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及启示

2018-07-06 17:35徐荣华童立杭
国际商务财会 2018年5期
关键词:港口物流比较研究发展模式

徐荣华 童立杭

【摘要】港口物流作为供应链物流的重要环节,提供基本物流服务和衍生增值服务。国外著名港口新加坡港、安特卫普港和鹿特丹港各自利用自身便利的地理位置,采取适合的港口物流管理模式和运作模式,获得了巨大成功。主要经验和启示在于:政府高度重视港口建设;立足港情,制定和实施差异化战略;采取正确的港口管理模式和港口物流运作模式;出台促进港口物流发展的政策,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港口物流;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

港口物流(Port logistics)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口岸优势,依托先进的软硬件环境,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港口物流作为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目的是为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提供基本物流服务和衍生增值服务。

从全球港口发展演变历程来看,由传统的海运货物装卸、仓储中心向具有增值效应的货物服务中心乃至国际物流中心转变,是必然趋势。因此,揭示世界主要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借鉴其成功经验,对加快发展我国港口物流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新加坡港( Port of Singapore)发展模式

新加坡港位于新加坡南部沿海,西临马六甲海峡东南側,南临新加坡海峡北侧。主要特点有:一是优越战略地位决定了其成为世界著名转口港,中转业务极为发达。新加坡港与世界上123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建立了业务联系,每周有430艘班轮发往世界各地,为货主提供多种航线选择。二是港口利用率极高。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艘船舶进出,这相当于世界所有货轮在一年之内至少在新加坡港停泊一次。因而,新加坡港也被称为世界利用率最高的港口。三是大力拓展港口综合功能。例如,围绕集装箱国际中转,打造国际集装箱管理和租赁中心,形成了国际性的集装箱管理与租赁服务市场。此外,新加坡海港与新加坡空港合作开展空港联运的增值业务,还发展成为国际船舶燃料供应中心和船舶修理中心等。

新加坡港管理模式为各方共同管理模式,由政府、国营企业、私有企业三方共同对港口进行投资建设及管理,也是世界上最为普遍的港口管理模式。它打破了由国家或政府对港口发展全权负责和垄断的地位,减少了国家、政府的权力寻租和管理的低效率,能够提高私营企业积极性,提高港口运作效率,进而不断巩固新加坡港在国际港口物流中的地位。

新加坡港物流运作模式为供应链型与联合型物流中心模式,该模式由其自身创造并发展。在该模式下,一方面,港口物流公司与航运物流公司共同成立物流中心,共同投资设立紧密型物流集团公司或由同一大型物流集团公司同时经营航运与物流两方面供应链,以发挥各自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另一方面,物流中心则同港口和保税区,或与港口所在城市共同建立并运营。新加坡港物流运作模式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府投资建设并奉行自由港政策

1997年以前,新加坡港在港口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合一,政府和国营企业主导投资建设和管理。此后,逐渐实施港口股份制管理体制,引入私营资本参与港口运营。例如,1997年,新加坡物流倡导委员会制定了港口发展纲领,新加坡贸易发展局相继开展1997年、1999年和2001年的物流业提升及应用计划,成功整合了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环节。同时实施自由通航贸易等自由港政策,使得境外货物及资金自由进出,对大部分货物免征关税,为货物的流通提供了方便,也节省了成本,更是带动了集装箱国际中转业务的快速发展。

(二)物流分工明确,集约经营

新加坡港区内设有三个配送中心,分别是巴西班让(Pasir Panjiang)港区、森巴旺码头(Sembawang Wharves)和岌巴分销园(Keppel Distripark)。其中,巴西班让港区为专门的汽车转运中心;森巴旺码头为散货分拨中心,主要处理汽车、钢材和重型设备等货物;而岌巴分销园则是港区内最为便捷的集装箱配送中心,主要提供拆拼箱、运输及货物测量、贴牌和包装等服务。

(三)积极培育港口物流链

新加坡港十分注重发展临港工业,将港口与腹地工业两者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港口物流为工业发展提供专业高效的物流服务,从而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较好地实现了以港兴城的战略目标。另外,港口腹地工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港口的经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四)开展柔性化的物流服务

