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浸润文学教育的思考

2018-05-14 14:27吴鹏荣
课外语文·上 2018年3期
关键词:浸润文学教育高中语文教学

【摘要】为了尝试解决高中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普遍轻视文学教育而导致高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较差的问题,笔者思考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浸润文学教育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办法,以竭力提升高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努力培养高中学生的健全人格。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文学教育;浸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高中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并没有明显的提高。造成的原因很多,其中,轻视文学教育是主要原因之一。文学教育是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些语文素养核心要素和关键内容的主渠道,是培养高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最实在的实践活动之一。为此,我想谈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浸润文学教育的粗浅认识,与同仁共勉。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浸润文学教育的意义

高中语文教师在文学教育教学上,普遍游离于文学作品的表层,大容量,快节奏,不能恒久、绵密地浸润文学教育,导致学生难以获得交流沟通、多种思维以及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创造美和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无法提升思维品质,不能相对完善地形成审美意识、情趣、品味、观念。文学作品集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浸润文学教育,不但能提高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还能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化,最终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在高中语文教育学中浸润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较差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高中语文教学普遍不重视文学教育,直接造成那以后的高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基础较差,这些高中生上大学后对阅读文学作品缺乏兴趣和耐心,参加工作后又没有阅读研究文学作品的习惯,导致高中语文教师自身对文学作品的感悟、理解、鉴赏、批评的能力较差。教师虽然是一种很好的职业,但很多优秀大学生不愿投身教育事业,这让高中语文教学中浸润文学教育后天乏力,因为文学教育是高智商教育。浸润文学教育不单是教文学作品时才进行的教学,而应恒久绵密地贯穿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如果高中语文教师没有很好的文学素养,是做不到的。

(二)对文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语文学科的自身特征让许多高中学生滋生了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的错误想法,高中学生对语文的重视远不及数理、外语学科,花在一向望而却步的文学作品类文本阅读上的时间就更少。文学教育见效慢,尤其是文学作品类文本阅读见效更慢,高中语文教师普遍轻视文学教育 ,学生自然不会重视,甚至有专家认为文学作品类文本阅读水平不是课堂上提高的,而是学生习得的。加强文学教育在各类考试中,语文成绩的差异小,文学作品类文本阅读的成绩差异更小。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宣传、倡导和政策支撑。以上原因导致文学教育缺失了引领与动力。

(三)网络的发展,冲击了文学教育的地位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阅读不能失重》一文中讲道:“如今,网络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式的传统阅读。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碾轧。 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了‘纸面的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现实中,网络游戏、QQ、微信、影视节目比文学作品对高中学生更具吸引力,中学生很难有耐心和时间去读文学作品。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浸润文学教育所采取的办法

(一)提高高中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学、教育心理学修养

高中语文教师要想加强对学生浸润文学教育,首先,必须养成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加强文学理论的学习,并学着创作文学作品,才能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才能切实提高自身文学修养。其次,高中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揣摩高中生叛逆的性格特点,避免采用逼迫式的方法向他们浸润文学教育。例如针对四大名著,课外,学生爱不释手;课内,学生昏昏欲睡。无论教师文学修养有多好,但学生不接受,文学教育就成了空谈。还要深入研究文学作品的教法、学生的学法。因此,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学、教育心理学修养是浸润文学教育的前提条件。

(二)提高浸润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记载厚重历史,充满人生智慧,洋溢丰富情感,凝聚艺术神性,满足着人们的精神需求,浸润文学教育对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意义重大,因此,我们要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浸润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1.通过重视文学教育的考查,来提高浸润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考试是关键,这主要指命题和阅卷,命题要掌握好难易度、区分度,针对性要强,阅卷务必做到准确、客观,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而不是受罪;在考后享受属于自己的胜利,而不是沮丧,以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興趣。

2.通过开展课内外文学活动,来提高浸润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在语文教师的主导下,以班级、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开展诗歌散文朗诵、文学故事演讲、文学故事辩论、我喜欢的文学作品推荐以及学生文学习作展示会等活动,以激发学生阅读创作文学作品的兴趣。

3.通过借助教育主管部门的影响,来提高浸润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教育主管部门,拥有对教育的领导权,若能通过宣传渠道加强浸润文学教育宣传的力度,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制度层面,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给教育更细化的政策支撑。这是提高浸润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最有效的途径。

(三)指导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加强浸润文学教育

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文学作品,把握好教学重点、难点,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上多下功夫,通过浸润文学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审美和阅读习惯等进行正确的引导。

1.借助作家的生评事迹和时代背景浸润文学教育。教师要广泛搜集,认真学习,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创作该作品时的经历、背景以及创作意图。

2.借助优秀文学作品浸润文学教育。文学作品博大精深,学生学习文学作品时可以感受到文学语言的精美、艺术技巧的高超。一首诗是一款浓缩的艺术精品,一部小说是一幕强化的社会闹剧,学生畅游于文学的海洋中会在享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增强阅读文学作品的自觉性。

3.借助對文学作品的鉴赏浸润文学教育。文学鉴赏是一种体悟和理解、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高中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时,受到语言、情感、思想、艺术感染,会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得到审美的愉悦和享受,从而使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会促使高中学生反复阅读玩赏文学作品。

(四)在课外阅读中,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共进

1.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在课 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去读文学作品,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旅游经历、家庭生活等有意义的事情,写成诗歌、 散文、微小说之类的文学作品。学生一旦开始文学习作创作,就会自觉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思考,以此来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阅读的兴趣。

2.文学作品融入日常生活中。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凝结。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时要求学生还原作品中的人物,甚至将作品中主人公当成你自己,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还会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必须恒久绵密地浸润文学教育,浸润文学教育正如人的成长一样,不能违背规律,走得太快,欲速则不达。家长、学校、社会教育主管部门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浸润文学教育不只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而是提高其他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的必由之路,是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铁凝.阅读不能“失重”[J].党的建设,2009(12).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编写组[S].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20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教师培训手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吴鹏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谈语文教学中的浸润.[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2.

[6]吴鹏荣.漫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浸润[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7.

附 注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编号:WW[2017]GH227)课题成果。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浸润文学教育高中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渗透
多媒体技术与高校文学教育
西班牙语文学与学生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浅谈佛教对唐诗的浸润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让数形结合浸润数学课堂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情境中浸润儿童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