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

2018-10-21 14:42张吉庆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读写结合高效课堂

张吉庆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对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的转变自身的授课观念,将“读写结合”这一模式引入进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助力。基于此,在现阶段,对该模式的融入对策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读写结合 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阅读及写作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所在,将对其语文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而通过“读写结合”这一模式的引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攻破这两个难关,对于其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的激发,也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其的引入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对教师们教育工作的展开发挥借鉴价值。

一、“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优势

在语文教学当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环节,阅读相当于一个“输入”的过程,而写作则代表着一个“输出”的过程,假如没有“输入”,就不可能会有“输出”,那么“输入”和“输出”就都没有意义了。至此,教师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多读、多看,以在文章阅读时,更好地累积写作素材,掌握写作结构、理清写作思路等,为后续写作打下基础。

例如,通过课文阅读,学生会知道应如何运用插叙、倒叙等写作方式,以使自己所写出来的文章更有看点,以吸引住读者的目光,在考试中获取到更高的作文分数。与此同时,在这其中,学生也会学习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懂得在写作中何时运用修辞最恰当,从而使自己所写的文章更加生动、象形,使内容更加的饱满、精彩。在阅读时,学生也可以准备好一个积累本,当遇到优美、整齐的句式时,就可以摘抄下来,便于在后续写作中加以运用,以有效的改善“无话可写”的现状,创写出一篇篇精彩、优质的文章。

二、“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路径

(一)拓展阅读,累积写作素材

初中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实现“读写结合”,首先要做的就是拓展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以为其累积更多的写作素材,只有这样才能够借助于阅读,来保障学生“有话可写”,并使其的写作内容更加的饱满、生动。

例如,在七年级上的第一单元中《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都是描写四季美景的。因此,在学习完这些课文之后,为了进一步的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找寻一些主题相应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以为其的后续写作打下基础。比如《乡村四季》、《公园的四季》、《秋天的田野》等,都是能帮助学生累积素材的优质文章,通过这些文章的阅读,可以使学生获取到更多的创写素材,使其所创写出来的文章更加的生动、立体,真正的实现“读写结合”。

(二)品读精品,获取写作技巧

要想写出一篇优质、精彩的文章,就一定要掌握好必备的写作思路、写作技巧,只有这样所写文章才能实现立意深刻,以达到预期中的写作效果。基于此,为了更好的实现“读写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带领学生品读精品,使其更好的领悟、获取写作技巧,以在提升其写作能力、写作水平的同时,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阿长与山海经》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对本篇文章进行品读,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写作技巧,便于在后续写作中得以应用。比如,在这其中,教师可以为学生重点的讲解本文的写作手法“欲扬先抑”,在文章中,作者先写出了“我”对于阿长的反感及厌恶,而后来,又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而改变了态度,深刻的展现出了“长妈妈”虽然愚昧落后、无知可笑,但却更显仁慈、善良、淳朴的美德。在分析完本文的写作手法之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贴近自己的生活,来自选一个人物进行写作,并将这一手法有效的融入其中,以更好的達到一个学以致用的目的,使阅读和写作实现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促使语文教学得以有效、有序的实施下去。

(三)一举三反,借鉴谋篇立意

除了写作技巧之外,在写作当中,谋篇立意也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巧妙的借助于“读写结合”这一方式,使学生们实现一举三反,对课文中的立意加以借鉴,从而使学生的写作内容、意义更加的深刻,以对整体的写作效果起到一个升华的作用。

例如,在阅读一些叙事类的文章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起因、经过、高潮及结局等找出来,以撰写出一个全文大纲,然后再逐一的分析,以为写作打下基础。

另外,为了使学生在写作时,更好的写好开头,用好倒叙、插叙等手法,教师也应让学生多多的阅读一些范文,对他人的谋篇立意加以借鉴,从而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深切的感受到文章布局的精妙之处,促使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以将“读写结合”这一模式的意义及价值突显出来。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读写结合”这一模式引入进来,将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该模式的融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程度,也能够使其的写作结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明了,以起到了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虽然,从目前的情况上看,部分教师在实际引入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我相信,只要通过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就一定可以使这些不足得以完善,以为我国语文教育的总体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建德.读写结合,高效整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写作资源的挖掘与生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5):88.

[2]宗世海,韩小萍.“读写一体”理念下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初中《华文》单元结构分析[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5(03):59-70.

[3]孙劲.读写结合──语文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8):122.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读写结合高效课堂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