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和推动专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的背景下,“工匠精神”的提出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精神内涵,为职业教育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把“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有效途径,可以为校企合作及文化育人等方面培养学生提供思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文化;校企合作;工匠精神
作者简介:杨爱珍,女,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22-0027-04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的背景下,“工匠精神”的提出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精神内涵,为职业教育专业文化建设指明方向。高职院校肩负为制造大国培养高素质优秀匠人的重担。目前,高职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教育手段方式也在摸索创新,技术至上的教学理念仍然占主导,轻视了学生价值理性和人文专业素养的培养。职业院校对“传技”和“育人”的关系把握出现一定偏差,造成培养的学生步入岗位后,明显缺乏职业理想和行业文化自信,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不足,这是育人环节中专业文化内涵建设有缺陷的反映。专业文化——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人;专业文化——塑造专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高职学生对责任意识、团队合作、坚守诚信等先进的工作价值观缺乏足够的认可度及坚守力,入职后自然难以具备爱岗、敬业、乐业和专注等工匠品格。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是指熟练掌握某一领域技术的手艺人,匠人通过不断打磨铸就,由外而内萌生发展而成的“匠心”乃至“匠魂”。锤炼出优秀的职业品格:“巧夺天工”的创造精神、“尊师重道”的师道精神、“强学力行”的敬业精神和“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内涵主要包含人格心理、专业技术、职业精神、价值情怀等四个层面。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思想孕育了工匠们勤劳、坚忍、敬业和责任担当的职业操守。优秀的工匠信奉“靠手艺吃饭”,对自己的的职业充满热爱,勇于创新、不断追求和提升自己技艺水平,充分享受产品在手中成就的过程。[1]
真正的工匠代代坚守传承着“道”更甚于“技”“道”合一。“德艺双馨”是对他们最高的评价,恰恰与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内涵相吻合。职业是人们个体赖以生存的平台,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出于自我内在的需求、价值的体现,慎重选择和敬重自己的职业,以敬畏之心努力把事情做好,带着高度的责任心,把平凡的工作当作一种修行。充满热情、全身心投入、工作并快乐着、坚持不懈并不断追逐目标,这就是“工匠精神”现实的诠释:“爱岗、敬业、乐业、专注”。
二、“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切入点
职业教育是重要的人力资源供给主体,“不断应付现实需求”的目标推动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存在矛盾,当供给主体与市场需求失配时,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于一体的职业教育首当其冲。针对中高端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国家大力倡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企业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
根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 146家、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究其崛起发展历史,这些长寿企业的秘诀就在于代代传承着一種精神——工匠精神。[3] 在时间沉淀下的德国或日本的工匠精神,已经如同空气般自然存在于他们的民族精神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乃至成功,要依靠生产设备的更新,更需要劳动者自身技艺与职业素质的提升。当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的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不匹配、学生的职业实践技能与职业素养不高等。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江苏省2012~2014届专科(高职)学生在毕业后的一年内离职率分别为44%、46%、43%。[4]据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分析离职原因,93%属于主动离职。毕业生选择主动离职的原因主要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占50%)、“追求更高薪资福利”(占42%)和“想改变职业或行业”(占33%)。离职原因有企业待遇低、环境差、权益保障不到位等客观方面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学生缺乏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忠于职守的精神。与本科专业相比,专科的离职率更高,这反映出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环节,对“工匠精神”方面的培育力度不够或有缺失。要缩短职业院校毕业生素质与企业用人素质要求的差距,就要培养高职学生既有过硬的职业技术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逐步建立企业员工应有的职业理念、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等。“质量之魂,存于匠心”,高职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技能,为未来工匠的成长奠定基础。高职校园文化和专业文化是“匠心文化”培育的土壤,让工匠精神在校园内不断发酵孕育,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这是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破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切入点。
(二)“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强化专业特色,构建品牌专业
高职教育是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一体,其目标是培养职业人才的专业意识、专业气质,奠定未来职业素质,具备职业发展潜力;其文化内核应该是大学文化与职业文化的交融。专业文化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对高职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强化、深化、活化和支撑的作用。[5]笔者曾以“工程造价专业文化建设”为主题做过调研,为了解某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文化建设现状,对常州工程造价行业相关企业人员进行了走访及问卷调查。调研结果显示,行业内企业对该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后,除专业技能外,其他综合素质很满意的仅为15%。有85%的企业认为,非常有必要将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引入课堂,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使命感。75%以上的企业认同在校应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包含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创新意识和职业操守等品格,这些恰恰是工匠精神的内涵表现。由此可以看出,将专业文化与匠心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专业特色鲜明、具有职业特点的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重心。
