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有效思维课堂构建的实施策略

2019-01-14 12:44张玉菊
学生之友 2019年10期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学习方式

张玉菊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所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教学效率的突破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学得更好,学得更轻松,学会的更多。笔者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针对生物学科特点,改进教学措施,创新教学设计,让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产生更大的学习效益,使教学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学习方式

目前高中生物教材的使用,普遍遇到同样的矛盾:教材的知识容量大幅度增加,课时总数却非常有限。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出路只能寄托于改变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以高效的课堂教学达到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新要求。显然,教学若只停留在关注传授知识的结果上,不考虑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方法和效率对其自身学习的长远影响,是会事倍功半的。如何使单调、枯燥、抽象的高中生物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变得丰富、生动、有吸引力、易于理解,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是值得每一位生物教师深思并付诸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确立“尊重学生、面向全体”的教育思想

(一)保护学生的创造性。

并非教师讲的多,学生就会的多,有时候教师讲的太多,占用了太多的课堂时间反而压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造性,时间长了,学生就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变得非常依赖教师的现成的套路,失去了灵气。有效的甚至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引领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去探究知识的奥秘,既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要想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教师不但自己要珍惜授课的实机,更要通过自己对课堂教学的重视和精心设计,引导学生珍惜课堂学习时机。托兰斯研究表明,创造性的学生会因教师不能理解,不能支持他们的思想而选择隐藏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会对他们的创造性造成了严重的阻滞作用。罗杰斯也曾指出,心理的安全与自由是创造的两个基本条件,有高度创造性的偏离常规的思想常常会因为“不合群”而受到压制。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保护学生的积极意识,让学生能够保持一种愈挫愈奋的学习热情,对学生提出的异议要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敢于质疑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

1、吸引学生加入到课堂探究可以通过积极评价来实现。

如果学生非常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却从不给与正面的评价,学生的存在感会备受打击,这样的情况不用多,只要有两次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明顯下降,这会造成课堂教学效果的极大损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表现要给与及时的、合理的、积极的评价。当学生表现好时,教师要毫不吝啬的去称赞他(她)。当学生回答不准确,表现不尽如人意时,教师更应该给与恰当的引导,给其修正和补充的机会。对于评价的语言,要谨慎,要斟酌,不能用简单的对错进行衡量。针对不同学生的回答应该用具体的、有引导性的、有点拨性的话语进行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扎实掌握知识点本身的特征,随机应变。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评价机会也有限 ,因此,可以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一个赞许的,鼓励的眼神或者是手势,都会使学生感觉到被肯定的快乐,从而乐意学习,乐意参与。教师要用和蔼的态度和亲切、肯定的语言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或退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期望,从而坚定学习的信心,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预防厌学、弃学心理的滋生。这里需要强调,为了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和为了获取学生的尊重而故意去讨好学生是不可取的,会降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有的时候,教师要吊着学生的胃口,针对那些不爱回答问题,或者讨论不积极的学生要有一些诱导策略。

2、问题预设要根据学生情况量身定做。

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不同,参与的形式也不同,有些孩子性格内敛,不爱张扬,表面看没有积极参与教学,实际上这样的孩子往往听课特别认真,内心是有强烈的参与愿望的,只是羞于表达。教师一旦发现他们有表现的欲望,要马上给与机会,让他们大胆的尝试,尝到甜头,慢慢的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积极,越来越自信。另外,学生能力确实参差不齐时,问题设置不宜过难,可以将问题设置得低起点,高落点,层层递进。

案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中信号方式是如何转变的”这个问题就不能一下子抛给学生,可以分层设置成问题串:“兴奋在单个神经元上是如何传递的”——“突触的结构是怎样的”——“兴奋沿突触是如何传递的”——“兴奋沿突触传递的信号转变是怎样的”。像这样,不同层次的问题针对不同水平的同学,每个同学就都有了发挥的余地,不会因为被冷落而减少兴趣。反而在长期的训练中,每个学生都会越来越想去回答更高层次的问题,这样不但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参与质量。

