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部分高校规定基础学科及格率的看法

2017-06-22 08:38彭利平
科技资讯 2017年14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素质教育

彭利平

摘 要: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入学“门槛”降低,部分学生或因基础较差或因学习动力不足,无法完成既定教育,难以顺利毕业。为此有部分高校预定基础学科及格率,该文探讨由此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及格率 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 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协调机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5(b)-0159-02

为了提高全民素质,为了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自1999年起高校开始扩招,使更多的学生得到了进入高等学府学习的机会。可是自高校扩招以来,随着大学入学标准的下降,部分学生基础或知识薄弱,学习能力较差;或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自制力差,出现了高校学习质量下降的现象。而学习质量的滑坡,会引发许多其他问题,如基础学科学习质量的下降会影响后继学科的学习;学科及格率的下降,会影响到学生的毕业率,从而影响学校的就业率等等。为此,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高校及其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各种观点和措施也相继出台。这其中有一种措施是强制规定基础学科及格率,并根据此数据对院系或教师个人进行考核,该文就此现象发表一些看法。

1 无依据,不科学

在工业生产领域,主体是工人或生产机械,客体是产品,主体有主观能动性,客体是被动的,完全由主体确定。所以在生产前,可以根据主体的性能和客体的特质预定指标。但是,教学是由教和学两部分构成,它有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都具有主观能动性。就“教”而言,教师这个主体处于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而就“学”而言,学生成为了最重要的主体,教师虽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但毕竟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只是学习的外因,学生才是学习的内因,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所以事先对学科及格率给出规定既无理论依据,也是不科学的。

2 预先规定学科及格率可能导致的不利之处

预先规定学科及格率,一是因为扩招后学生整体水平下降,担心一部分学生无法过关。二是想通过给教师加压,使教师能更重视教学,充分发挥教学潜能,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扩招后学生在智力、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和自制力等方面确实有很大程度的滑坡。为了完成指标,教师除了认真教学以外,只能采取各种措施以提高学科及格率。如:教学内容和作业习题简单化、期末针对性复习、降低试卷难度、允许学生带公式进考场,甚至将试题混杂在复习题中等等。当然这样做除了有完成指标的目的,也是认为有理论依据的。其依据是:高等教育既然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教学难度以及考核难度理应降低。但这种理论真的合理吗?

我们知道高等教育的公认标准,是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下者称为精英教育,而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上至45%以下者称为大众化教育。事实上,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过程中,高等教育体系也在发生改变。高校体系逐渐形成金字塔结构:培养学术型人才的综合性研究型的国家重点高校位于塔尖,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和地方重点大学位于塔中,而以技能培训和技术应用为主,有较强职业性的高等职业技术型学校位于塔底。这些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不同层次,培养目标不同,从而教学侧重点也不同,但并不意味着教学要求和教学质量的降低,同样考核难度也不应降低。

而上面所述的用来提高学科及格率的措施在刚开始施行时,短期内确实可以达到预期效果,但持续此类方法其后患极多。不论哪类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会有差异。降低试卷难度,使期末分数缺乏辨识度,既会助长学生学习的惰性,也会挫伤优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期末针对性复习,容易导致学生懈怠于平时的学习和练习,押宝在教师的期末复习,缺乏学习自觉性。而且这种快餐式突击学习,基本概念不清,计算能力不强,基本公式掌握不牢固,知识来得快忘得也快,以致学习后劲不足,对后继学科的学习影响极大。以高等数学为例,因基本概念基本公式掌握不扎实,微积分计算能力差,导致紧接着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困难,无法完成有关计算,更枉论后继专业学科中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和“学”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长期采用这些措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提高全民素质的扩招初衷相悖,造成的不良后果还会反作用于教师,严重挫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最终导致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而规范教学过程和试卷难度,考前只系统复习无针对例题,短期内似乎有“倒下一片”的忧虑,岂不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这才是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方法。

3 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3.1 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注重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包括知识积累、综合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状况等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与其对应的应试教育则是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方式。基于教育现状,我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初高中阶段,为了应对中考和高考,基本上偏重于应试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也产生了许多弊端:片面重视应考学科及其考点,肢解了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造成学生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残缺不全,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单一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长期处于沉重课业负担,极易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

长期接受应试教育,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后,不适应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各种负面情绪凸显: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不足。此时素质教育尤其重要:由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健全学生个性,端正学风;强化基础教育,打破文、理之间的藩篱,培养科学文化素质;在学年学分制下,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选课,扩大知识面,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3.2 加强课程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为确保和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同样必不可少。编写出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新教材的同时,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编制电子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建立网上答疑系统等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当然,已经有很大一部分高校做了这部分工作,但是网络教学系统的维护和更新工作同样重要,否则,这一部分资源就可能或流于形式或束之高阁。

3.3 健全教学工作协调机制,建立质量监控体系

现在许多高校采用了学年学分制的教育模式,在提高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同时,给课堂管理带来了新的难度,一些缺乏学习自制力的学生甚至长期旷课。为确保教学质量,应建立质量监控体系,随时把握教学动态,及时了解和反馈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同时健全任课教师、修读学生所在院系、教务处以及督导等多部门的协调机制,随时修正“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以上是笔者对部分高校规定基础学科及格率的思考和看法,在此抛砖引玉以期同行探讨回应。

参考文献

[1] 俞浩,姚文均.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黑龙江教育2010(8):91-92.

[2] 戚万学.高等教育学[M]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

[3] 劉秀波.应用型本科院校典型课堂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65.

[4] 梁德杰,焦娅敏,欧阳元煌.教学型高校与研究型高校的比较[J]研究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19-20.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素质教育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云模型及其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