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进行绘本创作的思考

2018-07-23 05:44时实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时实

摘要:在素质教育下发展美术教育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绘本以图画与简单的文字结合表现故事,表达的内容与传达的情感易于被接受。从图书市场上来看绘本已经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绘本已经成为美术教育的内容被广泛应用。如何将绘本作为课程资源融入新的教学环境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成为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分析了目前利用绘本进行授课的课程模式,并梳理了这些课程模式的优势以及需要关注的问题,希望在绘本走进美术课堂的课程模式的思考与探索过程中,提出自己对“绘本”美术教学发展和创新的思考。

关键词:绘本;美术教育;教学设计;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5-0185-01

一、前言

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与简单的文字结合表现故事的图画书,它绘本表达的内容与传达的情感易于被接受,从图书市场上来看绘本已经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绘本已经成为美术教育的内容被广泛应用。

随着社会发展,教育越来越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美术教育作为新时代“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的对学生的培育项目也应顺应时代发展,引入新的项目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让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美术教育的目的。而绘本作为多元文化背景下重要的传播文化的媒介,其图文并茂、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向人们传播知识的特点使其正适宜作为教育资源引入美术课堂。

二、绘本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

(一)绘本的教学价值

1.绘本的概念

“绘本”的概念来自日本对西方“picture book”的翻译,其英文名可直译作“图画书”。彭懿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提出“图画书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的合奏”。

2.绘本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1)认知发展。皮亚杰指出,绘本可以促进儿童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情绪发展。所谓的生理发展主要指:视觉、听觉、感觉、运动;认知教育指逻辑、推理和感知;社会性情绪发展指:保持在学习中的热情,控制共同活动的情绪,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绘本既可以作为读物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可以作为视觉文化的媒介培养学生的图像信息处理能力。(2)视觉感知发展。视觉感知在识别和分类信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孩子的生理与心理因素会影响视觉感知深度的分类和解释,而影像视觉感知学习语言和识别符号可以发展孩子的视觉感知,视觉感知符号的识别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语言技能和概念的形成。绘本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儿童展现人际关系和视觉感知存在的互动,对儿童的视觉感知造成积极的影响。(3)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儿童在创作绘本的过程中,会在脑中构建故事情节的画面,在潜意识中用语言符号来描绘故事,最终将大脑中的想象与冉创造的抽象语言具象为图画与文字。绘本创作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对图画感知和文字的理解,注重用绘本的图画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再创作,让绘本创作教学的过程变为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绘本作为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1.绘本的内容丰富,涉及文学、科普、情感、科普、生活等各个领域。绘本诞生于19世纪的2欧洲,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绘本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体系。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内外优秀绘本资源得到资源共享,大量优秀的国外绘本涌入中国图书市场,同时中国亦出现了一大批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优秀绘本作品,作为课程导入资源的优秀绘本作品资源丰富。

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主题的绘本可以帮助开发儿童的多种视角发展,帮助学生理解多种不同文化。

2.绘本将文字语言、画面语言、材质语言的优势综合在了一起。绘本同时发挥了文字语言与画面语言的优势。在绘本中文字发挥提供叙述和运动的功能,图像描绘视觉信息并补充文字信息的内容,帮助读者更容易走进绘本中的世界。

菲洛斯特拉图斯提出,文字、事物和图像这三种不同的材料构成了《名画记》,《名画记》将这三种要素融合在一起,并在融合过程中,文字转化为图像或图像融入真实的事物。文字和图片的結合为儿童创建了一个叙事语言模型和欣赏艺术的工具,使儿童可以探索和反思理解符号和意义。

(三)绘本教学与美术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相适应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同时具有实践性。新课标没有具体提到绘本创作的内容,但在阶段目标与具体课程内容中却与绘本教学主题相统一。

小学第二学段(3-4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目标中“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用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中“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品德与社会、科学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与展示,并发表创作意图”。

由此可见,新课标的学习目标与绘本的课程目标具有适应性。

三、绘本在基础美术教育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绘本教学目的的确立

我国美术教育领军人物尹少淳提出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1)视觉形象;(2)图像识别;(3)美术表现;(4)创意实践;(5)审美判断;(6)文化理解。

绘本创作教学的课程目标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不仅帮助学生提高美术技能相关的素养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将所学会的技能用在解决美术和跨学科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形成人的核心素养。

(二)作为课程资源的绘本课程的开发准备

根据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与绘画阶段,选审美兴趣与接受程度与该阶段学生特点相适应的绘本作为课程资源,适应学生认知与发展的原则。

美国学者大卫·珀金斯提出选择主题的依据:(1)对美术至关重要;(2)与其他学科存在联系;(3)易为学生接受;(4)能激发教师的兴趣。该理论可以作为绘本主题的选择依据,开发适宜的美术绘本课程。

(三)绘本的美术教学设计的革新需求

绘本创作的教学要用“启发式”的课程模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创作绘本,教师可以设置教学情境、合理安排课程任务,开发单元课程体系让学生最终创作出自己的绘本作品。

四、绘本美术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方向

(一)绘本创作课程课程模式

首都师范大学学者刘梦提出三种绘本课程模式:(1)以启发创作能力“启发+总结式”;(2)以提高造型表现能力为目标的“临摹+创作式”;(3)以发展综合能力为目标的“主题+探究+合作式”。

笔者认为除了以上几种课程模式之外,绘本创作的研究者还可以根据排课情况开发系列的单元课程,在“创作属于自己的绘本”课程情境下开发单元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绘本的相关内容、并拥有更加充足的时间与精力来创作绘本,完成课程目标。

(二)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特点对绘本内容进行选择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年龄跨越多个学段,其所处的审美感知阶段与绘画特点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阶段年龄特点来选择与学生年龄段审美特点相符合的绘本绘本作为课程资源、并根据学生的绘画阶段特点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绘画方法对绘本进行创作。

(三)帮助学生通过创作绘本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创作回本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到美术知识与技能,还可以学到用美术的方法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设计绘本课程应从现实生活出发,帮助学生在课堂创作中进行知识迁移,在绘本创作中体现现实生活的所感所思,运用美术来解决美术和跨学科的现实问题。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省级重点项目《“梦箱”绘本课程项目——儿童制作绘本课程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