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德
【摘要】几何知识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学生缺乏空间思维,在学习几何知识时会感到非常乏力,数学成绩也会止步不前。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抽象思维,提高学生的空间感知。基于此,对培养学生空间思维提出了针对性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空间思维 几何图形 建议
数字科目作为初中教育中三大主科之一,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空间思维、逻辑思维、计算能力、思考能力等。几何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加强学生思维空间能力培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同时也要让学生切实了解空间几何的构成,从而提高学生抽象思维和数学知识学习能力。
小学几何知识更多的是涉及到平面几何,而初中几何主要是通过平面几何延伸到空间几何当中,教师需要通过最简单、最基本的问题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帮助学生提高空间辨别能力,降低在空间几何学习中的出现错误的几率。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生活角度树立空间观念,并且能够呈现在纸面上。例如,小明想要到奶奶家做客,现是向东行驶了500m到达十字路口,再向南行驶1000m到达奶奶家。通过画图的形式画出行驶路线。很多学生能够画出向东行驶的路线和向南行驶路线,如果让学生画出从奶奶家回家的路线就无法准确描述,这就是因为学生空间思维较差。这时可以让学生用笔表述向东、向南的路线,并从不同角度绘画出路线,包括俯视、正视、侧视等,从而让学生掌握不同方向几何呈现出的不同平面状态,形成最为基本的空间观念。
传统教学模式都是根据教材内容开展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非常被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局限。这就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观性,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通过情景教学和多媒体演示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讲授“三视图”相关知识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认识结合图形,教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几个不同规则的盒子,在教学中通过演示不同方向的形态,并根据实物进行“三视图”讲解。为了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并下载一些360°的空间模型图,通过鼠标拉拽呈现出不同角度的平面模型。之后让学生观察图形的棱角,并画在平面图上。最后让学生进行对比,从而感受平面图和三维图之间的差距,认识到自身空间思维的错误,并从中找出空间几何的视觉规律,帮助学生养成空间思维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要能够对几何知识进行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出空间几何的规律性。其中,需要教师能够强化对空间几何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主动对几何知识进行思考,这样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效果。传统教学模式之所以无法让学生举一反三,就是因为没有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这就需要突出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图形作为基础,并对基础图形进行观察,不断丰富自身的几何知识结构,通过不断的联想,从而提高自身的思维空间能力。
如三角形ABC(图1)中,AB=AC,AC=BC,D为BC的中点,在图 2中BC外任取一点,使BE = CE,证明三角形 ABE 和三角形 ACE 全等。
此类题目作为非常典型的空间几何题,相比一些综合习题更加简单。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对图1几何图形进行全面分析后,就会得到该图形是等边三角形。而图2部分分析,就需要学生进行联想,也就是应用空间思维,将图形结构进行联想,并通过一些辅助线证明该图形就是全等三角形,也就是连接AE即可证明全等。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进行联想,并结合图1、图2,让学生从平面图延伸到空间几何图,通过对比的形式帮助学生扩展空间思维。
从思维发展过程特点来看,思维往往都是从具体到抽象,也就是动作思维延伸到形象思维当中。其中的抽象思维是最为基本的思维形式,这就需要帮助学生培养抽象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能够自主动手进行空间训练。很多学生在初次接触空间几何过程中,表示空间几何内容能够听懂,但是自己练习过程中却不知所措,就其根本是因为學生没有进行实践。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必须要让学生跟着教师进行画图。在“三视图”教学中,教师在利用道具进行演示时,自己也要摆弄观察,通过多写、多画、多想、多动的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空间思维能力。此外,教师在给学生批改作业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出错的地方进行标记,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错误自主思考,或者将解题思路写在黑板上,这样即可让学生自主挖掘自身的抽象思维,加深对空间几何的理解。
[1]刘恩强.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7,(03):107.
[2]李峰.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5,(0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