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顺
[摘 要]初中体育课除了需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需要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才能在将来更好地应付遇到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制定学生个性发展培养策略至关重要。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个性;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8-0037-01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发展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性人才,体育教学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在新课标教学背景下,体育教师作为发展学生体育素质的重要引导因素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体育教师也要迎合现代化教育的基本准则。体育教师应该对教学结构进行优化,让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
1.肯定学生个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观积极,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个性,首先要发现他们的个性并给予肯定。通常,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个性不易被发现,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体育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挖掘并肯定学生的不同个性并加以合理引导。
2.鼓励不同个性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鼓励学生主动发展个性。针对个性突出的学生,体育教师应给予他们独立的平台,保留那些鲜明特征。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
1.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划分层次,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因材施教。在选择教学方式时,教师可以使用体育游戏来开展系列体育活动,如障碍跑游戏比赛。在进行游戏时,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性别、体质等要素制定不同的体育规则,如男生的障碍数量可以适当增加,跑步距离也可以适当延长等等。只有让学生感到快乐,体育课堂才能更加高效。
2.培养学生体育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生命在于运动,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以有效地提升身体素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重视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有正确的体育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讲解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益处,并且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运动中获得感悟。为了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学生能缓解身体疲劳,得到一定的放松,在身体和精神都轻松的情况下学习效率也会有一定的提升,更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体育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3.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游戏的形式与体育教学目标密切相连,不同的游戏形式服务于不同的体育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的差异,可以将体育游戏分为:集中注意力游戏、准备活动游戏、体育技战术游戏、力量素质游戏、放松游戏。根据练习内容可以分为:球类游戏、跑跳投类游戏、灵敏协调类游戏、趣味类游戏和综合类游戏。通常两种不同的分类是相互补充的,教师应以目标为主,配合不同的练习内容,开展不同形式的体育教学。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形式,也便于教师统筹教学目标和学生兴趣,科学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
4.鼓励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成功
传统的教学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教师布置任务给学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本就没有兴趣可言。初中生处于想象力丰富的阶段,他们心目中的体育课是丰富多彩的,不喜欢毫无生气的体育课。教师在体育课上应注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通过一些理论性的课程让学生对体育的基本知识有充分了解,在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加入相关的人和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让学生对体育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充分理解體育对提高身体素质和增进健康的作用。只有这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该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个性,进一步达成教学目标,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诺 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