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君, 王 立, 金天明
(1.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 天津 西青 300384 ; 2.天津新视界动物医院, 天津 河西 300204)
随着近年国内宠物犬饲养量的上升,肥胖及老龄犬数量也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犬的代谢性、老年性疾病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糖尿病 (DM) 是犬最常见的一种代谢内分泌病,由于患犬很难在发病早期就诊,因此,在临床上,很多糖尿病患犬往往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后才到医院就诊,而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犬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犬主要的致盲性疾病。
就目前的技术手段,唯一可靠治疗方法就是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通过超声将病变的晶状体打碎并吸出,同时植入人工晶体。但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往往还存在其自身的特殊性。因为,糖尿病还可引发糖尿病性角膜神经病变,导致角膜敏感度下降,进而减少反射性泪液的分泌。犬的糖尿病性及非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液变化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差异,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对临床有何指导意义。这些问题目前在国内还处于空白。因此,本试验是以此为出发点,研究糖尿病性及非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液变化,并为术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病例均选自2012年至2016年,笔者临床处理的实际病例,总共236例(420例术眼)。40例为糖尿病性白内障,且均为双眼发病,196例为非糖尿病性白内障根据试验需要,将所有患眼分为两个试验组—糖尿病性白内障组(80例术眼)、非糖尿病性白内障组(340例术眼)。术前对患犬进行详细的眼科及体格检查-荧光素染色检查、眼压测定、Schirmer泪液检查(Schirmer teartest,STT)、裂隙灯检查、视网膜电生理检查以及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详细记录了每只犬的品种、年龄、性别、是否患有糖尿病、白内障成熟度等,同时分别记录两试验组每只术眼,在不同时间点STT数值(术前、术后第1周、第2周、第4周、第8周),对每个时间点STT数值,采用平均值±SD表示,并使用t检验进行生物学统计。
同时再将糖尿病性白内障试验组,根据体重分为小型犬≤10 kg、中型犬10~20 kg、大型犬≥20 kg 3组,分别记录各试验组每只术眼,不同时间点STT数值,并与非糖尿病性白内障试验组不同时间点STT数值进行比较。
所有420个术眼,术后全部恢复视力,复明率达100%。左眼白内障病例数为214例,右眼为206例。术前确诊KCS—糖尿病性白内障组8例术眼(10%);非糖尿病性白内障组13例术眼(5例双眼、3例单眼)(4%),均排除于本次试验。全部224个病例(399例术眼),平均发病年龄为6.7岁,年龄范围0.5~15岁。非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平均年龄(6.2±3.7岁),显著低于糖尿病性白内障组(9.2±2.9岁)(P=0.028 5)(图1)。
图1 术前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和非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年龄比较
*:两试验组平均年龄差异显著(P<0.05)
2.1 犬糖尿病性及非糖尿病性白内障两试验组不同时间点STT数值组间分析比较术前两试验组STT数值分别是18.4±1.7 mm/min和20.5±2.5 mm/min(P=0.0238),差异显著。术后第1周两试验组STT数值分别是16.6±3.0 mm/min和19.4±3.3 mm/min(P=0.025),差异显著。术后第2周两试验组STT数值分别是15.8±3.3 mm/min和18.8±3.5 mm/min(P=0.021),差异显著。术后第4周两试验组STT数值分别是17.4±2.8 mm/min和19.8±3.3 mm/min(P=0.018),差异显著。术后第8周两试验组STT数值分别是18.7±1.5 mm/min和20.8±2.4 mm/min(P=0.02),差异显著(图2)。
图2 糖尿病性白内障组与非糖尿病性白内障组超声乳化术后术眼平均泪液量比较
*:在所有时间点,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平均泪液量均显著低于非糖尿病性白内障组(P<0.05)
2.2 犬糖尿病性及非糖尿病性白内障两试验组不同时间点STT数值组内分析比较糖尿病组术后第2周STT显著低于术前和术后第8周STT,但术前STT和术后第8周STT差异不显著。非糖尿病组-术后第2周STT显著低于术前和术后第8周STT,但术前STT和术后第8周STT差异不显著(图3)。
图3 两试验组内不同时间点平均泪液量比较
*:两试验组内术后第2周平均泪液量显著低于术前及术后第8周(P<0.05),而术前平均泪液量与术后第8周差异不显著
2.3 糖尿病性白内障试验组内小型犬、中型犬、大型犬在不同时间点泪液量变化全部224个病例(399例术眼),体重范围2.5~38 kg,平均体重16.87 kg。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内,中型犬数量4例,排除在本次统计中。糖尿病性白内障试验组内小型犬组STT数值,在各时间点分别显著低于糖尿病性白内障试验组内大型犬和非糖尿性性白内障试验组,而糖尿病性白内障试验组内大型犬和非糖尿性性白内障试验组在各时间点STT数值差异不显著(见图4)。
图4 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内小型犬组和大型犬组在不同时间点平均泪液量与非糖尿病性白内障组比较
*:在所有时间点,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内小型犬组平均泪液量,均显著低于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内大型犬组和非非糖尿病性白内障组(P<0.05);而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内大型犬组和非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平均泪液量,差异不显著
在本试验中,非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糖尿病性白内障组,说明犬糖尿病多发于中老龄犬。同时根据以往研究显示,正常情况下,糖尿病患犬泪液量要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犬[1]。人医和兽医研究均显示,患有糖尿病的人类和犬,由于角膜触觉阈值升高,导致角膜敏感度下降,进而造成反射性泪液分泌减少[2-4]。而在本试验中,术前糖尿病性白内障试验组平均泪液量均显著低于非糖尿病性白内障试验组,这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再次验证高血糖的确可以影响犬泪液量的分泌。另外,至术后第2周,两试验组平均泪液量均呈下降趋势,确切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推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手术创伤破坏了泪膜正常的稳定性;(2)手术创伤损伤了角膜神经,造成角膜敏感度下降[4-5]。
本试验中,两试验组平均泪液量均在术后第2周处于最低值,推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局部用药、局部炎症、手术创伤。全身麻醉对犬泪液量的影响一般只持续到麻醉后的10 h[6-7]。因此,可以推断全身麻醉不是造成两试验组平均泪液量均在术后第2周处于最低值的主要原因。人医文献显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部炎症可减少泪液量生成,尽管在这方面仍缺少兽医眼科的相关研究,但推测这一现象仍有可能发生于犬[8]。另外,犬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均需要局部使用各种眼药,但所有眼药中均含有防腐剂,而防腐剂可以影响泪液量的生成[9]。而在本试验中,笔者处理的所有犬白内障病例,手术两周内,局部用药频率高,等到术后2周,患眼症状稳定后,局部用药频率逐渐下降,而恰逢在此时间点后,两试验组平均泪液量逐渐恢复,说明局部用药对于犬泪液量的生成的确存在,并且是造成两试验组平均泪液量均在术后第2周处于最低值的主要原因。手术创伤可损伤角膜神经,造成反射性泪液量生成减少[2-5]。但对于犬是否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两周,角膜神经逐渐修复,仍需进一步研究。
此外,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内小型犬组平均泪液量在所有时间点均显著低于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内大型犬组和非糖尿病性白内障组,说明犬体型对泪液量的生成存在影响[10]。因此,对于小型糖尿病犬,术后应密切监测泪液量,并适时给予预防性治疗,以免干眼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