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阈下的高考命题分析

2019-01-17 02:06许家盘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许家盘

【摘 要】本文以 2019 年的高考试题为例分析核心素养视阈下的高考命题情况,认为高考命题呈现突出时代主题,涵养家国情怀;凸显育人功能,检测关键能力;关注全面发展,重视核心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开阔学科视野等特点,根据新高考命题特点与趋势,提出一线教师应该重视日常教育教学的改革,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考命题 核心素养 时代主题 家国情怀 学科视野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9B-0155-03

2014 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我国各大中小学校要从学生特点、学校实际情况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出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在各学段建立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并在日常的教育及学科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016 年,由中国教育部主导研究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指出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框架包含 3 大方面、6 个素养、18 个基本点。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及新课标的修订,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进一步深化,高考试题将选拔功能、育人功能、导向功能、牵引功能及学科知识思想与价值进行完美融合。笔者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分析 2019 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发现 2019 年的高考试题有如下几大特征。

一、突出时代主题,涵养家国情怀

与时俱进、关注时代精神与主题是 2019 年高考试题的一大特色。时下正值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改革开放 40 周年、“五四运动”爆发 100 周年,“一带一路”建设高歌猛进,全国上下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地展开,惠及民生政策持续实施,国内外高度关注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等,“一带一路”“扶贫攻坚”“劳动”“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等成为当今时代的关键词。

全国 I 卷文科综合第 19 题引入 2019 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让考生理解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全国 II 卷文科综合第 39 题介绍了我国在近几年党和国家领导下“脱贫攻坚战”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原因;天津卷文科综合第 3 题呈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令世界惊叹的减贫成绩单;江苏卷文科综合第 4 题等也涉及扶贫、脱贫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脱贫攻坚战知识的理解,“明确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精准扶贫等原则在脱贫攻坚战中所发挥的作用”,使考生更全面地理解党和国家的脱贫攻坚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是永不“褪色”的时代话题,全国卷 III 文科综合第 6 题从地理的角度考查了西伯利亚地区气候所带来的影响;第 18 题介绍我国已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贡献与角色;北京卷文科综合的第 41 题,江苏地理卷的第 30 题和政治卷的第 31 题,英语学科天津卷和浙江卷阅读理解的 C 篇以及江苏卷的完形填空均涉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让环保意识深植于考生内心。

涵养家国情怀、展示中国力量是 2019 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鲜明特点。“社会责任”“国家认同”与“国际理解”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表现为自尊自律、孝亲敬长、热心奉献、团结互助、明辨是非,崇尚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等;增强国家认同感需要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具有文化自信,了解党和国家的历史与光荣传统,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理想与行动。2019 年高考中,“爱国主义”、中国发展历程、中国科技发展、经济进步等成为热门设题点。

千百年来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自古以来的奋斗史书写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风采。2019 年语文学科的试题内容既体现着学科固有的特点,又巧妙地将爱国主义、家国情怀以“接地气”的形式,即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方式展现在试题中。全国 II 卷的作文试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向学生展现了从 191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到 2049 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时空,要求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设身处地体验五四运动演讲、新中国成立游行、改革开放开学典礼、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以及新中国成立 100 周年给“百年中国功勋人物”写慰问信等活动,引导他们思考未来,鼓励考生强化家国意识,“勇挑担当、勇克难关、勇斗风险、勇立时代潮流,争做时代先锋,将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发展融为一体”。天津卷的语文作文题要求考生阅读爱国人士方志敏、陶行知、黄大年的名言材料表达个人的思考与感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感受理想信念对奋斗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几代人的艰苦卓绝与不懈奋斗,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取得令世界惊叹的进步,中国某些科技领先国际水平。全国卷 II 语文科现代文阅读介绍了令国人引以为傲的港珠澳大桥,呈现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和岛隧工程智能建造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高铁发展迅速,技术先进,全国卷 II 数学科介绍高铁站点知识;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出现在全国卷I理科综合的选题中;天津卷理科综合的第1题和全国卷 II 理科综合第 14 题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载体展现中国航天技術的跨越式发展,增强考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深化家国情怀与国家认同感。

