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方法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12-12 00:56:48林迳苍许相洋
解剖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及格率优秀率胚胎学

林迳苍 黄 煌 许相洋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泉州 362000)

建构主义为认知心理学派的分支,关注以原有经验、心理结构、信念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关注学习质量和本质。目前《组织胚胎学》内容繁多且课时相对减少,老师的任务只是教书并包揽教学的一切、未激发学生们的深层次学习动机及兴趣。本研究制定了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教学中强调把所学习知识与特定真实任务相结合,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强调外部输入转变为关注内部的生成,从个体学习向社会化学习转化。以期优化教学过程,使知识吸收与技能培养达到有机结合,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

1 研究对象

利用传统方法的对照班级为2016级3年制临床医学1班(以下简称:对照班),利用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实验班级为2016级3年制临床医学2班(以下简称:实验班),每班各60名。教学时间:2016年9月-2017年1月一学期,相同的教材(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主编:齐亚灵,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课时为40学时。

2 教学实施

对照班利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班全程实施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主要过程:创设学习情境并确定教学问题,自主性学习、尝试解决问题;分组交流、合作性学习、师生互动;巩固强化练习。以《组织胚胎学》第4章呼吸系统第2节肺的教学为例。

2.1 创设学习情境,确定教学问题

根据目前许多地方空气质量下降,PM2.5的词汇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增多,肺部疾病发生成上升趋势的事实,在上课前教师提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自主性学习,尝试解决问题

开放实验室,让学生预先观看组织切片,充分利用模型及标本等教学工具寻找肺的形态结构,通过互联网、图书馆、课本等,查阅资料,有效解决相关问题。

2.3 合作性学习,分组交流

由学生的学习小组讨论设计,能够完整显示肺微细结构的PPT方案,教师修订完善,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模仿为主动参与。

2.4 师生互动

针对学生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释疑和激励性评价,纠正学生的学习偏差,树立他们的信心。

2.5 巩固强化练习、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布置习题,学生独立地完成,以此巩固知识。教学环环相扣、紧张有序,在活跃的气氛中,让学生学习肺的有关知识。

3 教学效果

3.1 成绩分析

期末试题从考试中心随机抽取,中等试题难度。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比较期末成绩的优秀率、及格率(优秀为80分以上,及格为60分以上):对照班的优秀率6%,及格率81.67%;实验班的优秀率为15%,及格率95%。期末平均成绩数差异较显著(对照班期末平均成绩67.86±4.76,实验班期末平均成绩78.57±2.45,Z=2.81,P<0.05),说明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在提高优秀率、及格率和平均成绩方面效果显著。

表1 期末成绩统计(%)

3.2 学习兴趣的比较

期末考试结束进行一次学生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在2个班级的学生中,在认为自己对学习《组织胚胎学》有兴趣,差异是显著的(χ2=19.19,P<0.005)。说明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表2 认为自己对学习《组织胚胎学》有兴趣的比较(%)

4 讨论

传统教学导致一些消极的后果,如学生思维能力较薄弱、厌学、培养了肤浅的理解、顺从。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设计了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学生成为探索者,自己动脑动手解决问题并修正错误,在独立探索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并提高学习兴趣。教师适时地组织、指导、归纳、讲解,发挥知识系统的整体效应。教学改革提高了实验班的整体成绩水平,提高及格率及优秀率。本教学实验属探索性教学改革的实验,存在一些不足:课时少但备课量大,图书数据库检索、实验室开放条件严重不足等。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差生的学业成绩?如何与计算机完美结合?如何加强对学科实验室的投入,改善教学实验条件。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完善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评价体系,为今后教学改革打好更加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及格率优秀率胚胎学
新农科背景下《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特产研究(2022年6期)2023-01-17 05:06:56
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高职院校定向培养士官军事体能现状分析
提高中考体育优秀率的策略
人生优秀率
要想单词记得牢,动力来帮忙
对部分高校规定基础学科及格率的看法
科技资讯(2017年14期)2017-06-22 08:38:02
组织学与胚胎学无纸化考试的实践与体会
项目教学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差异化教学促进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实证研究
科教导刊(2015年32期)2015-12-10 03:2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