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
【摘 要】本文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的作用,论述通过在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浓厚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利用社会实践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等实践策略,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用 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5B-0027-02
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一个民族的思想道德标准,是人们看待各种问题的普遍态度。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根发芽的土壤,有选择地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在当前的中职学校中,很多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多,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偏差。而中职学校的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作用,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的作用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意识的核心,可以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起到规范、引导的作用,对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追本溯源,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十二个核心要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能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对应的思想。因此,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源,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同时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中职学校和教师要坚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用优秀传统文化来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滋养学生的精神家园。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动力
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交融与碰撞,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对学生的思想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为他们提供可以参照的正确的行为准则。五千年的文化史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璀璨夺目的文化宝藏。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他们对外来文化的抵抗力,使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文化归属感,促使他们自发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努力地学习,投身祖国建设中。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学校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准确把握人生方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让学生爱上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主动地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将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将学生培养成新时代伟大文明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的实践策略
(一)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中职学校应该充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在各学科课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建立系统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引导作用。首先,学校和教师应该设计一系列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系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其次,为学生精心推荐合适的优秀传统文学作品,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经典作品,深入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最后,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在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讲到“商鞅变法”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古代先秦典籍中关于富强思想的记录,让学生明白“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富国,但它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而“富强”这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主张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强调民富才能国强,只有先富了人民,国家才能强大。进而让学生辩证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选择地吸收精华,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因此,在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时代元素,结合时代语境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解读,实现古为今用,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能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二)营造浓厚的校园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可以让学生时刻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早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交流娱乐的重要平台,网络在学生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建立传统文化网络宣传平台,向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主题网站,如中国国学网、中华文明网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这些网站给学生讲解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为学生浏览网站提供指导。此外,还可以利用微信、QQ 等社交软件,组织学生建立有关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群组,定期开展主题群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习和领悟优秀传统文化和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是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因此,教师应该深入发掘优秀传统节日的教育价值,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开展传统节日主题班会、优秀传统文化演出等活动,引导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内化到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中。第三,构建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环境,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在学校建筑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打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硬环境。同时,要积极利用学校广播、校报、墙报、公告栏等校园传媒,营造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软环境,让学生身处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组织社会实践,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体会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体现。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带领学生了解我国各个时期的爱国人士。如抗击倭寇的戚继光、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这些历史故事体现的是爱国思想,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历史故事,让学生明白爱国不仅仅是指为国家献出生命,也包括个人为了国家富强而做出贡献,这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精神的核心,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努力学习、报效国家的正确思想。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他们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对中职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和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认知自我的过程中提高道德修养以及是非判断能力,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真正深入学生的心中,成为学生自身的价值取向,从而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小平.传统文化在核心价值观培养中的作用分析与实践策略[J].教书育人,2016(34)
[2]刘 成,吕 郁,郭和连,等.中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教育——以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17)
[3]王 状.论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高等农业教育,2015(6)
【作者简介】罗 志(19767— ),男,广西陆川人,大学本科学历,广西二轻高级技工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德育管理。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