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

2016-12-23 11:51陈艳蒲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培养方法小学语文

陈艳蒲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形式,注重小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小学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朗读能力是小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更是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朗读能力事关小学生语文素养提高,需要讲求一定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方法

语文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各种能力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发挥小学语文的教育功效,培养小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朗读能力,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普遍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的发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简要阐述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策略。

一、做好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朗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大量的阅读,学生只有在经过一定量的阅读积累才能初步形成朗读能力。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取的文章虽然是很多名家大作,但是有很多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产生了一定差距,这必然会影响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朗读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了。因此,要想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必须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毋庸置疑,朗读无疑是枯燥的、无趣的,要想让学生爱上朗读,这就需要教师注意采取一定的方法策略。首先,教师要改变朗读形式,在让学生进行朗读时,大部分教师采用自由朗读方式,这样的朗读形式短时间内可能有效,但是时间长了,小学生必然会感觉枯燥乏味,就会丧失有效注意,大大降低朗读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多思多想,可以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比如小组朗读竞赛、分角色朗读、教师范读等,让小学生在各种朗读形式中保持朗读的兴趣,尤其是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相对较弱,这就更需要发挥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作用,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小学生喜欢阅读,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小学的朗读能力;其次,教师要拓展朗读的内容,语文教材是学生朗读能力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爱好,选取一些积极向上、有趣的文章让学生作为朗读的内容,这样必然会引起小学生加大的朗读兴趣,从而为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朗读条件,保证学生朗读的效果

朗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想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必须在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积极为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第一,要重视范读。小学生大都对老师的充满敬仰和信赖,甚至有一些崇拜心理,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要重视范读,教师范读效果直接影响到小学是否对阅读的内容感兴趣,教师在进行范读前一定要仔细研读课文,深刻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自身的表情、语气、语调、语速和肢体动作等,让学生从教师的范读中体会到阅读也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从而激起朗读的兴趣,真心喜欢上朗读;第二,要把握时间。语文课堂教学是多种教学任务并存,朗读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是朗读能力的培养有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这就需要教师要合理调控课堂,正确把握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的时间,时间过长影响其他教学内容,时间太短必然影响朗读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朗读的时间控制在8~10分钟,这样既不会耽误教学的进度,有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朗读的效果;第三,注重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由于每一位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差异,朗读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教师一个人必然会顾此失彼,这就需要教师发挥集体的力量,重视小组合作这一有效形式,将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的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训练,通过这种形式的朗读取长补短,让每一位学生在小组朗读训练中都能够有所收获和提高。

三、重视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无章可循的,朗读能力的培养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首先,要紧抓字词。字词是文章的基本构成元素,每篇文章都有一些关键性的字词,这些重点字词是学生理解文章的关键,只有学生对这些字词理解的正确到位,才能更好地朗读课文,也才能正确理解篇章句意。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抓住字词,努力做到“咬文嚼字”,通过对字词的理解,扫清朗读能力提升的障碍;其次,要理解句子。句子是作者情感表达的重要形式,在一篇课文中有很多句子,但是有一些句子是次要的,一些是关键的,教师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抓住主干句子,明确主干句子的核心,理解主干句子的内涵,只有学生对主干句子真正理解了,才能更好地朗读课文,达到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再次,要注入感情。朗读效果好,朗读能力才有可能得到提高,而朗读效果与学生是否在朗读是注入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对重点字词和主干句子正确理解后,要求学生在进行朗读时注入自身的情感。学生通过教师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介绍,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作者的心境,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种形式的朗读才是有效的朗读,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才能在朗读中得到真正的提升;最后,分层训练。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参差不齐,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同年级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教师不注意区分,就会事倍功半,这就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朗读训练内容和要求,在相同年级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设计不同的朗读训练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使朗读训练真正见效,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将来立足社会的重要能力,朗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过程,需要教师的认真指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不断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保证朗读的效果,提高朗读能力,从而真正将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培养方法小学语文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