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的实效性

2018-05-20 00:00覃颖
读写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提升能力主体地位自主学习

覃颖

摘 要 把传统的教师“教案”改为师生共享的“学案”,利用导学案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 自主学习;主体地位;提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8-0210-01

我校教师外出广州、南宁等地学习其他学校的教改经验,回校以后,我校数学组尝试以“导学案”进行“学教结合”的课程改革,把传统的教师“教案”改为师生共享的“学案”,把“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高”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中,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课堂效益。下面浅谈使用导学案教学的一些体会。

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路线图,是老师和每个学生都有一份的。“学案导学”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导学案与教案不同,导学案是教学生如何“学”,教案是老师如何“教”。用导学案教學是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前预习、新课导学、知识应用、总结提升、课外作业等教与学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常规讲课的质量。用导学案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校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还有部分是街道经商子女,或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他们的父母平时很少有时间有能力来管教和辅导孩子,这些学生的基础较差,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也差,不会看书学习,有了导学案,就可以引导学生如何看书,如何思考,如何解题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更易于理解定理公式的推导

在课堂主动学习中,我校大部分同学存在着三差:即:课堂主动探索和主动思考意识差,主动参与合作意识差,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意识差。对于课本中数学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很多学生不理解,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把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设计成一系列的问题串,让学生根据问题能够拾级而上,增强探索的欲望,学生也能更有效理解公式定理的推导和证明。

三、课堂探究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是“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问题探究是新课的核心,通过对探究性学习导学案上一个个分层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在教师引导、点拨下,学生由易到难,动脑动手,逐步完成,自然而然有了成功的自豪感,就会产生继续攻克问题的信心和愿望。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导学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了自我学习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潜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当堂练习和检测是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重要的知识方法反复练,题型要多样化,而且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掌握程度分梯度练习,题目要精选,题量要适中,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难度适中,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差异,加上教师及时点拨指导,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当堂检测,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实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档次的练习。竞赛成绩优秀的同学可以加入高难度的检测题。在课堂中因为有了竞争,学生会在好胜心驱使下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分享到自己进步的喜悦,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导学案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和思维能力,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为学生以后的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简单来说,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导学案教学的基础目标是要帮助学生高效的掌握数学知识,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最高级的目标,即是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综合能力,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思维基础,在实际的导学案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兼顾两者,才能确保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更高,得到更好的学习成果。

当然,编制导学案是个费时费神的工作,每天一课,要花时间和精力才能编好,而一个班级中,因学生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学习程度有“好、中、差”之分,只有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针对性的引导,才能得到整体更为理想的教学成果。简而言之,要让不同类别的学生都能在其最近发展区内去完成力所能及的自主探究,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获取更多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就要“好、中、差”兼顾,编出可供不同水平、不同能力的学生回答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问题,达到人人可学到数学,都学有所得,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优秀生感到挑战,一般生受到激励,学困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曹东霞.侯万胜.初中数学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刍议[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32-34.

猜你喜欢
提升能力主体地位自主学习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找准 “自学” 着力点,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