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玛多吉 曲拉 潘永越 巴桑
[摘要] 目的 探析提高学生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的主动性。方法 临床选择2016年9月入学的该校医学生100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研究组进行小班授课、学生授课、随堂检测、病例分析等授课方式,对照组进行传统授课法,比较两种授课方式的师生满意程度。以及学生人体解剖理论知识、人体解剖实践等必修科目的成绩。结果 研究组的教师满意度为86.0%(43名), 学生满意度为90.0%(45名),对照组的教师满意度为64.0%(32名),学生满意度为60.0%(30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学生人体解剖理论知识、人体解剖实践等科目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医学生进行病例分析、随堂检测、学生授课、小班授课等新型授课方式,可显著提高医学生的解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及师生满意度,值得医学解剖的专业教学推广。
[关键词] 主动性;人体解剖学;新型授课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1(c)-0118-02
人体解剖学是所有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课程,为医学生学习其他医学科目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机体的正常结构形态的科学[1]。但人体解剖学因具有医学专业术语较多、形态描述较多、直观性较强等特征,大部分医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乏味枯燥、无规律,内容繁杂,失去学习兴趣。实验课可提高医学生的解剖认知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有研究指出,对于人体解剖学的实验课已不能用传统教学方式,应用新型授课方式可显著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及师生满意度,提高学生的解剖学专业知识的掌握,需在医学院校广泛推广[2]。探析提高医学生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的主动性十分重要,故该研究选择2016年9月入学的该校医学生100名进行新型授课方式教学,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该校医学生100名,年龄20~22岁,平均年龄(20.5±0.4)岁,其中男性57名,女性43名。文化程度:本科生74名,专科生26名。医学专业:临床专业34名,中西医结合专业36名,针灸推拿专业10名,护理专业20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年龄20~22岁,平均年龄(20.6±0.5)岁,男性29名,女性21名,文化程度:本科生37名,专科生13名。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17名,中西医结合专业18名,针灸推拿专业5例,护理专业10名。研究组年龄20~22岁,平均年龄(20.6±0.6)岁,男性28岁,女性22名。文化程度:本科生37名,专科生13名。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17名,中西医结合专业18例,针灸推拿专业5名,护理专业10名。两组的平均年龄、性别、医学专业、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进行分析病例、随堂检测、学生授课、小班授课等新型授课方式,主要内容为分析病例:教师实施组织、精心设计具体典型的一个或几个病例,指导学生进行讨论、有层次的深入分析,学生在思考及分析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掌握及理解,对操作技巧、要点、理论知识高度概括总结,且可通过学习的知识解决及思考处理方式及对策。学生授课:教师帮助学生准备解剖标本、模型及挂图,介绍观察方法、观察目的等,由学生对本节课程的部分内容进行讲解,结束后,其他学生提出问题,且相互讨论。教师进行完善补充,对于错误有效纠正。小班授课:对学生分为小组授课,教师30 min进行该次课程的学习方法、内容讲解,每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标本互换观察,教师进行巡回辅导。随堂检测:课程讲授完毕后,让每个学生指认1~2个结构,评估成绩,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并予以概括总结。对照组进行传统授课方式。比较两种授课方式的师生满意程度。比较两种授课方式的学生人体解剖理论知识、人体解剖实践等必修科目的成绩。
1.3 评价指标
考试内容包括学生人体解剖理论知识、人体解剖实践等[3]。教师满意度:包括学生的思考、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剖知识的掌握程度等,记为满意、一般、不满意。学生的满意度包括学习的主动性、解剖知识的掌握程度等,记为满意、一般、不满意[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系统分析所有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师生满意情况的评估比较
研究组的教师满意度为86.0%(43名),学生满意度为90.0%(45名),对照组的教师满意度为64.0%(32人),学生满意度为60.0%(30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的解剖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评分比较
研究组的学生人体解剖理论知识、人体解剖实践等科目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医学生通过人体解剖学的系统学习,式学生能对机体的部位、结构形态和相互关系进行系统掌握,为临床医学和其他基础医学的学习奠定基础[5]。医学中有超过1/3的术语、名词均源于人体解剖学,是社区医疗机构、基层医院人才培养、执业能力、岗位等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6]。而人体解剖学因其内容繁杂,学生对其学习的兴趣不大,掌握难度较大。目前,如何提高医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实验的主动性已成为医学教学的研究热点问题[7-8]。
该研究探析提高医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的主动性,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教师满意度为86.0%,学生满意度为90.0%,对照组的教师满意度为64.0%,学生满意度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学生人体解剖理论知识、人体解剖实践等科目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盛华均[9]等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该研究通过对学习人体解剖学实验課医学生进行小班授课、学生授课、分析病例、随堂检测等新型授课方式,显著提高了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对人体解剖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师生的满意情况[10]。综上所述,对医学生进行病例分析、随堂检测、学生授课、小班授课等新型授课方式,可显著提高医学生的解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及师生满意度,值得医学解剖的专业教学推广。
[参考文献]
[1] 万丽丹,刘刚,伍洪昊.浅谈医学院校本科生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心得[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6,12(2):134-137.
[2] 陈惠,李立新,曹小明,等.人体解剖学教学软件在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31(21):254-255.
[3] 高杰,李宁.正常人体解剖学综合性教学辅助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31(6):1705-1708.
[4] 肖莉,毕文杰,卢辰,等.从理论结合实践的角度探索护理学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5(9):605-608.
[5] 陈雄林,杨耀防,江会勇,等.人体解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5(7):311-312.
[6] 潘爱华,陈璐,蒋莹,等.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7,30(3):116-120.
[7] 王菁,王巧真,刘永新,等.PBL和T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6,30(4):159-162.
[8] 韩中保,韩扣兰,周羽.基于VRML+JavaScript的交互式《人体解剖学》3D虚拟实验室的构建及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0(5):120-122.
[9] 盛华均,周廷永,陆蔚天,等.《局部解剖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1(11):138-140.
[10] 孙平,赵毅玲,张洋,等.以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解剖学教学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7(5):115-116.
(收稿日期:2017-10-21)