新加坡港口物流服务形式多样,且提供多种其他增值服务。增值服务包括由港务集团提供的IT、物流、供应链等相关解决方案。例如,为客户提供集装箱管理服务,利用自己的IT技术开发虚拟仓库系统,既帮助客户提高仓储效率,又提升了客户供应链效率。

(五)运作与管理实现高度现代化

新加坡港充分运用自动识别系统、电子入阐系统以及全自动化桥式吊机等高科技,不断提高物流运作和管理水平。目前,新加坡港的贸易网络和海港网络方便快捷地为政府部门、航运企业、货运代理公司和船主提供沟通渠道,使得相关信息能够适时地到达有关方,极大地优化物流管理并提高了运转效率。

二、安特卫普港(Port of Antwerp)发展模式

安特卫普港地处斯海尔德河下游,是比利时最大海港,也是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德国等欧洲主要国家的进出口门户。港口腹地广阔,除本国外,还包括法国北部、亚尔萨斯地区以及洛林地区,卢森堡、德国萨尔州、莱茵-美因河流域、鲁尔河流域以及荷兰的林堡等大工业区。

安特卫普港管理模式为政府机构直接管理。该模式可以充分调动政府资源,但也存在投资使用率不高、经营效率低下以及服务质量较差等显著问题。1997年之后,安特卫普港实行管理体制改革,将港务局由政府的一个部门转变为独立经营核算单位,增加财务、人事和管理决策方面的自主权,负责规划并管理整个港区。由于责权利的明确化,较大地提高了管理机构的积极性,有利于改善港口的运转效率。

安特卫普港物流运作模式采用共同出资型物流中心模式。该模式通常以港口为依托,联合数家水、陆运输企业共同出资,或以股份制形式组成现代物流中心,将装卸、仓储、运输、配送以及信息处理等功能合为一体,开展一条龙似的综合性服务。该模式有助于解决港口资金缺乏问题;此外,港口通过与国内外先进物流企业间的合作,能适时掌握国际物流中心的经营管理技术和运作方式。该港物流运作模式特点如下:

(一)港务局与私营企业共同出资

港务局投资主要集中在港口基础设施上,而私营企业主要投资物流、土地开发以及海运等业务。基础设施属于公共物品,一般投资期限长、投资额大且投资回报低,私人资本不愿意介入;物流、土地开发等属于私人物品,具有投资期限短、投资回报高等特点,能够吸引私人投资兴趣。港务局与私营企业共同投资港口建设,较好地解决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投资问题。

(二)基础设施完善

安特卫普港不仅硬件设施良好,拥有各方面的专业化码头、各式仓库和专用设备,建有化工、石化、炼油、船舶修理和汽车装备等工业开发区;还拥有信息控制系统(APICS)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SEAGHA)等电子信息系统,利用信息控制系统进行导航,对企业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交换。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物流效益。

(三)交通运输网络四通八达

迄今为止,安特卫普港已经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拥有300多条班轮航线,联结世界上800多个港口,也是12条国际铁路线的终点。水路、公路、铁路紧密相连,形成完善的运输网络,保证了货物运输的畅通与业务效率,可以较好地开展海铁联运、海河联运以及海陆联运等联运业务。

(四)促进临港工业发展并向腹地拓展

港口物流发展离不开广阔市场,而临港工业发展和腹地扩大化是推动市场形成的重要抓手。安特卫普港是比利时第二大工业中心,港区工业集中化程度高,工业范围主要涉及炼油、化学、钢铁、机械、有色冶炼、汽车、造船等。港口腹地广阔,除比利时外,还延伸至法国北部、卢森堡、德国以及荷兰等国,这些地区和国家经济较为发达,市场需求量极大,为安特卫普港港口物流发展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鹿特丹港(Port of Rotterdam)发展模式

鹿特丹港位于荷兰的南荷兰省新马斯河(Nieuwe Maas)河畔,地处莱茵河与马斯河汇合处,为欧洲最大港口城市。该港是连接亚、非、欧、美、澳五大洲的重要港口,因此也有“欧洲门户”之称。