二、凸显育人功能,检测关键能力

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中之重,教育部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机构及学校要推动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体系,有效促进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要做到融合共生。高考试题既要体现学科特点,又要凸显其育人功能;既要考查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也要涵盖学科素养与核心价值;既要有选拔与甄别功能,也要有利于引导高中的学生教育与学科教学。试题要充分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听、说、读、写四项关键技能是 2019 年高考英语试题考查的核心,要求考生具备学习、思辨和交际的学科素养,所选择的语篇内容难度适中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思维品质培养、和谐人际交往以及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理念融入语言能力的考查当中”。全国 II 卷英语学科的 B 篇阅读理解介绍志愿者工作的经历,阐述了志愿者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完形填空以助人找回宠物狗为话题,体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全国 III 卷英语学科的短文填空介绍了网络课堂上师生关系的构建。在语篇内容的选择上,自然与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关注,全国 I 卷“七选五”短文填空讲述了新鲜空气的重要性;北京卷语法填空 B 篇介绍了“Earth Day”、阅读理解 D 篇分析了 21 世纪末海洋将变得更绿更蓝及原因;江苏卷的完形填空阐述了面对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科学家们采取积极保护措施等,语篇内容引导考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强化环保与生态意识。

文科综合试题从整体性的角度,既注重考查考生对主干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又考查考生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整合学科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学科知识认识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国 I 卷文科综合第 38 题列举了中国 2018 年 11 月以来扩大贸易进口的现象,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进一步扩大进口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试题接近当前中国经济现实,引导考生整合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理解国家发展战略、提出自己见解,以提升考生的思维品质。全国 II 卷第 36 题通过提供云南宾川县地图,包含地形、气候等信息,也包括当地历史发展等人文地理,要求考生提出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可采取的措施,引导考生从学科出发、从实际及时代出发进行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全国 III 卷历史学科的第 40 题介绍中国汉代的国家管理体制与罗马帝国的国家治理方式,要求考生对两种治理方式进行比较,着重强调察举制、忠义孝悌等伦理规范、求同存异观念等在国家统一中的重要意义,引导考生运用思辨思维分析史实,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认同感,增强考生的民族自信心与国家自豪感。

在理科综合试题中,命题体现注重基础,强调主干,淡化解题技巧的特点,突出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情境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如全国I卷理科综合第 25 题要求考生对两个多次碰撞的物体和阶段运动建立图像,引导考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显示问题、解决情境问题,考查学以致用的关键能力。

三、关注全面发展,重视核心素养

2018 年的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2019 年高考各学科结合学科特点,“在学科考查中体现五育要求”,各学科从“五育”的角度对试题及内容进行设计,“五育”并举,遵循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并引导他们身体力行。

我国高铁的发展、“嫦娥四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脱贫攻坚战、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出现在不同学科的试题当中,在考查学科知识的同时也渗透着思想教育,注重对考生德育的引导与渗透。

“劳动”是 2019 年高考各学科试题的热门词语,劳动教育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全国I卷语文作文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为主题写演讲稿,引发学生思考劳动的价值,歌颂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全国 I 卷文科数学卷的第 17 题倡导高质量的劳动成果;全国 III 卷文、理数学卷的第 16 题呈现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关注劳动。全国 I 卷英语学科 A 篇阅读理解介绍了暑假劳动的公告;全国 II 卷的语法填空介绍一位 90 多岁英国奶奶每个周坚持积极工作 40 多个小时的事例,宣传劳动使人快乐的精神;北京卷书面表达的第二篇要求考生根据“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写一篇英语周记,引导考生认识劳动对人生的价值所在。在理科综合试卷中也融入了劳动教育的元素,全国 I 卷理科综合第 33 题的第 2 小题要求考生分析热等静压设备的气体变化过程来建立物理模型,并应用气体定律来解决相关问题;全国 III 卷理科综合的第 29 题的生物学科考题中,以对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探索素材,引导考生明白劳动实践需要科学的指导,树立科学的劳动观。

2019 年的试题重视学科知识与美学知识的融合,展示学科之美。全国 I 卷数学科文、理卷的第 4 题以“断臂维纳斯”为背景素材,呈现人体黄金分割之美,将美的素养融入学科考查中。陶冶美的情操是语文学科命题的关注点之一,北京卷语文学科的现代文阅读《北京的“大”与“深”》带领考生游览历史名城,感受城市的历史感与生命力,将体验与理性思考融合一体;全国 III 卷的古诗欣赏中,节选了刘禹锡的《插田歌》,勾勒田间劳作美景。

健康是順利学习、工作和幸福生活的“本钱”,体育运动是健康的基础,“体育运动”也是多年来受高考命题专家的特别青睐。全国 I 卷英语试题的“七选五”短文填空篇章:“Is fresh air really good for you?”介绍新鲜空气和接近大自然对健康的益处,短文改错则介绍作者喜欢足球运动的原因;全国 II 卷的书面表达要求考生以校排球队队长的身份给队员们安排近期活动。全国 II 卷理科综合第 18 小题介绍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身体的姿态对比赛结果的影响,引导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同时习得运动常识。江苏卷政治试题第 27 小题介绍了近几年受大家欢迎的几种体育旅游项目的益处与注意事项,提醒大家一切从实际出发,理性评估自身身体状况,引导考生理性而科学地运动。这些相关试题在考查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也关注了健康意识和健康运动的理念。

