育活动规划和方案。同时,结合新生入校伊始的规范化教育和情感贴近需求,将主题教育设计融入校园环境体验、特色文化体验、课堂教学体验、班团活动体验、职场氛围体验、双创初识体验、生活自理体验、志愿服务体验等入学的学习生活感知体验中,将课堂、宿舍、社团、工业中心、食堂、校内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志愿服务基地等都作为入学教育的实境课堂。

(二)拓展教育途径,浓郁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课堂内外、网上网下、不同平台载体的紧密结合,拓展教育途径,共同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布局,建设校院两级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時代感和导向性;强化重点,办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表彰大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全校性活动,促使每一位新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2];加强协同,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等校外资源,引导学生以座谈会、论坛讲座、主题班会、党团组织生活等形式,加强对革命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阐发;广泛动员,组织学生通过朗诵、舞蹈、歌曲、戏剧等文艺活动形式,展现我国改革发展伟大成就,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高职学子心中牢牢扎根。

(三)建设育人基地,大力推动社会实践

实践育人基地是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3]。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不仅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掌握专业理论,尤其需要在动态的实践教育过程中实现理实结合、手脑并用。通过政、校、企、行共同联合,高职院校大力发展校内外实践平台,与科技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城市社区、社会服务机构等单位,建立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志愿服务基地、勤工俭学基地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实现每个学院、每个专业、每个班级都有相对固定的基地;通过制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年度计划,要求学生利用校内的仪器设备、师资队伍、活动场所,参与实验、实习、设计等专业实践活动的同时,要求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毕业设计等结合起来,通过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育人载体,实现每一名学生每学期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2周,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社会调查,撰写一篇调查报告;鼓励新生入学后,抓住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要节庆日等契机,紧密围绕一个主题、集中一个时段,广泛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形成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景象。

(四)加强先进引领,强化榜样激励作用

在校园内设立革命英雄、著名科学家、杰出工匠、职业教育专家画像或雕塑,大力宣传他们立足岗位、爱岗敬业、报效国家的朴实情怀和感人事迹。在全校老师、已毕业学生和在校生学生中寻找可以传播放大正能量,激励广大学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典型,挖掘他们在追求梦想、就业创业、志愿服务等方面的经历,通过编写和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榜样激励作用,帮助高职新生树立自信、积极进取,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四、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具体内容

(一)以爱国主义为切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开展内涵丰富、类型多样的教育活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内容的宣传,组织学生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围绕国庆、建党、建军、“九一八”、国家公祭日、烈日纪念日等国家设立的纪念日,举办全校性大型活动,达到追忆历史、缅怀先烈、坚定理想、激发梦想的教育目标;紧扣党和国家成功举办十八大、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等国家喜事,因势利导地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讲座和展览,观看党史题材优秀影视作品、开展主题班会畅谈心得体会、谈感想等形式,引导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尤其是在新生军训过程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强化新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时代使命感,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军事素质和身体素质。

(二)以职业精神培育为目标,开展知校爱校教育

职业精神的培育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提高一样,是学生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结合学校的办学历史,针对新生开展校史校情和职业教育传承教育,凝聚学生,稳定思想,培养新生的爱校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创始人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学校百年职教办学历史,组织新生参观校史展览馆和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展览馆、学唱《中华职业学校校歌》、学习《黄炎培职业教育名言解读》,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黄炎培职教思想精髓,感受学校的文化底蕴,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组织新生深度学习劳动模范、杰出校友、先进工作者、优秀学子的典型事迹,观看《大国工匠》专题片,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职业理想,激励学生成长为具有良好职业精神和道德素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以专业认知为核心,开展学业规划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引导新生进行自我规划和定位,制定学业总目标、学期目标和阶段目标,以目标激励学生发奋学习,促使学生将考试、考级、考证、专转本、第二学历教育、竞赛作为促进学业的重要抓手,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有效性,督促学生认真落实各阶段目标。要开展专业认知教育,以某专业是什么、学什么、怎么学,毕业后干什么等问题为切入点,用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介绍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前景、师资状况、实训设施及学习方法,促使新生把握行业最新需求和专业最新趋势,增强专业归属感、专业学习信心和专业认同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四)以遵规守纪为根本,开展法规校规教育

法规校规是大学生必须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教育学生遵循国家法律制度和规章制度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环节。通过讲座的形式,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学籍管理、校规校纪、图书借阅等问题给予专项指导。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手册》,促使新生熟悉学校的行为准则、请假办法、考试纪律、公寓管理、奖助申请、违纪处理、综合素质测评等方面的制度,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组织大型法制安全讲座,围绕校园法制安全典型案例,开展各类活动对学生进行人身、财产、交通、集体活动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尤其针对目前突出的“校园贷”现象,大力开展防诈骗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校园贷,在学生中大力普及金融信贷和网络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学生诚信守法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妥善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

(五)以适应能力提升为要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新生适应能力、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通过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心理主题班会、心理电影赏析等途径,针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功能、人际关系、自我认知、情绪情感、生命健康等专题,引导新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新生养成良好的基础文明行为,提高心理素养。另一方面做好新生心理普查和危机排查,通过有效的沟通,对存在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同时,帮助新生熟悉与他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室、公寓、图书馆、食堂、医院、商店、银行等场所及校园周边环境,了解校园生活常识和有关场所的管理规定,指导他们使用学习和生活设施,向他们提供住宿、饮食、休闲、出行及就医等方面的信息,通过文明修身宣传活动、文明督察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督促新生自觉遵守大学生文明公约,从一入学就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参 考 文 献

[1]董欣.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需求性调查与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6(8):78-81.

[2]陈冲,楊延圣.“中国梦”引领下的中国特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8):31-32.

[3]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Z].思政[2012]1号,2012-01-10.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