职业教育品牌专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根据受教育者素质能力和职业发展规律,合理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当前,融入行业、产业、企业元素的高职院校专业文化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共同目标。笔者对常州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阶段的高年级学生进行座谈及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临近毕业的学生对企业文化概念模糊不清的占71%,反映出学生对本行业的特点、本专业的职业素质、职业精神等了解不多;经过顶岗实习阶段的实践学习过程后,9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将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普遍认为,目前在校课堂教育过程中,有将近40%~50%的教师忽视学生职业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缺乏充分的企业实践而仅仅依靠学校大量理论教育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工匠。校企合作过程中,优秀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企业精神等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的专业文化,既可以丰富专业文化的内容,增加专业文化建设的载体和途径,又能很好地解决学生步入岗位后不适应企业的尴尬状况。品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注重在校期间“工匠精神”的孕育与培养,强化专业特点,将优秀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融入专业建设中,培育凝心聚力的企业精神、积极向上的职业精神,形成本专业的正确价值导向,让“匠心”萌芽。校内外、课堂内外要逐步渗透工匠精神,引导潜心成匠的意识。在“工匠精神”专业文化的孕育下,充分发挥专业文化对高职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践行职业的实践,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让学生逐步了解、习惯、自觉执行相关职业的素质要求,从而自带专业特色、职业特点步入岗位,逐步缩短校园与企业的距离,实现从“校园人”向“企业人”的角色转变,奠定未来个人发展与企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产生对从事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匠心文化注入专业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专业特色,形成专业品牌。
三、“工匠精神”视角下专业文化建设途径
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应着眼于职业、立足于文化。将专业特色浓厚的匠心文化纳入专业文化内涵,更好地将产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入职业院校、融入专业、融入课程,是工匠精神培育的最关键环节和最主要渠道。
(一)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职业教育的职能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构建提升学生的精神思想层次,充分理解职业精神,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一流工匠要从少年培养,人才思想文化观念和素养问题的形成与改变,都不是一朝一夕的,高职院校学习阶段是人才思想意识形态和职业素养形成的关键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秉承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方向,结合创新教育理念,对人才的思想意识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培育教育。[6]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把工匠精神的培育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两者有机融合,可以尽早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形态,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二)深度融入“工匠精神”,优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动态,深入研究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文化素養和职业人文素养。根据专业特点,以专业文化为核心,按照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职业技能等层次,将“匠心文化”与专业文化紧密结合,以多种形式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从而构建行之有效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内化自己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初步具有匠心。
(三)渗透“工匠精神”教育,增效专业课程教学
专业课程是“工匠精神”培育的最主要渠道和物质载体。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充分挖掘本专业知识与技术体系,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特质。在专业课程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中,让学生不同深度地感知本专业的匠心文化。在知识与技艺的学习与传承中,逐渐培养学生对行业发展动向的关注意识,创造机会多渠道多形式地感受工艺形成的历史渊源,体会工匠的技艺和地位,对职业活动中的“工匠精神”有全面认识与理解。
(四)引企入校,构建基于“工匠精神”指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重要实施者,是专业改革、课程建设、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导者。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迫切需要。[7]为更好地实现校企间教学相长、双重培育“工匠精神”的目的,深入推进产教融合。高职院校与企业以互利共赢为纽带,做到“学院对接公司、教研室对接项目、教师对接工程技术人员”,提高校企间的有效连接,增强校内专任教师职业认同感,提高其社会服务能力。[7]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将企业的技术骨干、行业精英吸纳为兼职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课程中,他们在生产实践岗位上的专注坚持,一丝不苟,追求创新,向学生真实呈现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职业精神。将企业文化精神、职业精神于无形中融于专业知识体系,用实践解读匠心之本。
(五)引企入教,开设“工匠课堂”,协同育人
榜样的力量,能鞭策鼓励、催人奋发。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青少年怀揣梦想,需要身边平凡岗位中的工匠精神的践行者,感染和引领他们感知匠心的不凡与平凡。邀请行业内专家、企业精英开设课堂讲座及课外专业引领,让学生初步认识专业、职业、岗位之间的依存关系;平凡岗位的高技术人才开设“工匠课堂”,让学生切身感受“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充分理解匠心内涵。创建校内外“双班主任”制,企业班主任与校内班主任携手,共创学生实践平台与机会,开展各项班级活动,积极推进“工匠精神”的培育与践行,使工匠精神的体验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相融合。通过企业人员与学生频繁互动,对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等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内化学生成长的精神力量,无悔做“匠人”,坚定修“匠心”。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视角下专业文化建设,是以融入创新意识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为核心、深化校企合作机制、搭建“工匠精神”的共建平台、将“匠心文化”渗透于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实现职业的实践教学。学校应将“工匠精神”与技术活动、技能培育有机结合,内化于学生的精神之中,造就一大批真正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叶军.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灵魂和支柱[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3):63-65.
[2] 李雪莲.加强高职校企文化融合,培育工匠精神[J].经济研究导刊,2016(25):114-116.
[3] 时美英,夏开武.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工匠精神”培育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6):43-45.
[4] 潘漫.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报告(2015年度)[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
[5] 李乾坤,邓光.专业文化:支撑高职文化建设的主体与实体[J].职教论坛,2014(6):5-8.
[6] 余敬斌.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8):54-56.
[7] 刘小勇,段慧兰,罗美霞.浅析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构建[J].文教资料,2017(17):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