四、理论联系实际,开阔学科视野

“学会学习”“创新实践”“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与现实生活中,力争勇于创新、敢于质疑,开阔视野,用科学的精神探索现实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高考试题应力求考查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关联,以学生的经验为背景,同时也尽量做到立足学科知识背景,考查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学科素养与拓宽学科视野。

语文学科命题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考查要求,即试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型”的要求。全国卷主要从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语言运用及写作等四个方面设置题目,其导向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素养、表达素养及语文的关键能力,试题注重情境设计,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全国 III 卷的第 21 小题以 4 月份刚刚结束的布达佩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选手取得的成绩为背景,要求考生对新闻报道进行压缩概括,热点素材既贴近生活,又能拓展学科视野和考查关键能力。全国 III 卷的作文素材把考生的思绪带回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面对最后一节课,老师心情掺杂着不舍与期待,这是学校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考查语言表达的同时也丰富着学生的情感底蕴。

2019 年的高考数学试题注重设置真实情境,关注生活实际,同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强调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思维与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全国 I 卷理科数学卷第 6 小题引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周易》中的算“卦”来考查排列组合知识,让考生了解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全国 III 卷理科数学第 3 小题以大家所熟悉的“四大名著”的阅读为背景考查数据比例,情境贴近生活;全国 III 卷第 17 小题以离子在体内残留程度为内容,反映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是这几年来理科综合试题的命题趋势,2019 年在理科试题设置上这一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全国 I 卷理综卷第 18 小题以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为背景,考查时间与起跳高度之间的关系,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能通过物理学科更好地研究和认识体育运动规律。全国 I 卷第 30 小题以人体的日常排尿为内容,考查人的神经调节,第 31 小题旨在考查为果园中两种果树除害虫的方法选择及原因,在传达实践需要科学理论指导理念的同时,考查学生研究和探索实践的能力。化学学科的很多试题以最新学术论文、科学期刊等文献为素材背景,设置旨在考查学生学科主干知识、测评学科关键能力、评价科学价值理念与科学态度,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如全国 I 卷理科综合第 13 小题以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新型合成氨生物燃料电池为素材,设置科学研究与运用的情境,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文科综合与现實生活的关联尤为紧密。政治学科历来着重与时政关联,与当前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关联,如全国I卷文科综合第 13 小题以企业就同一产品对新老顾客提供不同的价格为背景,让考生对价格策略原因进行分析,解释社会经济现象;全国 II 卷的第 20~21 小题以 2018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为材料,考查学生对乡村建设意义的理解,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开阔有关乡村振兴知识的视野。历史学科也不乏与当今生活相联系的例子,全国 II 卷文科综合第 40 小题的材料引用了国家领导人的 2019 年新年贺词,“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邮车司机……”等词高频率出现在现实生活中,要求考生对材料中的事例诠释民族精神、爱岗敬业、历史主体的含义。“地理学科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试题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学科主干内容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考生真懂会用,学以致用。”天津卷文科综合地理学科的第 10 小题以当下盛行“微信朋友圈”为切入口,介绍小明将拍摄日出的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并收到父母的回复,考查时区与地理位置的关系,考查学科知识的同时,消除考生对试题的陌生感。

在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习得与提升成为教育界持续关注的焦点。通过对 2019 年高考试题特点与命题趋势的透析,我们明白在今后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应着眼于适应学生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的形成与关键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不仅学习与掌握学科主干知识,还要融入当今时代主题、开阔学科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凸显学科育人功能,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为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培养“心地刚正、头脑聪慧、思想自由、人格完整”高素质人才与新时代国人。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2]栾源清.浅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6(10)

[3]柯 进.高考作文题背后的语文教改新走向[N].中国教育报,2019-06-08

[4]王家源.凸显育人功能 考查关键能力[N].中国教育报,2019-06-09

[5]焦以璇.加强全面考查 重视学科素养[N].中国教育报,2019-06-09

[6]刘博智.强调数学运用 考查关键能力[N].中国教育报,2019-06-08

[7]焦以璇.理论联系实际 开阔科学视野[N].中国教育报,2019-06-09

[8]孙志辉.新高考背景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认识与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19(12)

【作者简介】许家盘,硕士,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教师,城区教研室兼职教研员,一级教师,从事学科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德育等研究。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