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田
(海南省陵水思源实验初级中学 572400)
化学给予题作为新的信息为考试命题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考察效果显著.信息给予题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老的传统即“题海战术.新的信息给予题贴近生活,注重从实际出发体现出了试题教育的功能,通过一些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医疗问题、新兴的技术等等问题,对于学生进行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对化学科学的兴趣的激发.信息给予题成为了一个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题型,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好了准备,从而对于“高分低能”也得到了改善.笔者将通过举例人教版和海南中考试题向大家来剖析,信息给予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例1 (2016年海南中考)据报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于2016年6月下旬在海南文昌发射,火箭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氧是助燃剂 B.煤油是燃料
C.液氧是混合物 D.煤油是有机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能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A.液氧具有助燃性,是助燃剂,正确;B.煤油具有可燃性,是燃料,正确;C.液氧是纯净物,错误;D.煤油属于有机物,正确.故选C.
例4 (2013年海南中考试题) 亚硝酸钠有良好的防腐作用,常作做肉类食品的添加剂.亚硝酸钠呈碱性,容易被误食,过量食用会中毒,因而用量严格限制.亚硝酸钠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暴露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加热至220℃以上会分解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亚硝酸钠的保存方法是____;
(2)区分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方法是____.
分析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于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判断物质的方法.鉴别某种或某些物质,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答(1)亚硝酸钠易溶于水,暴露在空气中易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加热至220℃以上就会分解,所以保存亚硝酸钠时应该低温、密封保存.
(2)亚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食盐的水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可以用酚酞试液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方法是:把亚硝酸钠和食盐分别溶于水,滴加几滴酚酞,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亚硝酸钠,另一种则是食盐.
例5 (2017年海南中考)19世纪初,铝的发现得益于电解技术的应用.下图为用铝土矿炼制铝的生产流程.
现有含Al2O351%的铝土矿200t,经上述反应后可制得铝____t(假设上述各步反应中,铝元素一共损失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目中给予的信息是:上述各步反应中,铝元素一共损失10%,也就是告诉我们生产过程中Al2O3的利用率为90%.
解答设可得到铝的质量为x,则
例6 (2016年,海南省)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同学们想利用这瓶过氧化钠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①没有变质 ②部分变质 ③全部变质
【实验过程及结论】(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无明显现象,证明猜想____正确(填序号);(2)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证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3)请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原样品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物质.(简写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变质成分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根据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以及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1)由于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有过氧化钠,故是全部变质,故猜想③正确,故填:③;
(2)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证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故填:碳酸钠;
(3)原固体中还可能含有氢氧化钠,要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需要先除去碳酸钠,然后使用酚酞试液检验,故答案为: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然后想上层清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含有氢氧化钠.
从以上对于信息给予题的例题和解题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给予题的最大优势就是我们要掌握它的问题解答思路步骤,只要抓住了解题思路,再通过我们用学习的知识来加工对于信息的处理,发挥学生的思维逻辑,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生实际的实力.这就是我对于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