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煜炜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其中,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进入信息技术课堂,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技木完善学科知识,为信息技术课堂的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就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意义与运用作简要探究,分享经验,可以达到共同提升教学水平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课;引导;实效
微课是教师针对特定的教学主题、环节及某个知识点制作的教学视频,学生能够自主拷贝,反复观看,适用于不同的学习层次和认知水平,提供其自主学习与练习的机会。在实际运用中,微课具有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的特点,符合新课改与个性化教学的双重要求,能最大化地发挥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学习自主性,促进其能力与素质的提升。
一、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意义
(一)改变落后模式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习惯采用传统模式,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实施一刀切的“平等”教学,忽视了个体差异,不能结合实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等设计教学,最终出现了尴尬低效的局面。即教师在台上辛苦地教,学生在底下被动地学,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不理想,而且剥夺了学生实践操练的机会,影响整体教学。对此,借助微课教学,就能改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在不同阶段观看视频,能帮助其预习、认知及巩固。
(二)拓展知识层面
在传统课堂上,大部分教师循规蹈矩,以教材为纲,所授知识无一不来自文本,使得学生所得局限于课堂内,无法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针对这一情况,引入微课就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一方面能及时巩固,适当延伸,在激发兴趣的同时解决课内疑难问题,完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操作,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其深入探索,充分挖掘兴趣与潜力。此外,可借助微课实现学科衔接,让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其他学科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提高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师生交流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两者既是被教育与教育的关系,也是相互学习、促进的关系。然而,现实中很多教师为了捍卫自己的威严,习惯性地与学生保持距离,不能做到平等交流,这严重妨碍了友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微课的运用能弥补这一不足,在加强师生交流的同时活跃课堂氛围,不仅让学生学得轻松,更帮助我们减轻负担,充分把握学生学习进度,引导其根据自身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选择针对性的视频进行学习、练习,完成学习目标。
二、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一)巧设情境,导入实践
例如,在教学《海报制作》中“图片剪切与合并”的内容时,我在上课初向学生展示了一系列的明星海报,充分调动了其兴趣,激发了其实践的欲望。为了促进学生认知,将相关理论有效传输,我在课前制作了一个微课示范,结合了操作步骤与理论,让学生边看边学。出乎意料的是,无需过多提示学生就很投入地观看,对于其中的细节还做了笔记。看完之后,我就其中关键部分作适当讲解,然后就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其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我走下讲台巡视,适当给予指导、讲解,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解决问题,顺利完成制作。等到学生都快做好,我就再次播放微课,让其在实践中回顾理论,深化认知,掌握相关的技能。
(二)针对疑难,重点讲解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于重难点的讲解不是很清晰,缺乏有条理的教学思路,使得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云里雾里,不能准确把握重点,不仅影响了教学效率,还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对此,教师可引入微课加强对重难点的讲解,指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在课堂上有目标、有计划地认知、操作。
例如,在讲解“处理与分析表格数据”的问题时,学生轻松掌握了容易的部分,如表格重命名、内容复制及数据统计等。然而,到了关键的重难点部分,即总数计算以及排序的问题,就出现了各种问题,教师花大量时间反复讲解后,学生仍领会不了要点,这给教学的推进带来很大阻碍。于是,我就针对学生的问题从网上找来视频课件,根据教学时间进行剪辑,引导其观看学习。对于关键的地方,學生在课后反复学习、实践,最终自主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可见微课的作用不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值得赞赏。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微课视频时,如果不是根据需求自主制作,最好选择名师的课件。
(三)鼓励自主,渗透方法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微课之所以能快速、广泛运用于课堂,是因为其特点符合新课改理念,具备精神渗透、方法指导的效能,让学生在重难点的学习中尝试自主探索,促进良好学习习惯与思维方法的形成,让其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轻松自如,逐渐具备自我发展的要求。
微课的设计运用要符合实际情况,即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与潜在的学习能力,准确把握其最近发展区,将微课的运用落实到各个阶段,课前能够自主预习,依据指导完成简单部分,课后能及时巩固,适当探索,对于疑难点反复观看研究,深化认知,以此达到扎实掌握、举一反三的目的。如在讲解《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课时,考虑到教学内容多、繁、杂,但是难度不大,我就设计了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部分内容,这样一方面能解决简单问题,减轻课堂负担;另一方面能提供其自主学习的平台,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等到教学结束,我就课堂重要部分,制作相关课件,内容包含图文排版、剪辑音频、转换音频格式以及截取画面等。然后我布置练习任务,让学生根据自身掌握情况查漏补缺,及时巩固,充分发挥微课自主性、灵活性、针对性的特点。这样一来,就能实现个性化学习,学生不再受课时与认知的限制,能自主学习,有效掌握,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四)分层引导,实现高效
高中生是具有自我意识及一定学习能力的群体,但同时在认知水平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效果。不可忽视的是,家庭环境的不同使得学生对计算机的接触、了解程度相差很大。对此,为了实现全面教学,拉近学生认知程度上的距离,我借助微课实施个性化教学,展开具体的分层,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去学习。
在设计微课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把握每个层次的特点,展开梯度划分,可划分为易、中、难三个层次,让学生展开自由学习,尊重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其选择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微课,展开个性化学习。如在讲解《文本信息的处理与加工》一课时,其中涉及电子报刊制作的内容,流程很多,仅凭课堂教学很难讲清,于是我就设计了一个微课,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构成记录下来,让学生自主拷贝,观看学习。
总之,微课的运用是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手段,不仅能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鼓励其操作锻炼,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知识点,促进自身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韩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