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8-12-27 11:28祁倩倩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有效运用情境创设小学数学

祁倩倩

摘 要:情境创设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可以将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更为直观生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很大帮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针对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特点,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为学生创设有数学味的、真实的、思维性的教学情境,同时还要注重“去情境”这个环节,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 有效运用

在当今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行的背景下,各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其中情境创设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形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率非常低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出情境创设的教学价值。

一、创设的情境要有“数学味”,确保知识技能的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你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知识与技能都必须放在教学的首位,否则就违背了学科教学的原则与本质。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创设使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并且这些情境要充满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数学味”,否则就会本末倒置,失去情境创设的意义。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篮球比赛录像,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篮球赛吗?说说你最喜欢的篮球队员”,这时课堂气氛会非常活跃,“我喜欢姚明,姚明太有名了,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喜欢易建联,他打球很厉害,转身跳投的动作很优美。”“我喜欢勒布朗詹姆斯,他是当今NBA赛场上的第一人。”这时教师再引入教学内容,比一比哪位球星的进球率高,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生从议论着“喜欢谁”的问题上,转移到数学的学习上来,提高教學效率。

二、创设的情境要有“真实性”,注重结合实际生活

真实的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而且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他们的情感能够自然流露,学习态度积极向上。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自身特点,搜集他们感兴趣的教学素材,尽量的贴近他们实际生活,要在平时多留意观察周围的细节,当学生对生活情境很熟知,很有亲切感,就自然会提高了认知能力。例如在讲解“加法运算”时,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在某个班级里,有一些学生喜欢课外发展自己的特长,其中有6个学生报了课外舞蹈班,2个学生报了钢琴班,那么在这个班里学习跳舞和钢琴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呢?”,这时学生就会感到题目非常的亲切,很乐于解答这道题目,很快的计算出6+2=8(人),这样以实际生活为例子的方法,就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在其作用下,去认真的解答问题。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课后作业的设置也可以运用真实的情境,由于很多学生在放学回到家里,心态就会与课堂上完全不一样,他们总会逃避写作业,去玩耍或看电视等,有时虽然有家长不断的督促,也只是不情愿的去学习。教师就要精心设置课后作业,融入有趣的生活情境,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好作业,真正的学会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出一道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题目:“小红去帮家里超市买水果,买了单价为3块钱的香蕉5斤,结账时发现只带了20元钱,那么这些钱够买这些香蕉吗?如果够的话,应该找回多少钱?”。

三、创设的情境要有“思维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人在不同的情境状态,思维活跃程度大相径庭,某些特定的情境能使入的思维更加敏捷,并能迸发新的思想火花。就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薄弱,但是他们具有强大的探究能力,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潜力巨大。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多设置一些探究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圆的周长”教学片段:学生动手测量直径1分米的硬纸圆的周长。师:在测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生1:硬纸圆在米尺上滚动了3分米多一些。生2:圆的直径是1分米,圆的周长是3分米。生3:我们测出的圆的周长是3分米不到一点。师:直径1分米的硬纸圆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呢?学生争论,教师马上用课件在屏幕上分别演示直径为1分米、2分米的圆在米尺上滚动一周,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个情境有利于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探究问题,但是学生经过交流学习后,得到了不同的结论时,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地利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追寻问题的本质,不能简单地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来平息争论,让学生思维的高度与广度实现更好发展。

四、注重情境创设后的“去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通过实践教学研究已经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合理地运用情境创设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进行趣味化学习,他们会积极的参与探究,最终也会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了知识。但是情境创设的方法要合理地运用,否则会影响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对知识的概括提炼能力始终得不到提升,所以教师还要注重情境创设后的“去情境”,引导学生去感悟和思考,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这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找规律”教学中,在让学生通过打节拍找出一定的规律后,可以让学生用字母或符号表达出这些规律,或是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出这些规律,真正的转化为数学技能,而不是这是停留在表面的形象化思维上。

结语

总之,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分析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年龄特点,有效运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知识,从而让数学课堂充满灵动与活力,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为轻松和高效,数学思维得到有效锻炼和培养,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琼.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07):100-101.

[2]邱玉军.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要学会搭栽信息技术“快车”[J].数学教学通讯,2016(16):33-34.

[3]魏如根.境在情中,情在心中——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体验[J].华夏教师,2015(04):28-29.

[4]刘建明.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02):22-23.

猜你喜欢
有效运用情境创设小学数学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