鹿特丹港管理模式为政府机构直接管理模式,政府统一港口规划、建设和管理。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港务管理局开始认识到政府单一管理模式弊端,对港口管理功能不断进行调整。例如,港务管理局由先前的港务管理功能逐渐转变成了物流供应链管理功能,同时,持续发展扩大港口区域,还主动为厂商寻求各种投资机会,建设信息港,发展增值物流及服务,从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鹿特丹港物流运作模式为地主型物流中心模式。该模式由其创造并发展。这种模式下,大部分经营管理自主权和土地使用权由港务管理局拥有。通常,港口管理局提供部分仓库或场地以开辟成公共型港口物流中心,但不直接参与物流中心经营,重点挑选业务基础和信誉好的物流公司加盟经营。除了鹿特丹港之外,美国纽约港、德国汉堡港以及法国马赛港等世界著名港口也采用该模式。地主型物流中心模式主要特点如下:

(一)政府统一规划,企业自主经营

鹿特丹市拥有土地、海岸线和基础设施所有权,市港务局负责对港区内航道、码头和土地等进行统一开发,建设成港口和工业园区,并实施管理。政府在港区专门开辟物流中心,重点引进和布局与港口运营相关产业。码头上部分机械设备、库场、辅助配套设施、基础设备设施以及仓库,则由参营私企以租赁方式进行投资。

(二)配套设施完善,运作效率较高

港口拥有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自动化导航系统等完备配套设施,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管理设备和操作技术手段。如畅通快捷的海关服务确保货物及时发送。此外,集疏运系统广泛运用,扩展至腹地运输网路以及港口内部运输系统,为快速通航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物流中心呈现专业化、规模化

在港口资源有限条件下,建立和不断发展物流中心,是鹿特丹港成功的关键。1998年,该港便建成专门的“配送园区”,引导和鼓励到港货物进入物流园区,开展专业化增值物流服务。目前港区及腹地设立埃姆(Eemhaven)、博特莱克(Botlek)和马斯莱可迪(Maasvlakte)三个专业化的功能齐全且设备先进的大型物流园区,分别负责储存和配送不同种类货物,提供各项增值服务及海关现场办公业务,并在港口采取多样化的集装箱运输形式。

(四)港城一体化,港口腹地工业形成工业带

作为一个典型的港城一体化城市,鹿特丹拥有大约3 500家国际贸易公司,以及一条包括炼油、石化、船舶建造与修理、港口机械、食品等多部门的临海沿河工业带。在港区内实行“比自由港还自由”的政策,充分吸引客户。还实行“保税仓库区”制度,仅收取货物仓储费用,以降低客户成本,提高港口竞争力。

四、国外港口物流发展经验和启示

世界各国著名港口物流的发展历史久远,举措得当。一方面,港口所处的地理位置往往非常优越,是重要的出海口,并與内河运输相连,同时,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可以源源不断地组织物流的进出口。另一方面,港口所在城市工业较为发达,城市与港口呈现良性互动的发展关系。此外,港口腹地是重要的工业中心和消费中心,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回顾世界著名港口物流业的高度发达的发展历程,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一)政府高度重视港口建设

港口固然具备天然禀赋,但后天的不断开发、建设和发展尤其重要。港口作为整个物流供应链的节点,可以利用自身口岸优势,强化对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完成物流供应链系统中的基本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港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例如,新加坡一直将港口物流列为国家重点产业之一,加以大力发展。政府一贯重视发挥港口优势,将港口规划发展上升至长远的战略发展高度,不断扩充、改善、提升港口相关设施水平和能力,多渠道筹集资金,并提供技术和人力保障,使新加坡港的基础设施水平始终保持世界先进水平。一般而言,政府主导了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持续性投入,不断优化港口的硬件环境,实现港口的规模化、系统化和国际化,确保港口的优势竞争地位。

(二)立足港情,制定和实施差异化战略

各国政府非常重视从战略高度规划和发展港口物流,制定适合港口自身发展的物流战略。另外,地理位置优越是每个港口发展的共同点。但港口的功能、发展基础、所处环境、物流管理体制以及物流运作模式各异,因而,港口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实施不同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例如,新加坡港基于处于马六甲海峡咽喉的重要位置,是联系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通枢纽,大力发展中转业务。当上世纪60年代集装箱运输开始在世界上逐渐兴起时,新加坡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开始大力兴建集装箱专用泊位,逐步改建和新建集装箱专用码头,实施积极的集装箱中转政策,使得新加坡港迅速发展成为东南亚集装箱国际中转中心。安特卫普港和鹿特丹港则根据自身发展对所在城市和腹地的强烈依赖性的特点,制定了以港兴城、城兴港兴的物流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引入炼油、石化、港口机械、造船等工业,服务于港口物流。同时,通过建设航空、铁路、内河以及公路等便捷的交通网络,将港口物流不断向腹地延伸。例如,安特卫普港直接连接欧洲的几条主要高速公路,并与北欧主要的内陆水路网络相连。此外,安特卫普港距离布鲁塞尔国际机场的货物装卸设施只有45分钟车距。