(三)教师放下身段,给学生挑错的机会。

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感到心理的安全与自由,才能积极主动、认真细致地观察思考,学生群体才会有群情激动、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学生的创造欲望才能得到激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教学氛围,为了鼓励学生不害怕说错,而是愈挫愈奋,教师要正视自己的失误和不足,大方坦荡的承认和改正自己的错误,也要虚心的接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会在高效课堂中收获颇丰,正所谓教学相长。甚至有时教师要故意犯一些“错误”,给学生“挑毛拣刺”的机会,这会大大提升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存在感和成就感,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这也权当是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出的一点牺牲吧。

二、提高教学效率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当人们对某个问题有了兴趣,那问题就会象磁石一样吸引他,自觉不自觉的、随时随地引起他的注意和思考,甚至会使他忘记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痛苦,以百倍的勤奋、百折不挠的精神去研究它,以达到深入的理解。也就意味着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部分。

在生物课堂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结合不同的知识点本身的特点,以教材为基础,结合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如挂图、实物,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PPT、希沃白板等多媒体手段,让课堂教学生动而富有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例如,笔者曾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过以下环节的设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中“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课堂导入可联系生活实际设计这样的生活情景:桌面上提供3种材料:塑料纸、弹力布、普通纸。提问“若要用这三种材料来模拟细胞膜,选择哪种材料较好?请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回忆相关的生活常识,再联系将要学习的内容不难选择:弹力布。阐明理由便是:有弹力(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且透气(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教师总结引导:弹力布虽让有弹力还透气,但是由于其没有生物活性,与真正的的细胞膜的结构相差还很远,那么真正的细胞膜的结构又是如何的呢?下面我们就沿着科学家的研究足迹来一起了解。像这样将知识内容以生活实例为载体引入课堂,会讓学生极易接受,而且会显得很自然,毫不违和。

三、确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实施,要求教师课前精心组织并进行合理有效的问题预设,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自学并尝试回答问题,等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有关知识后,教师实施教学。运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例如,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课,学习目标之一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提倡在上课前就把导学案发给学生,那样学生的思维就固定化了,而是在上课初下发,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形成知识框架,然后每组派代表说明,展示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要求学生说清楚学习的内容,理明思路,阐明相应的结论。教师在学生展示说明的过程中,不要急于纠正出现的错误,不要随意打断他们的论述,给其足够的空间展示出其个性化的学习成果。鼓励其他同学补充不足,提出异议,再讨论,再解决,往往这个过程非常出彩,也是学生收获最多的一个环节。比如这时有同学会提出“能否用35S或者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为什么沉淀物中也有一定的放射性?”、“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为什么上清液也有一定的放射性?”等问题。教师也可提出之前预设的想让学生深化探究的问题,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为什么”当问题提出以后,教师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不能代替学生回答。最后再师生统一定论。

四、让学生在课堂里体会到学有所用的成就感

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可以通过编制检测题目来检验,重点检测学生在生物学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要具有一定的难度梯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题目,教师给出参考答案,学生自己进行评估和反馈,课上课下的及时检测,也恰恰是检测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是否高效的最好手段。通过检测,除了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也有助于师生及时的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步骤。

(一)当堂检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知识和能力,课堂上怎样才知道学了知识有没有用?这就需要及时进行检测。出示达标思考题应做到多样化,可以是问答题,也可以是判断、选择题。

(二)课后探究。事实上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眼前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理念,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可将课上的问题进行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课下继续探究。

例如,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课堂教学中,会提到兴奋性的神经递质若不能及时的分解可能会造成突触后膜持续兴奋,导致肌肉痉挛甚至损伤,“那么神经递质的作用机理在兴奋剂以及镇静剂研究中有哪些具体应用呢?”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布置给学生课后通过查阅资料等手段继续探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燕.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研究策略[J].高考,2019(30):173.

[2]李岩,孙靖棣.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科幻画报,2019(07):149-150.

[3]黄剑威.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创新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9(27):170.

猜你喜欢
激发学习兴趣学习方式
浅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