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慧 杨一鸣
摘 要:进入新时代,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编写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读懂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读懂教材,就要读懂结构、读懂正文逻辑、读懂正文与活动关系。用好教材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用好教材,就要尊重教材、科学使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要防止“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等主观主义倾向。
关键词: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价值追求;读懂教材;用好教材
2018年秋季开学,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以下简称“本册教材”)将进入课堂,与广大师生见面。教材编写团队认为,如何将教材的思想立意、价值追求、内在逻辑等信息完整、准确地传递给一线教师,从而引导其读懂教材、用好教材、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实现课程目标,成为新教材推广使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立足时代,把握教材编写的价值追求
本册教材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前瞻性要求与青少年思想品德、法治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相结合,努力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命题。
本册教材力图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彰显和实现课程目标,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材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十九大治国理政的新理念等编写,立足新时代,以引导学生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做自信中国人为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主线,并据此编排四个单元:富强与创新、民主与法治、文明与家园、和谐与梦想。教材编写遵循知识逻辑、生活逻辑和生命逻辑的统一,三者相互交织、彼此影响,共同推动和促进学生完整生命的展现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教材知识内容呈现包括中国腾飞的历史进程、取得的伟大成就、面临的时代挑战和做出的积极应对等四个维度,其正文具有思想性、时代性和励志性,情境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真实性,问题具有指向性、思辨性和开放性,活动具有导向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本册教材的指导思想、编写依据、教材立意等体现了本课程的基本价值追求。立足新时代,充分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宏观立意,有助于教师打破对教材旧的认知框架和思维惯性,有助于教师以开放心态实现与编写者的“视域融合”。可以说,如何理解新教材、以何种眼光和心态接纳新教材,直接决定教师能否真正走进教材,实现教学主体与教材客体在认识、情感与实践中的统一。
二、读懂教材,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本册教材试图突破国情国策教育的传统模式,不止步于对国情国策事实性知识的一般认知,而是借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个人体验,将国情知识学习与核心价值观内化、国民身份认同结合起来,将生活场域扩展、个体品德发展与主流价值引导结合起来,将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推动学生将对国家的热爱、对社会进步的期盼升华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它不再以客观知识学习为主线,而是以价值观教育为主线铺排教材结构和内容,教师初读教材、准备教学时或许会觉得抓不到“知识点”而“不知所措”。因此,读懂、读通、读透教材成为决定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一)读懂结构,把握教材内在逻辑
厘清教材结构,有助于教师把握教材的内在逻辑。建议教师可以用梳理“教材结构—单元结构—课结构”的方式,从宏观、中观再到微观逐层把握教材结构。如,本册教材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架构全册单元核心价值,在此基础上,创设 “富强与创新”“民主与法治”“文明与家园”“和谐与梦想”四個单元主题八个话题。每个单元主题中的两个话题之间,也是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以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为例,单元内在结构如图1所示。教师厘清单元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对于读懂教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1 第一单元逻辑结构
本册教材延续了前几册教材的呈现方式,每课的结构都采用“经验引入—聚焦课题—创设情境、揭示矛盾、深入分析—形成主要观点(正文)—行动能力(拓展空间)”的形式。这个结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发生过程,也体现了生命逻辑、生活逻辑和知识逻辑在每一学习主题中的内在统一。
(二)读懂正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正文,是教材的灵魂。正文内容之间一般来说存在着总分、因果、并列、递进等逻辑关系。这里以第八课“中国人 中国梦”为例加以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材着力引导学生把握新时代特征、理解新思想指导、了解新征程阶段,认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价值目标,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八课立足共圆中国梦的时代命题,将前面几个单元涉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略在此进行总结、概括和提升。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分散在四个单元之中;“五位一体”中的经济建设在第一单元,政治建设在第二单元,文化建设在第三单元,社会建设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生态文明建设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均有涉及;“四个全面”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第四单元,全面深化改革在第一单元,全面依法治国在第二单元,全面从严治党虽然没有专门阐述,但关于坚持党的领导分散在全册教材中。通过这种回顾与总结,教材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自信中国人。
事实上,教材内容也并非完全忽视具体知识点的逻辑结构,只是由于以学习主题方式结构教材,所以,正文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就有可能隐没在材料、活动和具体内容的行文中。如关于“创新驱动”主题,分析教材,我们同样可以整理出:“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如何创新(国家、社会、个人)?”教材中知识点的或隐或现,考验着教师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理解水平。
(三)读懂正文与活动的关系
教材中除了正文,还有“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拓展空间”等活动设计,正文和情境(活动)共同构成教材的整体。一般而言,正文比较正式,相对抽象、概括;活动相对多元、活泼。本册教材中,情境(活动)不仅是对正文的辅助、论证、体验或延伸,有的还承载着具体的观点内容,承载着对“道德知识”和“有助于道德的知识”的习得功能。随着教材编写方式的改进,其中的活动也开始慢慢承载具体的观点和内容,并且形式多样、新颖,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把握具体内容。情境(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而且还有助于促进他们学习的迁移。学习迁移是学生解决问题、创造思维以及一些高级心理加工过程、发明和艺术创造等所必需的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不是学生完全自发实现的,教材中的情境(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及其迁移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学习迁移是新颖情境中的重构,而且,复合而丰富的学习情境更有利于学习迁移的发生。[1]本册教材中存在大量事实类、思辨类、实践类的情境(活动),它们和正文不是两张皮的关系,而是水乳交融、共同构成教材的统一整体。
三、用好教材,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
如何用好教材,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本文提供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尊重教材
