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天 邓寿群 郑亚楠 曾馨慧 黄珊珊
(赣南医学院,1 农村医学教育研究中心,2 人文社科学院,赣州 341000)
死亡态度是指个体对死亡反应所持的评价性、稳定性的内部心理倾向[1]。早期研究者对死亡态度的研究倾向于把它视为消极的、单维的概念,后期的研究者不断修正死亡态度的内在结构,并倾向于认为死亡态度包括死亡恐惧、死亡逃避、逃离接受、趋近接受以及自然接受5个维度。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eath Attitude Profile)是国内外研究者研究死亡态度时经常应用的工具。死亡和遗体密不可分。我国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器官移植技术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我国却是世界上遗体器官捐献率最低的国家之一[2]。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生的遗体捐献态度对公众的遗体捐献态度和遗体捐献事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都可能产生影响。对医学生来说,大一是接受医学教育的第一年。只有了解医学新生的死亡态度和遗体捐献态度,才可能更好地开展医学教育。基于此,本研究以医学专业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探讨死亡态度对遗体捐献态度的影响,以期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以某医学院校373名医学新生为研究对象。发出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3份(有效回收率为93.25%)。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18.49±0.83)岁。其中,男生202人(54.16%),女生171人(45.84%)。
1.2.1 死亡态度量表。采用台湾学者廖芳娟[3]翻译编制的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问卷包括5个维度,即死亡恐惧、趋近接受、逃离接受、自然接受以及死亡逃避。累积解释量达到60.014%。总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在0.63~0.87。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计1~5分,中间值为3分。
1.2.2 遗体捐献态度问卷。问卷包括1个条目。采用Likert 7级计分法,从“不愿意”到“愿意”依次计1~7分,中间值为4分。
在大一上学期,以医学新生教学班级为单位进行施测,由主试按统一的指导语说明作答要求,当场统一作答并回收。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主要采用频数分析、描述性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
医学新生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趋近接受以及逃离接受的得分分别为2.64±0.67、2.93±0.79、4.05±0.57、2.27±0.60、2.15±0.76。医学新生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趋近接受以及逃离接受得分高于中间值(3分)的比例分别为26.01%、43.16%、94.10%、8.31%、10.19%。医学新生死亡态度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表1)。
医学新生遗体捐献态度的得分为3.39±2.05。医学新生遗体捐献态度得分高于中间值(4分)的比例为31.90%。在遗体捐献态度上,医学新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表1)。
表1 医学新生死亡态度、遗体捐献态度的性别差异比较
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趋近接受以及逃离接受均和遗体捐献态度无显著相关。自然接受死亡和遗体捐献态度呈现显著正相关(表2)。
首先,采用强迫进入分析法,以遗体捐献态度为因变量,将年龄、性别(男&女)作为控制变量建立方程1。回归方程分别为:遗体捐献=8.29-0.26×年龄-0.22×男。年龄进入方程1,显著负向预测遗体捐献态度。
然后,在方程1的基础上,引入自然接受死亡维度,建立方程2。回归方程分别为:遗体捐献=6.30-0.24×年龄-0.25×男+0.08×自然接受死亡。自然接受死亡进入方程2,显著正向预测遗体捐献态度(表3)。
表2 医学新生死亡态度和遗体捐献态度的相关矩阵(r值)
*P<005,**P<0.01
表3 医学新生死亡态度对遗体捐献态度的回归分析
*P<005
与其他生物不同的是,人类的能力使其意识到了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生物规律,即所有生物一出生就预示着最终的必然死亡[4]。本研究发现,大多数医学新生对待死亡的态度偏向于自然接受。也就是说,他们把死亡看作是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生命过程中自然的一部分。这和谢云天等(2014)[5]、农炳金等(2017)[6]的研究结果一致。虽然医学新生死亡态度的其他维度得分并不高,但相对来说,医学新生在死亡逃避和死亡恐惧上的得分较高。死亡逃避主要是指避免思考或讨论与死亡有关的事物、话题。然而,医学无法避免和死亡有关的事物和话题。在今后的医学教育中,应从大一开始,积极引导医学生讨论与死亡有关的事物、话题,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死亡态度。正常人面对死亡时所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害怕、恐惧等消极情绪。但是,从消极情绪的产生到心理平衡的恢复,每个人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不同,甚至有些人一生都可能活在消极情绪的阴影之中。所以,在解剖学等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调节情绪的方法。
遗体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近亲属(包括配偶、子女、兄妹等)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7]。本研究发现,近七成的医学新生不太愿意捐献遗体。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医学新生仍然对遗体捐献持有否定观念。他们可能愿意捐献器官,但不愿意捐献遗体。他们虽然从事医学专业的学习,有着对医学知识的兴趣,但还没有开始专门的医学教育,还没有开设系统解剖学相关课程。在今后的解剖学等课程教学中,要加强遗体捐献知识的教育,改进医学生的遗体捐献态度。
本研究发现,医学新生死亡态度中的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趋近接受以及逃离接受和遗体捐献态度没有显著相关。只有自然接受和遗体捐献态度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自然接受死亡显著影响遗体捐献态度。也就是说,越是自然接受死亡,越愿意捐献遗体。
如何积极引导医学新生正确看待死亡、自然接受死亡,需要每一位医学教育工作者的深入思考与实践。对于医学生来说,死亡教育和医学教育紧密相连。只有重视医学生死亡教育,丰富和完善死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更好地引导医学生看待生命和死亡,更好地认识医学科学事业。在医学院校新生入学后,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新生适应课外,还有必要开设或在相关的医学基础课中增加遗体标本、实验动物等伦理教学内容。[8]这些伦理教学内容可以和死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