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国林
[摘 要]新课程下如何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对农村初中历史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要把握好这次机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快速从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自觉转换,塑造自己的新角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下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34-0062-03
随着历史新课程的深层推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已被渗透到了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重视培育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在这种情况下,历史学科亦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而要实现这些核心素养,关键还在于历史教师,在于课程改革实施主体的历史教师如何由旧角色嬗变为新角色。毫无疑问,历史教师无法回避历史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压力和冲击。而基于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现实处境以及他们对历史核心素养不能充分理解、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学术素养较为薄弱等原因,还有农村初中学生与城市初中学生在接受能力、文化基础、教育资源、成长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历史课程改革冲击最大者莫过于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而从传统角色束缚中解放出来并重塑自己新的角色最难者也莫过于农村初中历史教师。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无论如何,农村历史教师还需快速转变自己的角色,以更好地适应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历史课程教学。笔者长期在农村初级中学任教,有感于角色转换的困惑与艰难,故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就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如何转换角色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还请同行指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的角色做了如此界定:“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教师的教育理念更加现代化,历史课程内容更加综合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个性化,而且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加突出学术性与研究性等特点,所以传统历史教师的角色已经很难满足新课改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歷史教师应该转换自己的角色,迎接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笔者认为,作为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角色转换。
一、由“旁观者”向“参与者”转换
核心素养下的历史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但教师对于“参与者”角色的理解和认识往往存在有意无意的“偏差”现象,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学生互动多而师生互动少。有些教师,特别是某些农村初中历史教师错误地认为“参与”就是“参加”,只要人到场就是参与了,也错误地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愿组合”“自我反思”,而自己甘愿当“听众”和“观众”,成为“旁观者”或者“主持人”。如此,教师轻松自得,类似局外人,课堂上表面热热闹闹,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而又有一些教师犹如旧瓶装新酒,打着核心素养的“幌子”将课堂搞得“高大上”,但实际上完全不符合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需要,完全“不接地气”。笔者曾听过某位老师的一节观摩课,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讨论“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总结时让小组学生代表谈了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只是蜻蜓点水式地进行了点评,并用套话空话鼓励了学生,但在整个学生讨论期间少见教师的踪影,在点评时也未见教师对学生暴露出的不足和存在的偏激性结论提出中肯的建议和引导。如此扮演“参与者”的角色,完全是对新课改“参与者”的误解。
新课程虽然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但在教学中教师不能“隐身”,忽略自身的主导性。“看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是教师主导性的缺失。教师应是‘特殊的参与者,是平等参与者中的首席,如果教师把自己当成‘普通参与者,就会造成教师角色的‘错位;如果教师把自己当成‘主持人或‘观众,就会造成教师角色的‘缺位。”[2]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可能凭空形成,也不可能靠教师的灌输形成,更不能离开教师的引导、合作而由学生自主形成,所以教师应将“参与者”的角色落到实处,在问题中引导学生,给学生答疑解惑;寓指导于参与之中,实现教学相长。只有这样,学生的自主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才能真正实现由“旁观者”向“参与者”角色的转换。
二、由“授鱼者”向“授渔者”转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古人这句名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引入到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则“鱼”寓意知识,“渔”一般指获取知识的方法。古人又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享用一生。”“授鱼”是教学最基本、最原始的目标;“授渔”则是核心素养下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一个称职的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享用终身的学习方法与能力。今后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学了知识不会应用的人。而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由于教育基础薄弱、教学理念落后、专业素养不足等原因,有时候扮演的是“授鱼者”而非“授渔者”。故在新课程下要实现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的角色则需要由“授鱼者”向“授渔者”转换。
顾明远教授认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课程内容及实施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3]故笔者认为,作为农村教师要实现从“授鱼者”向“授渔者”的角色转换,首先,要帮助学生在“学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会学”知识的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获得了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还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尽可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创造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已学间接知识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4]。在创造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的意识、能力与习惯,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最后,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历史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由“灌输者”向“启发者”转换
