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2018-09-04 10:02刘丹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文学素养朗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刘丹

【摘 要】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介绍了朗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分享了教师在朗读教学过程中的技巧,以及给出了提升学生朗读兴趣的经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朗读能力;文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05-0146-02

一、朗读对学生的重要性

(一)锻炼语感,提升表达能力

语言学科,与数学、物理这类理科不同,不依赖理性分析、逻辑思考,而是依靠感性的原始积累。朗读,能有效调动眼、口、耳、脑,充分发掘孩子的感官能力,进行抽象的文字与具象声音的双重学习,同时又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能够以最高的效率锻炼语感[1]。在朗读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词汇量,学习各种句式,熟悉各种语言表达方式。从而进行词汇与语句的原始积累,不断提升语言的理解与使用能力。

(二)情感流露,激发审美体验

文學作品中,一些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语句,比如:热情的赞美、严厉的抨击、细腻的情感流露、发自内心的呼喊等,只有通过有声的朗读,才能得到充分表达。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一旦进入状态,就能够实现与作者的交流,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同身受,到动情处,还会热泪盈眶。在长期的熏陶下,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都会得到大幅度提升,从文学作品中,能更高效的吸取养分,获得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另外,学生通过在他人面前朗读,能够克服胆怯心理,培养自信心,养成乐观开朗、善于展示自己的外向性格。

(三)学以致用,提升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难点。如果把语文学习比作一棵树的话,写作就是果实,而阅读就是根。朗读,作为最有效的一种阅读方式,是写作能力的基础。所谓厚积而薄发,学生在朗读练习中所积累的词汇、句式、写作手法等,都会源源不断地为学生的写作服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并不是盲目而杂乱的,教师需要明确朗读的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之后,详细分析朗读材料,熟悉其特征,明确其重难点,选取合适的教学用具与朗读形式,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并且能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一定程度的预判,保证在课堂中能够随时调整进度[2]。在实际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重点词汇、重点句段作为突破口,通过对重点词汇的理解、重点句段的熟悉,来把握朗读技巧、深入理解文章意思。另外,教师需要尊重不同班级之间的差异性,对于气氛比较沉闷的班级,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读,对于气氛过于活跃的班级,则可以适当减少。

(二)合理创设情境

朗读的效果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进入了状态,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收获好的朗读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合理地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帮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朗读最佳状态。比如,对应写景的文章,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美景的照片或视频,让学生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具体的感受,再结合朗读时脑中的想象,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另外,在进行情境创设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生活经验、理解能力,确保所创设的情境,能够对上学生的电波,从而保障朗读效率。

(三)加强师生互动

在小学语文朗读训练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朗读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教师,应当扮演好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引导者的角色,在语速、语气、停顿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当学生进入状态之后,可以闭目静听,做陶醉状,让学生有成就感。同时,又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达成平等亲近的关系[3]。另外,教师也应当注重自身的朗读训练,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第二,朗读完成后的教师评价。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智水平,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尽量以鼓励为主,只要能顺利完成朗读,就值得表扬。当需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时,也要以委婉的方法。比如,当某个学生朗读速度过快时,可以表扬他预习充分,但是需要稍微慢一点儿,让大家能跟上他的节奏。激励性的评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让他们爱上朗读,爱上语文课。

三、激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

(一)采取合理的奖励措施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训练比较被动,一般是由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任务,教师进行检查。这种机械性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合理的奖励措施,来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比如,对于在预习过程中能够

自觉完成朗读的学生,教师在该篇课文的标题处,粘贴醒目的卡通标志。在课堂中,对能够自告奋勇进行朗读的学生,再奖励一个卡通标志。在期中和期末时,根据获得标志的数量,进行评比和颁奖。奖励分配主要以鼓励为主,人人有奖,在形成良性竞争的同时,不打击任何一名学生的自信心。

(二)扩大朗读材料的范围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朗读材料一般仅局限于课文。朗读材料的单一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打击学生的兴趣。我们不妨扩大朗读材料的范围,一些课外文学作品、技术论文、寓言故事、甚至一些网络段子、幽默笑话故事等等,都可以成为朗读材料。在多样化的朗读材料面前,学生们自然不会感到厌倦,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平时内向沉默的学生,也愿意参与进来。当朗读变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之后,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丰富朗读的形式

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章,可以采取不同类型的朗读方式,达到最佳的朗读效果。比如,对于人物较多、人物对话较密集的故事性文章,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其中,强化对各个人物的理解。比如,对于句式整齐、气势恢宏的段落,可以齐声朗读,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比如,对于一些细腻的情感流露,可以选择情感丰富的学生进行朗读,或者可以由教师亲自示范。总之,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和段落,选取最合适的朗读形式,达到最佳的朗读效果,尽量激发学生的朗读积极性。

(四)拓宽学生的展示平台

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给学生展示机会。能让学生读的地方,教师就尽量不要代为完成,同时,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不要把朗读的机会集中在少部分学生手中。教师在点评过程中,应当以鼓励为主,不必过于计较一字一句的对错,而应当把重点放在是否有感情、是否有表现力。另一方面,在班级和学校层面,多多组织朗读竞赛活动,让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展示机会,同时,也能让朗读活动在学校范围内引起足够的关注度,让朗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时尚。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有效的朗读,可以快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运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自信心。教师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朗读兴趣,锻炼学生的朗读技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文字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洁.做好口语教学,提升语文能力——简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J].读与写,2015(09).

[2] 刘雪飞.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4(01).

[3] 易昕媛.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及其情感培养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5(07).

猜你喜欢
文学素养朗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
浅议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