(三)采取正确的港口管理模式和港口物流运作模式

港口管理涉及到港口规划、投资、建设以及运营等众多方面,涵盖土地、码头、航道、物流园区等开发、建设和使用等多个环节,需要充分调动政府、航运公司、物流企业等多方积极性,实现目标协同,产生共赢。目前,世界主要港口的管理模式有三种,一种是私营企业管理模式,以香港港口为代表;二种是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管理模式,主要以中国港口为代表;三种是以各方共同管理模式,以新加坡港口为代表。三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需要以港口物流效率、效果等关键绩效指标为考核依据,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以采取适合的管理模式。同样如此,港口物流运作模式共有四种模式,分别是由鹿特丹港创造并发展的地主型物流中心模式、由安特卫普港创造并发展的共同出资型物流中心模式、由香港港创造并发展的独立型物流中心模式以及由新加坡港创造并发展的供应链与联合型物流中心模式。一般而言,港口物流运作模式是结合不同港口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与相应的港口管理模式相衔接,在港口物流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整合而产生的。

(四)出台促进港口物流发展政策,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港口物流的发展特别需要政府出台倾向性的政策,如扶持性的贸易政策、税收政策、港口用地政策以及人才政策等。例如,新加坡同美国、日本、加拿大、中东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充分实行自由港政策,实现通航和贸易自由,允许境外货物、资金自由进出,对大部分货物免征关税等。这些政策不仅促进了货物快速流通,还大大节省了贸易成本,带动了新加坡港集装箱国际中转业务的长足发展,使新加坡成为国际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荷兰鹿特丹重视发展教育,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的办学宗旨是:为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该校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的专业已得到国际知名机构的认可,国际MBA专业排名居世界前列,开设海上经济学与物流等专业,为港口物流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香港也与大学和教育机构合作,培养一流的港口物流操作管理人才。此外,大多数港口都专门设立保税区和物流园区,以方便货物的进出。在保障港口基本物流业务以外,多数港口还开展多方面的物流增值业务。例如,新加坡港开展船舶修理和租借业务,安特卫普港物流中心为普通和专门货物提供各种装卸和物流设施服务,鹿特丹港开展储、运、销一条龙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庄倩玮,王健.国外港口物流的发展与启示[J].物流技术,2005(6).

[2]李学工,任伟.国外港口物流发展的趋势、特征及启示[J].港口科技,2007(2).

[3]周明伟,陈顺龙.新加坡港口物流业发展经验及其启示[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7(1).

[4]刘冉,董玛力,宋涛.新加坡“港-城”关系转型的经验借鉴[J].世界地理研究,2008(12).

[5]陳勇. 从鹿特丹港的发展看世界港口发展的新趋势[J].国际城市规划,2007(1).

[6]李红兵,佟东. 荷兰鹿特丹港城一体化发展的思考[J].中国国情国力,2014(11).

[7]苏德勤,曹春晖. 安特卫普港现代物流业发展与启示[J].中国港口,2001(6).

[8]李南,任伟,郑祖婷.“一带一路”战略下安特卫普港与中国的合作展望[J].港口经济,2015(11).

[9] 孙建军,胡佳.欧亚三大港口物流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以鹿特丹港、新加坡港、香港港为例[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4(3).

[10]吴爱存.中国港口的产业集群研究[D].吉林大学,2015.

[11]王坚.我国港口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8(10).

[12]陈焕,诸利明.我国沿海港口物流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8).

[13]李莹迪.舟山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11).

[14]汪长江.世界典型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分析与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1).

[15]港口物流[OL].中国百科网.http://www.chinabaike. com/z/jingji/hg/785108.html.

猜你喜欢
港口物流比较研究发展模式
荆州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营口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