传统历史教师为了迎合应试教育,课堂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而学生的主要任务则是“听”。具体到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则主要是由学生念教材,死记硬背“标准答案”。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重结论轻过程,教师扮演了歷史知识和结论的“灌输者”角色,既无助于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亦不能发展学生分析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造成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既不符合新课程的宗旨,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如《学会生存》一书所论,未来教师应该“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而培育核心素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具有独立思维能力、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及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所以历史教师的角色应该由“灌输者”向“启发者”转换。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启发式”教学的范例,《论语·雍也》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为政》又言“学而不思则罔”,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懂得步步设疑,举一反三,适时抛砖引玉,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独立思考,启发学生自己探索未知的领域。如在教授“评价隋炀帝”这一问题时,笔者启发学生思考下面三个问题:“你对隋炀帝如何评价,为什么?”“如果你穿越到古代,又会对隋炀帝如何评价?”“二者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的三个问题,引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首先让学生从今人角度对所谓“暴君”隋炀帝进行评价,再引导学生站在古人的角度上去评价隋炀帝,并分析产生这种认识差别的原因,让学生明白随着时代的变迁,对同一历史现象、同一历史问题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认识,进而认识到不同的价值观会对认识产生不同的影响。
四、由“教书者”向“研学者”转换
在传统观念中,教师就是“教书者”,这种观念在农村更加深入人心。许多农村中学教师在潜移默化中认为自己就是“教书者”的角色,只要按照教材、教师参考书、标准答案去教即可,懒得去学习教材外的知识和钻研“为何要如此教”或“如何教会更好”等问题,但在当今信息极度发达、知识更新爆炸的时代,只教不研则浅,只研不教则空,如果还抱着“一本教材走遍天下”的落后观念,固守旧有“教书匠”的角色,势必和历史新课程对教师期待的角色背道而驰。虽然新课程历史教材比以往教材简单明了,但全面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更强,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更加注重史料佐证与历史解释,这就需要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发生相应的变化,及时不间断地给自己“充电”,所以说“‘做一辈子的老师必须‘一辈子学做老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5]。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6]但相对于城市中学历史教师而言,农村历史教师受限于种种条件而导致教学研究意识不强,在他们心目中只需完成教学任务即可,而研究则是专家的事。在此种情况下,许多教师只扮演了“技术操作工”“知识搬运工”的角色,乐趣无从谈起,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而“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搬运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7],所以笔者认为,农村历史教师要力所能及研究历史教育的目标、历史学科的评价以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别要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而研究总结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存其优去其劣,探索出既能适应新课程要求,又能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方法,而不是盲目跟风,华而不实,徒有形式。也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由“教书者”向“研学者”的角色转换,才能享受教学的乐趣,走向学研相结合的幸福道路。
五、由“阐述者”向“开发者”转换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是既定教材机械的“阐述者”与“传递者”,犹如课程与学生之间“传声筒”。教师被动地授课,学生被动地学习,此种教与学的方式,既不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鼓励教师充分挖掘、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在此背景下,历史教师既要阐述、传递好课程内容,而且要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结合学校、学生、自身的现实情况,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以丰富、支撑历史教学。
历史课程拥有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而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鉴于农村初中学校馆藏文献资料、期刊论文、学术著作等相对缺乏,而网络教学技术欠落后等因素,笔者认为,农村历史教师宜用“就近取材”的方式,充分利用好乡土文化资源,将本土历史文化、历史名人以及文化遗迹等渗透到教学实践中,组织团队开发整合顺应新课程、适合本校学生且易于学习的校本历史乡土教材。例如,笔者在讲授“中华文明的起源”时,列举了伏羲的诞生地——天水、天水秦州区著名的伏羲庙、天水秦安县陇城镇的女娲祠以及具有八千年文明的“大地湾文化”等乡土资源;讲到汉武帝开拓疆土时,列举了秦安籍名将“飞将”军李广;讲到唐代文明时,列举了出生在学校附近包权村的名相及著名文学家权德舆……此类案例,不胜枚举。“爱国之道,始自爱乡”,通过这些具有可亲性的乡土文化资源,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更重要的是使教师完成了由机械的“阐述者”向“开发者”角色的转换。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对农村初中历史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要把握好机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客观困难,从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自觉从“旁观者”“授鱼者”“灌输者”“教书者”“阐述者”的角色向“引导者”“授渔者”“启发者”“研学者”“开发者”的角色转换,塑造自己的新角色。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在教与学中不断升华自己,实现教学相长,同时引导学生和谐发展,真正实现新课程下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 注 释 ]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8.
[2] 朱煜.新课程与历史教师角色的转换[J].历史教学,2002(9):44-48.
[3] 顾明远.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原动力[J].人民教育,2015(13):17-18.
[4] 韦冬余.让学生学会创造知识:教学目标新取向[J].现代教育科学,2012(3):119-121.
[5] 李瑾瑜.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132.
[6]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94.
[7] 朱煜.新课程与历史教师角色的转换[J].历史教学,2002(9):44-48.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