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洁
摘 要:聋生由于听觉障碍,导致语言发展缺陷,大部分聋生来源全国各地农村,相对生活环境比较单一。《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聋校逐步形成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生活能力,为他们融入和适应主流社会以及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聋校老师需要注重聋儿的学习能力。本文旨在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调动聋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帮助聋儿的语言学习,使聋生有话可说、言之有物、有感而发、言之有序。
关键词:聋生;视频;写作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8-0130-01 中国图书分类号:G762 文献标志码:A
从目前笔者工作的学校来看,因为农村相对对聋儿的早期重视度不足,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有限等各方面原因,使得很多聋儿没有能够及时得到治疗或者矫正,导致最终影响了听力,造成了残疾,因此目前聋哑学校中多为农村生源。本文从学生的兴趣点着眼,视频学习写作。通过一些有趣的、简短的视频观看,符合聋儿的个性发展特点。用已知词汇组织成句描述所看视频内容,进行写作练习,从而提高聋儿的认知能力,巩固相关词汇,增强聋儿写作的逻辑思维能力。正是从多看、多写、多练,来纠正聋儿混乱的逻辑,提高聋生的写作能力。结合聋儿自身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学习现状,为了激发聋儿学习词汇的兴趣,笔者为聋儿找到了一些有趣的视频进行学习。
1 观赏视频,实践作文
1.1 关联课文内容的视频学习作文
学生观看有字幕的视频,在视频中重点选取一段进行作文,如此培养学生观察和学习词汇的能力。笔者为聋生找到了相关的视频进行赏析,学生看得比较投入,不仅了解课文内容,还扩宽了聋生的知识渠道。视频播放过程中有时有意识的进行画面定格,让学生回答应该用怎样的词汇来形容、描述,或者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增强学生有意识的运用词汇。同学们在看视频的时候,因為带着要作文的目的,欣赏的不仅是画面还有词汇记忆。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他们在看完这个视频之后,会主动要求多播放几次,以确认字幕上的词汇,并用到自己的作为中。如此以达到词汇形象化,让聋儿对词义的理解尽量达到准确。
1.2 故事性公益广告视频学习写作
以叙述性较强的公益视频为学习内容,旨在培养聋生的叙述能力。如泰国公益广告《垃圾侠》,戴佳媛在看完这则广告后写道:“马路上有人们随意丢弃的广告。”“王小明拿着扫把保护妈妈,老师被感动。”这里的“随意”、“感动”等词在感官的看完视频后得以正确的运用,同样,以画面定格、重复播放等方式,学生乐于运用词汇,并用词汇组织句子。如此以达到词汇的理解和应用。故事性公益广告视频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在视频里学到词汇,更熏陶了聋生的情感态度,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1.3 描述性漫画唯美视频作文
如《月神》画面极美,聋儿一下就被美丽的情景所陶醉,但是让他们用自己的词汇去形容美丽的画面时,他们显得有些不之所错,借此,教师用“这是什么”“它在干什么”“怎么样”等简单的提问指导聋儿用词汇表达,进而串联成句。于是在老师指导和学生回答后,对《月神》的第一面画就有了这样的开头:“天上繁星点点,船在海上航行,海面非常平静。”用唯美的无字幕小视频进行教学,能够让聋儿比较感官的接收美的讯息,从而提升聋儿的审美意识,落实到词汇,把美好的事物用词汇去真实的表达,从而在感官和真实词汇中体会美的意象。
2 多媒体技术给农村听障儿童带来的适应能力发展
2.1 视频学习写作,为聋生提供了沟通交往的机会
大部分聋生生活在农村,生活环境相对封闭,视频的赏析,提供聋生了解更多的生活交往。通过写作活动,他们学会了如何更好的正确表达内容,公益性广告的德育内涵,让聋生学会如何关心别人、如何对待别人的关心等基本交往常识、学会了关心、谦让、分享等美德。
2.2 加强了聋生进入到广阔的社会生活的情感体验
通过观察、写作、反馈,让聋生感受社会,体验更多生活,学会与他人相处。如《一个菠萝的故事》的视频学习写作,让聋生深刻知道,妈妈不能保护女儿一辈子,但是妈妈教授了女儿技能,让其在人生中收获自己的果实。将视频以作文形式地展开,不仅增强了聋生写作文的自信心,培养的书写能力为今后与人正常沟通交往,树立了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
[2]刘春林.特殊教育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