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撬开写作之门

2018-05-14 16:22杨有平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写作阅读

杨有平

摘 要:写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而阅读则是教师写作的基本前提。阅读学科刊物,明确写作方向;阅读专业著作,寻找写作支撑;阅读教育书籍,开阔写作视野;阅读新闻报刊,把握时代脉搏。教师结合自身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开展深入而广泛的阅读,才能消除精神贫瘠,撬开写作之门。

关键词:写作;阅读;专业发展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不少一线教师会因为写文章而发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缺乏阅读,使得知识储备不足。因此,笔者借此机会,结合自身写作经历,来谈谈如何用阅读来撬开写作的大门。

一、阅读学科刊物,明确写作的方向

学科刊物是帮助学科教师了解学科发展动向的有力助手,也是明确教师写作方向的重要指南。刚开始参加工作时,我就订阅了思想政治学科三大核心刊物,即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和浙江外国语学院主办的《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这三本学科刊物既有学术上的引领,也有实践上的指导,阅读起来让人倍感亲切。通过对学科刊物的阅读,我逐渐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格式,了解了学科发展的动态,熟悉了刊物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它们指明了我写作的方向,使我实现了从读者到作者的转变。

如通过阅读三大学科刊物等,我发现关于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研究异常“火”,可谓是大会小会言必称学科核心素养,新老媒体天天论学科核心素养,课题论文全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在这种“火”的背景下,产生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我感到很多研究或新意不足,或蜻蜓点水,或言之无物,或研究重复,盲目跟风式研究非常普遍。这一现象,坚定了我针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做一篇文献综述的想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确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现状,并展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未来的研究方向,这对于一门学科的发展尤为重要。最终,通过对182篇关于核心素养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读,发现目前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还存在理论构建不足、对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研究内容和方法有待丰富等问题。基于此,我提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要做到“三结合”,即结合新课标,系统研究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结合教学考,注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联动机制;结合小初高,实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基础教育培育一体化。这就是《当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现状探析》一文的写作历程,其写作方向主要来自众多学科刊物的阅读,该文最终以专家稿的形式刊登于《新课程研究》2018年第5期。

二、阅读专业著作,寻找写作的支撑

专业著作凭借其理论性、系统性的特点,为我的写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每当文章写不下去的时候,翻上几页相关的专业著作,总能触发写作的思路,可以说,专业著作支撑着我的成长。在对专业著作阅读的过程中,我始终抱有一种“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心态去研读,即深阅读,因为随着微时代的来临,网络、手机、平板电脑逐渐成为方便、快捷的新型阅读工具,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不需要太多思考、跳跃浏览式、碎片化式的浅阅读,但浅阅读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获得的是资讯,而不是知识。资讯是碎片化的、孤立的,而知识是系统的、有结构的,碎片化的资讯通过连续新鲜的内容刺激大脑,让你沉醉于“又知道了新东西”的喜悦之中,但是你仅在知道的层面,并不能系统地表述,更无法谈及提取,只有系统的知识才具有核心竞争力。而系统知识的形成需要深阅读,通过深阅读,不仅能掌握知识的符号形式,还能掌握符号形式背后所蕴含的逻辑形式和价值意义。[1]

如我写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待发表)一文,主要阐释两个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含义及其内容;二是马克思主义素养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缘由。从选题来看,这是一个与目前核心素养很贴近并且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因此,该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但由于本人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阅读,使得理论支撑不足,导致文章写到一半就无法进行下去。为了更好地完成这篇文章,我采取名句摘录和撰写阅读感悟相结合的方式对黄蓉生、冯颜利教授所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之作导读》进行了深入阅读。通过对学科经典著作的阅读,我发现目前思想政治学科所讲授的学科知识几乎都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之作。可见,马克思主义素养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而言非常重要,这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完成这篇文章的信心;同时,阅读也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使我对马克思主义素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助力了我的写作。在对经典著作进行深入阅读的基础上,我提出了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就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师在长期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它主要由理论素养和行为素养两个维度所构成,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主要包括准确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科学而灵活的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和坚定而笃实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行为素养主要包括综合的社会行为、专业的职业行为和理性的政治行为。一个核心,两个维度,六个基本点,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素养:思想政治課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一文的写作过程,这篇文章最终能完成,得益于专业著作的阅读为我的写作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阅读教育书籍,开阔写作的视野

著名特级教师闫学在其《教育阅读的爱与怕》一书中说过:“教师拥有知识的宽度将最终决定他能到达的高度,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在精湛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开阔的人文视野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单纯阅读学科专业书刊极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科教学者,但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科教育者。而要想实现由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转变,需要我们从学科阅读的“小天地”迈向教育阅读的“大世界”。

还记得在我刚刚大学毕业尚未参加工作的那个暑假,通过阅读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刘波老师《教师阅读力》一书,使我懂得了“开放阅读”的重要性,明白了教育阅读应是教师成长的必修课和常规课,是教师解除“本领恐慌”的最好良药。[2]读完之后,我把自己对该书的体会整理成文,最终,我的“处女作”《阅读,教师成长的精神之钙》刊登于《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6年第11期,这对于刚参加工作几个月的我而言,既是一份激励,也是一种鞭策。自那以后,我始终保持阅读教育书籍的习惯,秉持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成长理念,阅读了诸多著名的教育书籍,如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日本佐藤学教授的《静悄悄的革命》和《教师花传书》、著名特级教师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和《不跪着教书》、郑杰老师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和《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等。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读写结合,写好读书笔记和摘录,多则上千字,少则百把字,无关篇幅长短,更关注阅读之后对自己的启发。阅读教育书籍,为我的成长提供了很多实质性的帮助,比如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如何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等;同时也开阔了我的教育视野,开启了我学科写作和教育写作相结合的写作之路。

四、阅读新闻报刊,把握时代的脉搏

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好文章背后一定有一个好问题,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在真实而有价值的研究任务中不断探索和追问中而形成,而好问题则在于能把握时代脉搏,紧扣时代课题,回应时代之问。因此,教师不仅要阅读学科专业书刊,还要阅读新闻报刊,了解家国大事,增长见闻,以此助力写作。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我深刻意识到思想政治不仅是一门专业、一个学科,更是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党和国家政策宣传的喉舌。这一身份的定位促使我每天坚持运用一些零散的时间来对新闻报刊进行阅读。比如早上起来洗漱时,在手机上打开《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里的新闻早班车,该公众号推出每日要闻,并可以进行语音播报;在大课间期间,可以对《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国青年报》等进行阅读。阅读这些新闻报刊,一方面为我课堂教学和试题命制提供了素材,同时也助力了我的教育写作。如通过阅读《人民日报》等新闻报刊,我深刻意识到学习和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一段时间内首要的政治任务。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如何当好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排头兵”和“播种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在学懂上下功夫,要在弄通上下功夫,要在做实上下功夫。这正是回应时代之问,也是对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要求。基于此,我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以教学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试题为依托,让学生真正学懂、弄通和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这就是《学懂·弄通·做实:让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一文的写作过程,最终刊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年第4期。

除上述阅读外,教师可结合自身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进行广泛阅读,如诗词歌赋、小说、散文等。只有开展深入而广泛的阅读,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消除自身精神的贫瘠,也才能撬开写作之门。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5.

[2]刘波.教师阅读力[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4:43-46.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写作阅读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