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佳君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课堂作业作为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一味的搞“题海”战术,课堂作业设计应该力求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的价值,切实提高课堂作业的质量,实现既减少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丰富数学课堂作业的内容与形式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大量形式单一的重复作业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倦心理,降低作业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丰富课堂作业的形式,增加趣味性,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业,穿插其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作业力求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充实。如选择、填空、作图、解答、操作、探索、开放等题型经常变换;自学类、复习类、巩固类等作业互相穿插;知识类、生活类、史料类作业互相渗透。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到作业的乐趣。
例如,我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师生共同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请你根據身边的物品,为同学们设计一道与今天学习的知识有关的作业题。”学生经过思考与讨论后,纷纷发言:
生1:量出数学课本封面的长与宽,它的周长是多少?
生2:假设我们教室地面是正方形,周长是40米,那么它的边长是多少?
生3:用4支没用过的铅笔围成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
……
一下子,略显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们个个踊跃举手发言,都想表达自己设计的问题。
二、优化数学课堂作业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作业除了在内容与形式上要能力求新颖与多样外,在设计题目时,必须围绕所学知识使作业切实有效。
1.课堂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
课堂作业设计要围绕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在学生的薄弱之处设计专项练习,做到有的放失,力求用较少的时间,精炼的习题,获得最佳的效果。
例如在上四年级《角的分类》一课时,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①学习角的分类,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②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③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并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
针对上述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一些练习题:
练习一:根据角度,判断是什么角(针对目标①)。
通过新授让学生知道了角的分类后,教师出示标有不同的角度的角,问:“你很快说出这些角分别是什么角吗?”。通过这道练习,巩固学生对角的分类的认识。
练习二:看图,填角的度数(针对目标①、②)。
书本43页的练习4,一个平角被分成一个钝角和一个锐角,知道锐角是70度,钝角是几度呢?通过本题练习,引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利用所学平角是180度来解决问题。
练习三: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平角与周角(针对目标③)。
利用学具袋中的塑料道具,让学生通过旋转,分别得到下列度数的角:10度、45度、60度、90度、120度、150度、180度、360度。请学生估一估、量一量,看看自己转的准不准。在转角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加深了学生脑海中“数学源于生活”的印象,进一步让学生经历了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激发了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
2.课堂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
课堂作业内容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一定的梯度。
例如在四年级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有层次性的课堂习题:第一层次(基本题)根据第一题直接写成下列各题:40×28=1120,400×28=,40×14=,160×14=。第一题就是基本形式的练习,是直接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就能得出答案的;第二层次(应用题)一块长方形草坪,宽30米,面积是1200平方米,现在宽不变,把长加到80米,现在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题需要先求出草坪的长,然后可以利用积的变化规律,根据长度乘2,所以面积也要乘2。第三层次(提高题)已知24×56=1344,(24×14)×(56÷14)=,(24÷6)×(56×6)=,你有什么发现?这题不仅要算出答案,还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三个算式,得出规律。这样设计使作业有了层次,有了知识的坡度,学生能在一步步的攀登中,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3.数学课堂作业设计要有开放性
每位学生在学习上都有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设计能让学生自主选择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各取所需。
三、采取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
一节课,40分钟,既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要使课堂作业有一定的效率,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数学教师天天都布置书面课堂作业,又要即时批改回家作业,这样算下来数学老师只能是陷入作业堆之中,同时也使学生忙不过来。作业的评价方式有很多,不止是单一的由老师批“优,良”或是打一个大概的分数,它可以是多向的立体的互动的。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批改;也可以专门让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组内评价,组长打分;或是同桌互相交换批改;组与组之间,班与班之间交换检查,等等。好的作业可以让大家传阅,并说说他好在哪?自己有哪些不足,可以从他的作业上学到什么?
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不能一个尺度去衡量。学生有差异,当然作业的好坏程度也是有差异的。如果一位平时学习很差、作业情况十分糟糕的学生,在某一次作业中有了明显的进步就算他的作业还是存在错误百出、字迹不够清楚等等问题,教师也应该给予肯定,给他一个大大的“优”,或者全班进行公开的表扬等。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不仅要考虑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情况,还要对比其前面作业的情况,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是否表现出了进步、创新意识以及自主探究的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