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国情教育,反映了国家意志,体现本课程的学科思想、观点、方法,蕴含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对于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思想品德等核心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尊重教材,就是在落实国家意志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册教材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凝聚了成百上千位专家、学者、教研人员、教师的心血,吸收了各版本教材的优点,成果来之不易,尊重教材也是尊重群体劳动成果的表现。当然,尊重教材,不等于奉教材为“圭臬”,本册教材有它的优点,也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新教材的使用能激发广大一线教师不断发现新问题、进行新思考、新讨论、新实践,从而帮助完善教材、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科学使用教材
科学使用教材,首先表现为坚持政治方向的正确性。“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统编三科教材(笔者注: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是立足于党和国家的全局,为实现长治久安,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三科教材意识形态属性比较强,具有极其重要而特殊的育人功能。統编三科教材有利于更好地强化国家意志、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科学使用教材,还表现为教材使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准确把握教材,包括准确把握教材的价值追求、框架结构、逻辑关系、思想观点、主题和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正文与情境的关系等。本册教材中有许多政治专业术语,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四个自信”“三步走”战略、“两个一百年”目标、“一国两制”“九二共识”等,这些学科语言需要准确、规范地加以运用。
实际教学工作中常常出现两种情形:一是常规课过于偏重正文而忽略情境与活动,使常规课沦为枯燥的政策宣讲和意识形态的简单灌输,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热情;二是公开课(展示课)过于偏重情境和活动而忽视理论与观点的讲解,使展示课蜕变为活动课或者“表演课”,以至于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和理论能力的有效培育。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准确、不规范使用教材的具体表现。
(三)创造性使用教材
1.立足课程建设,活化教材使用
课程、教材、教法之间存在天然的紧密关系。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和主要媒体,是课程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结构和课程类型的不同也会对教材的构成产生影响。[3]同时,教材是课程的物化成果,是制约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传递价值观、方法和知识的重要载体。站在课程建设高度活化教材使用,首先是要将统编《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实施,包括课程目标校本化、课程实施校本化、课程评价校本化等。其次可以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衍生出德育校本课程,如模拟政协、模拟法庭、模拟听证会等校本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校本化实施和德育校本课程相互交织,共同发挥德育课程立德树人的作用。不少学校已经在探索开展课程、教材和教法的一体化改革和实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些课程改革的新成果为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2.转变教学方式,促进自主构建
教材设计的类型、教材组织的方式与教学方法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杜威认为,教材应具有双重特点,即经验的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前者指教材本身,后者指教材与儿童的关系。本册教材采用了“逻辑—心理”交融组织法,既兼顾了学科知识内在的基本逻辑顺序,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知识,又重视学生的经验和心理特点,注重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教材的这种组织方式决定了教学方式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要注重通过知识的载体达到实现价值观教育的课程目标。实践过程中,广大学科教师探索出情境体验教学、整体化教学、主题探究学习、问题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构建了“思维型课堂”“品位课堂”“生本课堂”“智慧课堂”等课堂教学范式,这是十几年来教学改革优秀成果的结晶。本册教材使用过程中,需要继承、发展、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认知的自主构建、情感的自主体验、实践的自主参与、人生的自主发展。
3.统整课程资源,提高育德实效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本册教材的正文内容,较多来源于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理论性强。同时,教材还设计了大量的情境和活动。因此,本册教材蕴藏着丰富的育人资源,为促进师生共同学习提供了尽可能多的支持。面对教材中丰富的资源,存在教学内容与课时容量的矛盾、教材资源平面性与媒体资源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在资源利用上,可以采用替代法,如教材中一些文字资料可以用视频来替代,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采用统整法,教材中相似或相关活动可以统整实施;可以采用重构法,采取主题式教学设计,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等等。
(四)防止教材使用中的“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
用好教材,需要防止主观主义倾向。借用毛泽东《改造我們的学习》中的话,需要防止的倾向大致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两种表现。
教材使用中的“本本主义”,是指教师以教材为全部资源、以知识为唯一目标、以灌输为主要手段来组织教学活动。“本本主义”表面上看是最尊重教材、最忠于教材,但支撑其教学的价值观是“教学就是教教材”“教学就是教知识”的教材观和教学观。这种教学旨在帮助学生获得系统知识,但很难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无法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体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灌输的方式甚至会引发学生的强烈逆反情绪,导致教材所力图传递的价值观很难入脑、入心。
教材使用中的“经验主义”,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以往教学经验、以往教材的思维方式和框架结构理解新教材、使用新教材,教师根据个人经验或主观意志对新教材的内容和活动随意进行删、减、补、拓,或者将新旧教材相互补充、相互嫁接、相互替代。新旧教材之间具有历史的延续性,需要教师在对比研究中不断完善新教材。但新旧教材编写的时代背景、编写依据、编写结构、编写逻辑是不一样的,仅凭教师个人经验对新教材内容和活动进行任意裁剪、对新旧教材进行任意嫁接,可能导致国家课程内容难以充分实施,国家意志贯彻落实不充分,也可能使学生的学习发生偏差,不利于课程目标的充分实现。
因此,教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等主观主义倾向。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时不能仅凭个人喜好不假思索地替换活动设计。教师应首先着力理解、把握(甚至对话)活动的特定功能与思想意图,考虑这些功能和意图如何在教学中得以实现,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对教材内容的调适、扩展……但需避免不假思索“经验式”地套用或替换粘贴。[4]我们建议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时应以立德树人、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培育为根本导向,应以课程标准、编写依据和各地学业质量标准为底线标准,应以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为教学出发点。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保证课程和教材的目标内容在教学中得以充分实现,从而更好地贯彻国家意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万作芳,任海宾.问题情境的类型与设计——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1):34.
[2]《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正确理解三科教材的由“ 多” 变“ 统”[J].基础教育课程,2017(9下) :91.
[3]张廷凯.试论课程、教材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1995(2) :14.
[4]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