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018-10-21 08:51李蔚亮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

李蔚亮

摘 要:构建积极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新趋向,也是融入积极心理学理念,探索新的育人观念的必然途径。教育心理学将挖掘人的心理潜能作为基础,从倡导积极、实现积极的人生为己任,来促进教育主体健康成长。本文将围绕积极职业教育范式,从优化心理教育目标、拓展心理教育内容,丰富心理教育形式,提高职校生积极心理资本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育心理学 积极职业教育范式

对于每个人而言,最大化的挖掘人的心理潜能和智能优势,将是现代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也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新趋向。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广大职校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养,而心理素质的开发与心理潜能的挖掘,将是职校生健康、积极成长的基本内容。藉由此,从教育心理学视角来探析职校生的心理资本,从构建现代积极职业教育范式中,来探索育人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内涵

心理学的发展,为职教改革注入了新的科学理论依据,也让积极职业教育范式获得了快速发展。所谓积极职业教育范式,其包括积极基因、积极人性、积极超越、积极学习和积极发展等内容。依照多元智能理论,对于每一个体,都有其智力优势和潜能,都需要从挖掘潜能中来发挥其智力才干。教育心理学将开发人的积极心理基因作为重点,来促进职校生个性的成长与自主发展。积极人性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也是对人的价值、尊严、人文关怀的一种表现。马斯洛提出“心理学领域对消极方面的表现,往往多于积极方面,也让我们看到更多的罪恶、缺点,很少关注人类的美德、潜能等”。人本主义强调,教育的目标在于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在于发展人的潜能,帮助人达到最佳的生命状态。现代职业教育也应该以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理挖掘来发展人,促进每一个职校生获得更多的机会。积极超越是精神心理学的基础,属于精神层面的心理特质。对于每一个人,精神需求和精神生活的满足是达到人生目标、价值、意义的重要体现。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困扰着广大职校生,而如何去挖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需要从追求卓越、超越的精神生活模式中,促进职校生提升自我修养,构建积极的、高尚的品质。积极学习是实现人的价值,完善人的理想的重要途径,学习是自主的过程,也是藉由已有知识、经验而逐步建构的过程。职校生要强调对知识的学习和主动探索,要从知识的学习中,不断运用和实践,内化到职业技能素养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职校生心理发展问题及原因归纳

积极心理学将“心理资本”作为人的积极行为的重要表征,而心理资本表现为相对稳定的、可开发的心理素质。如面对挑战时是否获得应有的自信,并努力取得成功;面对未来不可知时,是否乐观、积极;对自己的目标是否能够锲而不舍的追求,并寻找实现路径;当身处逆境时能否战胜挫折取得成功等等。当前职校生的心理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校生的幸福生活指数水平较低,正处于青春发展期的学生,最易受到社会、生活、学习中困惑的影响,特别是职校学生自我感觉学历低,对自我定位为被忽视的弱势群体,易产生心理问题,面对就业压力,往往内心恐惧,无法积极乐观的主动参与学习。二是职校生對自我心理各维度发展不平衡。通常情况下,良好心理资本的学生,其心理资本各维度处于相对的平稳状态,而职校生往往自信不足,坚韧心态不成熟,尤其是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做事缺乏毅力,坚持,加之一些职校生自我意识强大,自我感觉良好,对学业丧失信心。职业院校要关注每一个职校生的心理资本开发,要促进职校生心理健康发展。对职校生心理问题原因的反思,与职业教育积极心理开发不足有较大关系。一是职业院校教育目标存在功利性取向。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向来看,关注学生职业技能发展,忽视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特别是在教学设施及师资结构上,专业课师资占比大,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甚至一些院校心理健康中心条件不达标,缺失专职心理教师,无法向职校生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二是在职校生心理教育中存在问题化取向。很多院校虽然开展心理教育、心理辅导课程,但在课程实施中关注心理问题学生,将工作重心转向“问题化”学生群体,忽视了心理教育是面向所有师生,包括正常的学生、教师在内,都应该给予心理教育。

三、构建职校生积极职业教育范式实施的有效对策

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要关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要关注职校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以积极职业教育范式为目标,挖掘职校生的心理资本,促进职校生的心理素质与专业技能协同发展。

1.以积极心理教育来夯实积极职业教育范式基础

消极的心理教育模式,不利于职校生的健康成长,而确立积极心理教育,就是要从积极心理教育目标、形式、内容上来挖掘和提升职校生的心理资本。一方面,在积极心理教育目标上,要面向所有学生,转变心理教育观念,积极主动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不能仅关注问题学生,而是要面向所有学生,渗透积极心理素质教育,开发和提升职校生的心理资本,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另一方面,注重积极心理教育形式的丰富性、多样性开展,除了课堂心理课外,还要拓展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刊、校报、宣传栏及心理健康科学知识读本发放,要让学生能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主动开发心理资本。如开展心理健康拓展活动训练,组织心理活动培训,强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利用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实践活动,来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趋向问题,为学生排忧解难。

2.关注职校生心理资本开发

心理资本的开发是职业院校积极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涵盖入学、学习、择业、就业的全过程。在常规课堂心理教育之外,还要融入班级文化、校园文化、专业心理文化等知识,让学生能够从中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优化,特别是在面对职校生心理问题与纾解上,要根据不同年级学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其心理变化,针对性的开展积极心理教育。如在一年级,强调对职校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适应期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拓展职业兴趣,尽快融入到班级集体。在二年级,以学习策略引导为主,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树立职业规划、职业理想,增进人际交往等能力。在三年级,立足就业,开展心理辅导,拓展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就业,了解社会,确立正确的择业观,树立竞争意识,抗挫折意识,增强社会适应性。

猜你喜欢
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
浅谈利用教育心理学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职业院校《教育心理学》课堂如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述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