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明
摘 要:在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问题意识的培养。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关键阶段。当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后,会主动进行探究、思考数学问题,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成为创新型人才。所以,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应该被更多人所重视。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方式
问题意识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保持怀疑、批判的态度,在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将焦虑状态转化为积极思考的动力,并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思维。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有了问题,学生会去探索,能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行分析、思考、总结相应的数学知识点,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对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学习的重要因素。学生会在兴趣的引导下,去未知的问题进行思考,去主动去理解和探究知识。而情境创设是一种生动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利用问题情境,让学生问题情境中,引起学生的注意,发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想象。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这节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数的含义,教师就利用问题情境,为学生开展本节课的教学。在数学学习中,教师首先要注重问题设计的时机,尽量在学生产生疑惑的时候进行提问,让学生产生疑问,然后进行启发引导,将正确的方向指引给学生,让学生思考。如,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一次比赛中,两位学生都获得第一名,但是,只有一个苹果可以奖励,该怎样分才能确保公平?”由于这种问题贴合学生实际,学生会非常容易的回答上来。接着,教师继续引导“1可以表示一个整体。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可以每个人分半个苹果。这半个苹果用什么数字表示?”学生一时无法说出答案,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对呀,半块苹果该用什么数字表示?”为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带动学生对分数学习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强,从整数直接到分数的领域,为下面的学习打造基础,尤其是新授课时采用这样的办法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二、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质疑习惯
在问题意识的培养中,质疑是重要的方式。质疑是对已有知识提出自己的理解、保持怀疑的态度,学生具备质疑精神,可以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还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只有经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才会主动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相比较直接将知识讲解给学生来说,不如交给学生问题质疑的方法。所以,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就将质疑方法讲解给学生,让学生理解。如,在学习“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这部分数学内容的时候,可以从结论中质疑。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这一结论的时候,思考,为什么要用‘只字,少了这个字可以吗?能不能换成别的字?换完之后,是不是相同的意思?”或者,在学习“分数的意义”这部分数学内容的时候,可以从数学关键词进行质疑。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单位‘1的‘1要加引号?要是去掉引号,会变成什么意思?能去掉吗?”鼓励学生质疑,将质疑方法讲解给学生,能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自主评价反思,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开展课堂评价,让学生在评价反思中,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从而积极探究其中的原理,实现有效改正。并且,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用鼓励的话语,能够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喜悦。所以,教师要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评价学生,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还要让学生在评价反思中,对自己学习的成果进行反思,从而完善自己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回答的问题正确并高效,教师就要积极表扬,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或者,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教師没有讲解的知识点,也可以将这些内容告知给教师,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当然,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时效性,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实际为基础,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数学内容包罗万象,知识点层出不穷,数学问题也会随之而来。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需要教师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为方向,通过开展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以及自主评价反思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与方法[J].中国教育学刊,2001(3):42-44.
[2]王真东.关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1(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