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现状分析

2019-01-15 04:23张冰华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状

张冰华

摘要:为了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选择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期望通过引进优秀的国外教学资源,弥补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的不足,或者借鉴先进国家职业教学的经验,培育出适合我國需要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为院校面向国际、学生面向世界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的现状,并且从办学模式、专业设置、招生情况、师资情况这四个方面展开了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国际合作办学   现状

一、办学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采用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2+1”培养模式

“2+1”培养模式是指学生按照合作办学要求完成对应项目课程教学后,获得一定数量的学分,待该学分自动转入留学院校,学生继续读满剩余学分,就可以获得留学院校办的毕业证书。这里面的“1”不一定是指一年,国外大部分的院校是以学分制来计算的,即学生修满毕业学分后,就可以毕业,有的学生可能用半年的时间就能够修满学分,也有的学生可能由于语言障碍或者其他难以克服的困难,导致1年或者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拿不满学分,达不到毕业条件,就有可能拿不到毕业证书。因此,有计划留学的学生必须保证能够过语言关,该模式是职业院校合作办学普遍采用的模式。

2.“2+1+2”的专本连读后续培养模式

这种培养模式是最适合学生的,在国内念高职的学生,有的是因为志愿没有报好,所以没能进入本科院校,还有的学生因为学习不好才来到专科学校,大部分学生属于后者,所以本科学历对他们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2+1+2”的专本连读后续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国内完成两年的专科教育,然后按照自身的情况选择国外大学完成本科课程。在这种模式下,学习压力是一定有的,而高职学生最大的短板就是学习,尤其是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国外教育属于导师引领制,导师在讲授完一个学习项目后,更多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时间翻阅资料,以及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这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压力很大,所以这种模式最受欢迎,但也最让学生不知所措,学生一旦接受这种培养模式,就必须下足功夫,苦心钻研,完成学习任务,才能拿到毕业证书。

3.短期研修模式

短期研修模式是目前社会上比较常见的模式,但是在职业院校很少见,因为研修时间短,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真正学到东西,它只能从视野上开阔学生的认知层面,让学生感受到国际文化和学习氛围,对学生来说意义不大,而且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

二、专业设置

国际合作办学专业设置的前提是双方都有比较成熟的专业,都有自己的培养模式,能够输出优秀的学生资源。基于专业一致,所以双方更容易互认课程学分。而对于学生来说,在国内学校的学习,能让他们掌握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为在国外继续研修深造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三、招生情况

高职院校合作办学项目招收学生的目标定位很明确,即没有考上本科院校但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的学生。这里面可能会出现一个矛盾现象,就是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可能会优先考虑直接将学生送到国外读语言预科,然后再申请本科学校继续深造。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家长不信任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项目,总觉得距离太远,学生脱离了自己的掌控范围,一旦遇到事情,家长不能第一时间解决,所以如果没有可以足够吸引学生的专业,那么合作办学项目的招生情况不会很乐观。

四、师资情况

合作办学对师资的要求极其严格,由于缺乏完善的师资引进制度,所以外籍教师的质量参差不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作办学效果。同时,合作办学项目对国内授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教师必须具备留学经验,并且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和实践指导经验,这在很大程度上让部分教师望而却步。

结合目前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情况,如果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想进行合作办学,一定要克服以上提到的困难。与此同时,创设好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开启国际合作办学的开始,只有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吸引学生,为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迎春.国内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发展方式与途径[J].企业导报,2013,(2).

[2]施余兵.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及其完善[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3).

※本文系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教研课题项目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质量保障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nccjy201816。

(作者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现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